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李忠謙專欄:當台積電積極在海外設廠,「矽盾」還能保護台灣嗎?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進機典禮,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發表演說。(圖/翻攝自鳳凰城媒體報導集)

1977年10月,工業技術研究院建立台灣首座4吋晶圓的積體電路示範工廠。2年後,新竹科學園區(當時叫做「科學工業園區」)落成,台灣進入電子代工時代。23年後,曾任《亞洲電子商務》(Electronic Business Asia)雜誌主編的澳洲記者克雷格·­艾迪森(Craig Addison)首先將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稱為「矽盾」(silicon shield),認為足以保護台灣不受中國侵略。

艾迪森後來將其主張寫成《矽盾》一書,主張美國在「第三次台海危機」之所以派遣航空母艦馳援台海,就是因為美國「美國無法容忍對台灣的軍事攻擊,也不能允許任何破壞台灣出口的行動」。畢竟美國甚至全球的資訊經濟都高度依賴台灣的資訊產業,艾迪森認為美國雖然在兩岸問題上採取「戰略模糊」,但就如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部隊出兵保護產油的科威特一樣,他判定美國極可能為了保護科技供應鏈發兵協防台灣。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