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 文章列表
#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
約 4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法理包裝的對抗路線─賴清德正在把臺灣推向戰爭
近期總統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明確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並強調國防預算將提高至GDP的3%,這一連串舉措無疑是將整體國家路線導向對抗與軍備競賽,其後果令人憂心。國人必須正視一個事實:賴政府不是在強化和平,而是正在從法理、制度與預算全面準備迎戰,正將台灣引向戰爭的道路。
邱泰達
2025-03-30 06:00
新聞
政治
軍事
美方示警中共「封台5步驟」 國防部稱早有預料:皆已納入兵推演練中
《華爾街日報》先前報導,中國可能採取5步驟封鎖台灣,包括空襲基礎設施,並利用打擊群與海上民兵、港口布雷、切斷電纜隔離台灣等。對此,國防部今(26)日回應,皆已包含在國防部對敵可能行動的想定之中,也納入各級兵推演練之中。
張曜麟
2025-03-26 13:54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幕後》瞎忙一場?總統操全社會防衛韌性 「台版城鎮戰」國軍有多少事還講不清楚?
2025年3月13日,總統賴清德召開國安會議,提出被外界稱為「賴17條」的國安因應策略,明確將對岸定調為境外敵對勢力;緊接著3月18日總統府也宣布,3月27日於台南市舉行「2025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另外,同一日國防部公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在第五章「全民防衛動員支援持續作戰」中提及,未來將定期舉行城鎮韌性演習,確保戰時軍民協同行動效能,這也代表賴政府開始為兩岸可能衝突,正式啟動城鎮作戰的準備。
晏明強
2025-03-26 08:20
新聞
政治
軍事
「四年期國防總檢討」著重全民總力重要性 國防部:將定期舉行城鎮韌性與自強演習
國防部發布最新「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由於總統賴清德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強調全民總力的重要性,在今年的QDR裡面,特別增加「全民防衛動員支援持續作戰」章節,包括戰略物資盤點、軍民合作防衛機制、關鍵基礎設施防護、戰災防護等,顯見已經在為戰時做最佳準備。
張曜麟
2025-03-18 22:14
新聞
政治
軍事
國防四年期總檢討出爐「比4年前多11頁」 軍方作戰思維有哪些轉變?
國防部今(18)日發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相較於4年前的QDR,這次篇幅多增加了11頁,這4年間軍方新增哪些項目?戰略上又有哪些轉變?
張曜麟
2025-03-18 18:15
新聞
政治
軍事
萬安、民安演習走入歷史!整合為「城鎮韌性演習」 國防部曝今年規劃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讓打仗不再只是國防部的事,而是需要跨部會進行統整,國防部指出,遵循賴清德裁示,將「萬安」、「民安」重新整合為「2025城鎮韌性演習」。另外,今年自強41號演習結合漢光想定,策劃物力動員演練課目,針對徵購、徵用及生產轉換作業,誘導參演部隊運用全民戰力綜合協調組織,進行整合及輔導組織協力徵購徵用書送達等演練。
張曜麟
2025-03-18 17:20
新聞
政治
軍事
今年漢光演習想定「2027共軍犯台」 實兵操演天數翻倍 重點鎖定6大科目
國軍年度重大操演「漢光41號」今年大幅增加演練時間,從過往的5天4夜實兵演練,增加成一倍的10天9夜,國防部指出,7月份「實兵演練」規劃於9日至18日,採實兵、實地、實時及部份對抗操演方式進行,並以步兵旅全旅擴編動員、聯合反封鎖、防禦性布雷、物資分散屯儲、新式武器裝備作戰效能及軍民整合等課目為本次演習重點,
張曜麟
2025-03-18 17:17
新聞
政治
軍事
台灣軍事戰略重大轉變 防禦體系不只傳統陸海空 更首度納「太空」
國防部今(18)日發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其中在軍事戰略上,國軍依「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建構「多域拒止、韌性防衛」作戰整備方向,並強調在「機動、敏捷、致命、成本效益、隱匿」原則,並首度納入太空等多重空間領域的防禦體系。
張曜麟
2025-03-18 14:50
新聞
政治
軍事
賴清德首本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出爐 台灣軍事戰略正式定調「這8字」
國防部今(18)日發布《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本次之主軸為「建構敏捷應變戰力與全社會防衛韌性,確保國家安全」,區分為6章論述,說明整體國際戰略環境變動與我國面臨的國防安全挑戰,凸顯我國在印太地緣戰略的關鍵地位。其中,在國防戰略上,將以「多域拒止、韌性防衛」軍事作戰整備方向,同時將協同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執行全民防衛資源整合與演練,強化防衛韌性。
張曜麟
2025-03-18 14:11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專欄
黃柏彰觀點:台灣國軍曝光自己飛彈佈署
某天,中國再次發動了環台軍事演習,解放軍軍艦和戰機圍繞台灣進行武力威嚇。台灣則緊急佈署國軍部隊到各地防衛,其中最重要的之一是台灣的機動反艦飛彈部隊,這些飛彈可能是阻止解放軍船艦登陸台灣的最後一道防線。然而台灣這邊不知情的是,飛彈部隊的行蹤早已曝光,他們的待命位置早就被對岸情報系統即時掌握,如果中國決定這天攻台,這些台灣飛彈部隊很快就會被殲滅。
黃柏彰
2024-11-11 07:1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重磅專訪
政經解密
重磅專訪》賴清德是否續推不對稱作戰?李喜明:美國人要
俄烏戰爭後,總統蔡英文明確表示,台灣必須執行不對稱作戰。2024年台灣選出新總統賴清德,他是否接續這個在軍方曾經引發大鬥爭的戰略改革?當初於軍中提出以不對稱作戰為基底的「整體防衛構想(OverallDefenseConcept,ODC)」,但後來受排擠因而不如歸去的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認為,賴政府會持續加深不對稱作戰的推動,「因為美國人要」。
楊舒媚
2024-01-29 08:5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揭仲專欄:侯友宜國防政見與賴清德明顯不同
代表國民黨角逐2024年總統大選的新北市長侯友宜,於11日下午公布國防政見,是截至目前(12月20日)為止,唯一提出詳細國防政策論述的候選人;其他二位若不是僅拋出若干口號,就是只對特定議題片段地做出說明。在兩岸、外交與國防是總統的主要職權,且近年中華民國安全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候市長能主動、詳細地說明其國防政策藍圖,比其他二位候選人顯得更有擔當與更負責,光是這點就應該給予肯定。
揭仲
2023-12-22 06:5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科技
小紅書、抖音「對台灣年輕人入腦入心」?英媒:中國APP是對台統戰武器
英國《觀察家報》13日指出,中國正利用國產手機應用程序滲透台灣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在台灣最受歡迎的兩款中國APP「抖音」和「小紅書」,已經是北京對台灣訊息戰的新武器。一些專家擔心,中國APP恐怕不只幫助台灣用戶豐富時尚靈感和「迷因」庫存而已,經年累月下來,可能洗腦年輕一代的購物和娛樂習慣,甚至是國家身分認同。
蔡娪嫣
2023-08-14 15:31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維持傳統部隊模式還是走向不對稱戰力?美國專家認為台灣必須這麼做
面對潛在的中國全面進犯威脅,以及持續不斷的灰色地帶行為,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6日指出,台灣正努力建立能同時應對這2個情況的部隊架構,而全球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鄭哲軒與2049計畫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易思安均認為,台灣需要的是能發射夠多反艦飛彈的平台,不論是快艇或陸上發射卡車。
簡恒宇
2023-06-10 17:0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政經解密
兩岸只差一步就開戰?《外交事務》權威解析:如何防止台灣意外爆發戰爭
中國解放軍機頻頻侵擾臺灣西南防空識別區,2021年迄今已超過600架次。10月初,包含100架殲-16、20架蘇-30、16架轟-6、7架運-8反潛機等等,5天內有150架次以極具威脅性的態勢飛越臺灣島西南方的防空識別區。顯示中國似乎正為犯臺作戰進行演練,因為它不但增加共機侵擾頻率,共同派出的還是大量戰機、反潛機、以及具有核武投射能力的轟炸機。
蔡娪嫣
2021-10-14 17:25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習近平會不會武力犯台?專家:6到8年內不會妄動,北京還有「智統」、「逼統」、「冷武統」手段
中國近日對台灣的動作頻繁。在多次出動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後,中國又在台灣海峽多次組織實兵演習。與此同時,中國還嚴厲警告美國與台灣,不要謀取「台獨」,「中國必然統一」。北京對台灣的這些強烈信號令外界不禁擔心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會提前動用武力攻打台灣。在美國,有關習近平是否會武力攻台的討論也越來越激烈。不過,大多數的美中關係專家認為,習近平短期內(6到8年期間)不會以武力攻打台灣,但是,中共會繼續使用軍事恫嚇、外交孤立、經濟威懾等「灰色地帶」手段,加大對台灣的壓力。
美國之音
2021-07-25 12: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解放軍動作頻頻,台灣人為何依舊保持樂觀?最新民調:6成3受訪者不認為中國會動武,近8成希望恢復兩岸交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不久到福建考察,要求兩岸關係「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大打「溫情牌」,但是相隔一日中共又派20架次解放軍軍機擾台,創下單日最高架次的紀錄,分析人士指出,這些都印證了台灣國防部日前發布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中所提到「灰色地帶威脅」,表明中共對台灣的威脅有日益加大的趨勢。
美國之音
2021-04-07 10:0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新新聞
海巡艦艇、個裝提升迎灰色衝突 航空隊會是「第二海軍」最後一塊拼圖?
因應中共可能藉由藏有軍事影子的「灰色地帶衝突」在我周邊滋事,海巡署如今更被國安高層賦予「第二海軍」身分。現任海巡署長周美伍與海委會(海巡署上級)主委李仲威,兩人均為海軍中將退役;近日曝光的「2021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報告更指出,軍方將聯合海巡應對衝突、海軍和海巡平時就要建立作戰默契等。種種跡象顯示,今時今日的海巡,已逐漸與過去純粹的執法路線做出區隔。
蘇仲泓
2021-03-24 17:20
新聞
政治
軍事
國防總檢討報告曝光!遠程打擊武器成建軍重點 力求迫使敵犯台失敗
國防部公布「2021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內容提及國軍未來建軍重點將放在「遠程打擊」,持續發展大幅增程的空射飛彈、遠距遙攻武器,藉以延伸防衛作戰縱深,組建重層嚇阻戰力。此外,當前整體防衛構想仍以「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為主,經重層火力分階段阻殲敵軍,其最終目的,就是要迫使敵犯台失敗。
蘇仲泓
2021-03-19 09:32
VIP
國際
政治
軍事
新新聞
大國博弈
台灣水下作戰最大隱憂,潛艦國造難闖共軍水下八卦陣
全世界無人載具在近十年來蓬勃發展,其運用領域寬廣,超乎外界想像。特別是運用在軍事領域中的無人載具,極可能成為戰場明日之星。「水面無人載具」(USV)與「水下無人載具」(UUV)在潛艦與反潛作戰領域勢必對現有潛艦帶來巨大衝擊與威脅。
王志鵬
2021-02-02 17:3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