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戒急用忍 文章列表
#
戒急用忍
約 17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曹若梅觀點:從故宮文物看分久必合
2024年4月,馬英九的大陸尋根之旅來到明、清兩代的權力中樞紫禁城,目前為「故宮博物院」,這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宮殿型建築,名列世界文化遺產,還保存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可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馬英九也鄭重表示,任何去中國化的行徑都不會成功,因為中華文化已經深植在炎黃子孫的血脈。
曹若梅
2025-05-08 05:50
財經
黃仁勳被背刺?輝達H20晶片出口中國先放後限 學者揭川普「不准贏」盤算
人工智慧巨頭輝達(NVIDIA)15日在一份監管文件中表示,美國政府已通知該公司,其針對中國市場特製的H20晶片需取得出口許可才能對中國出口,消息一出後,導致輝達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跌約5%。旅美學者翁履中表示,雖然不是完全不能出售晶片到中國,但對輝達來說,增加的成本和限制,無疑是一記重擊,也讓全球科技企業再次見識到川普政府「反覆無常」的風格。
李孟恩
2025-04-17 21:03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科技
商業
鄭兆希觀點:台積電赴美投資的功與過
過去台灣錯過很多機會,台灣身處亞洲中心,東北亞與東南亞與中國大陸沿海往來的中心,地理位置絕佳,但是最後亞太金融中心或是物流中心被香港新加坡拿走,手機品牌被三星拿走。川普知道巴拿馬的重要性,台灣當年卻忙著藍綠惡鬥錯失了物流與金融中心。更離譜的是,當年台灣筆電與桌機已經是世界第一,宏碁品牌甚至曾經也是世界第一,HTC也曾經聲勢浩大,通路與製造優勢無人能敵,拿下手機市場,應該也是十拿九穩。
鄭兆希
2025-03-09 06:50
VIP
國際
軍事
科技
大國博弈
歷史風傳媒》當台積電積極在海外設廠,「矽盾」還能保護台灣嗎?
我們為何現在回顧這則報導:美國總統川普3日在白宮羅斯福廳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一起召開記者會,宣布台積電未來4年將投資美國上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3兆)的喜訊:這筆鉅資包括新建3座尖端晶片的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1座大型研發中心。川普宣稱,台灣若遭全面封鎖,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將讓美國「享有一定優勢」。無論是「護國神山」或者「矽盾」,台積電大舉投資美國對台灣是福是禍,確實值得細細思索。
李忠謙
2025-03-04 16:15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呂正理觀點:台灣重返聯合國的時候到了
美國國務院在幾天前(2月13日)更新其官網,刪除原先「我們不支持台灣獨立」的文字,並表示期待兩岸分歧能透過「自由而非脅迫、讓海峽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一年半前(2023年7月)美國眾議院也曾通過一項決議,其中稱聯合國大會在1971年通過的2758號決議只是處理中國代表權問題,並不涉及台灣的代表權。對台灣而言,這兩件都是大事,並且緊密關連,有必要詳細討論,但我想先從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文開始談起。
呂正理
2025-02-21 06: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服務業失落30年─你還要投票給詐騙集團嗎?
我們來回顧一下台灣的經濟發展過程,GDP成長從何而來,低薪困境又是怎麼形成的。
工程師看政治
2025-02-03 06:00
評論
政治
財經
專欄
葉日武觀點:從反智主義談台灣頭號財經網紅的荒唐論斷
從眾家媒體攜手把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送上「台灣頭號財經網紅」寶座開始,我就很好奇這些媒體人為何大量引述甚或全文照登其眾多臉書貼文,究竟是有感於貼文內容講得很有道理,考量到頭號財金網紅那名人身分所具有的新聞價值,配合上級指示全力宣揚這位網紅的論述,還是純粹將之視為可用複製貼上加微調輕鬆交出一篇報導的低成本消息來源?
葉日武
2024-10-19 06:40
評論
政治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文化
陳芯凝觀點:賴燦爭是宮鬥?雍正帝若有知必大嘆「為君難」!
前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被關事件,多位名嘴大談此為清宮宮鬥劇,什麼「雍正奪嫡」、「康熙廢太子」的形容都出現了,如此引喻失義、讓我不禁啞然失笑。日前專程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看借展自北京故宮的「圓明園特展」,見一方雍正「為君難」御璽,我腦海立刻浮現他當皇帝時「宵衣旰食」的樣子…當皇帝真的不容易呀!今人普遍不讀史喜歡胡謅,甚至有政客自比雍正更讓我受不了,雍正帝若知自己被如此「糟蹋」,肯定大嘆為古代君王、太難了!
陳芯凝
2024-08-17 05:5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劉君祖專欄:冰與火之歌─可以談‧準備打‧不許拖
世間許多重大問題的協商處理,有時正式會議解決不了,私下溝通的管道反而彰顯功能,這在夬卦諸爻的細膩敘述中亦有提示。四爻居執政高層,代表參加會議,爻辭卻稱:「其行次且,聞言不信。」協商難獲共識,發言僅供參考,沒人真正相信。爻變為需卦,卻有轉移注意力混淆視聽的功能,以掩護第三爻民間密使的出訪接洽,其爻辭云:「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无咎。」爻變為兌卦,這才是和談的主力。雨象徵緊張關係紓解,遇為不期而遇體制外的接觸,正是姤卦的邂遘之意。
劉君祖
2024-04-06 05:4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專欄
楊渡觀點:臺灣錯失的《繁花》機遇
《繁花》紅火,炒出許多話題。其中最不必要的是:它並不「如實」呈現1990年代的上海。因為要如實,就去看記錄片,不要看劇。劇之本質即是虛構,《教父》難道是美國黑幫的寫照?香港難道天天警匪大戰無間道?
楊渡
2024-02-15 06:20
評論
兩岸
國內
財經
專欄
藍弋丰觀點:台股升港股降─這場「中途島逆轉之戰」會繼續
2023年11月28日,台股加權指數和香港恒生指數出現黃金交叉!「台升港降」,台股加權指數連年上升,港股恒生指數則暗自垂淚,趨勢似已不可逆轉。台灣必須抓住難得的機會躍起飛升,專注自身產業經濟發展,擺脫受中國影響,開創自己的新時代。
藍弋丰
2024-01-12 05:50
VIP
評論
國際
國內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吳介民談「全球台灣如何抵抗中華帝國」
中研院社會所的吳介民研究員上週在台大法學院談「全球台灣抵抗中華帝國台灣的地緣政治時刻」,包括民進黨與民眾黨的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柯文哲,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瑜,政務委員羅秉成都親自與會、上台致詞,顯見在兩岸兵凶戰為之際,「台灣的地緣政治時刻」確實是各界關注的題目。
李忠謙
2023-10-24 06:10
新聞
政治
藍白合黨中央、侯友宜競辦看法不一 黃暐瀚:朱立倫在「戒急用忍」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近日拋出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早已見面,而朱立倫也親自證實確有此事。對此,資深媒體人黃暐瀚21日在政論節目《關鍵時刻》表示,「黃金組合」的藍白會前會根本沒必要談判,並且透露朱立倫曾告訴親近友人,不回應罵聲是因為戒急用忍,任毀任謗。
許詠晴
2023-10-22 08:50
評論
政治
專欄
許詠翔觀點:民進黨打柯文哲性別和黑道議題的算計
選舉在郭董郭台銘參選、進入9月後,民進黨還是抓著柯文哲猛打,這個戰略目前來看並沒有太大問題,姑且不論「柯文哲被打代表他還是穩居第二」是真是假,但檯面上三位非綠的總統參選人,確實只有柯文哲有吸納綠色選票的能力。
許詠翔
2023-09-10 06:2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經濟
盧友義觀點:亞灣2.0城市轉型─水岸經濟景觀重歸全民所有
2023年5月中央終於拍定亞灣2.0計畫,透過擴大用地、群聚、創新、輸出等「4個擴大」與國際鏈結,將建立出高雄更完整產業生態系,預計能再促進550億元的國內外投資,帶動超過4,000個就業機會,鏈結新南向,並打造亞灣成為國際智慧科技的樞紐,對於創造高雄水岸經濟、永續生態產業、共創虛實環境及國際化新高度也都極具正面效益,這樣的計畫正足以說明,高雄的經濟將可因此轉型,水岸經濟景觀將會重回公平正義逐步開放獻給人民。
盧友義
2023-08-19 05:50
VIP
政治
新新聞
人選之人1》2024總統大選背後造浪者 「羅馬」出江湖助賴清德,侯友宜陣營誰運籌帷幄?
Netflix近期先後上架韓劇《造后者》、台灣政治幕僚職人劇《人選之人》引發劇迷熱烈討論政治幕僚工作角色。而剛好台灣正值2024年總統大選藍綠兩黨提名候選人階段,外界好奇隱身在藍綠白背後的「金牌造浪者」是誰?他們要如何將候選人聲勢推向高峰?
唐筱恬
2023-05-19 09:10
評論
政治
專欄
鄭兆希觀點:國民黨徵召底定,誰為台灣爭和平千秋?
繼2020國民黨總統大選一手好牌打到難看敗選,外面盛傳國民黨已經內定侯友宜,難道這回2024國民黨的總統大選又要重蹈覆轍?筆者曾經撰文建議就是用華麗與透明有如星光大道般的初選來選出候選人,請上百位媒體記者出來投票決定最後的候選人,並明訂前幾名的權利與義務,這是最佳解,目的無他,只是為了避免分裂與郭董忿而投入民眾黨懷抱。
鄭兆希
2023-05-17 14:40
VIP
政治
兩岸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大將蘇起、江丙坤都感意外 2005年4月連戰為何「臨時」決定訪中
前總統馬英九的中國行引發不少爭議,不過國民黨從和中國共產黨「漢賊不兩立」,變成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國共合作抗美打台獨」,連戰在2005年4月的「破冰之旅」絕對是關鍵中的關鍵。
黃創夏
2023-04-12 1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鄭兆希觀點:麥卡錫春季訪台是福還是禍?論中美終須一戰下的台灣思維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打算來台訪問又引起了一波漣漪,綠營當然張開雙手歡迎,藍營趙少康先生表示:不能玩完了就拍拍屁股跑了,留下爛攤子給台灣收尾,擔心繼台海中線消失後,下一步難道要進到台灣海岸線?上一回斐洛西訪台,藍營反應分岐,朱立倫與馬英九都表示歡迎,但也有很多聲音,包含美國訪台口惠實不惠、只會引發台海戰爭疑慮、美國政治人物都是為了錢來台等等。
鄭兆希
2023-02-01 15:1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科技
經濟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當台積電積極在海外設廠,「矽盾」還能保護台灣嗎?
1977年10月,工業技術研究院建立台灣首座4吋晶圓的積體電路示範工廠。2年後,新竹科學園區(當時叫做「科學工業園區」)落成,台灣進入電子代工時代。23年後,曾任《亞洲電子商務》(ElectronicBusinessAsia)雜誌主編的澳洲記者克雷格·艾迪森(CraigAddison)首先將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稱為「矽盾」(siliconshield),認為足以保護台灣不受中國侵略。
李忠謙
2022-12-19 14:1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