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揭仲專欄:侯友宜國防政見與賴清德明顯不同

侯友宜提出的國防政策與其他兩位候選人相比,更為具體與完善。(資料照,柯承惠攝)

代表國民黨角逐2024年總統大選的新北市長侯友宜,於11日下午公布國防政見,是截至目前(12月20日)為止,唯一提出詳細國防政策論述的候選人;其他二位若不是僅拋出若干口號,就是只對特定議題片段地做出說明。在兩岸、外交與國防是總統的主要職權,且近年中華民國安全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候市長能主動、詳細地說明其國防政策藍圖,比其他二位候選人顯得更有擔當與更負責,光是這點就應該給予肯定。

在侯友宜公布國防政見後,賴清德競選辦公室則宣稱這些政見「不是已經在做,就是早已宣布的方針」。但若將侯友宜的國防政見,包括在《外交事務》期刊的投書、訪美期間與各智庫的座談、國內的公開發言與11日記者會所發布的內容,與賴清德提出的極少數主張、加上蔡英文政府的國防施政相對照,就至少可列出「公布國家安全戰略」、「成立全民防衛動員委員會」、「戰鬥部隊志願役大幅加薪」、「一年期義務役制度革新」、「不對稱戰力」、「建立三軍共同圖像」、「協助國防產業打入美國防廠商供應鏈」與「建立灰色地帶行為預警系統」等八大差異,賴清德陣營的說法根本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公布國家安全戰略

為應付中共所帶來的威脅與挑戰,侯友宜先是提出其國家安全戰略的核心思想,即包括「嚇阻」(Deterrence)、「對話」(Dialogue)、與「降低風險」(De-escalation)的「3D戰略」。

以前述國家安全戰略核心思想為基礎,侯友宜明確宣示在就職後10個月內公布《國家安全戰略》,將「3D戰略」具體化,明確定義中華民國之「核心目標」、「國家利益」、「實力元素」、「戰略要素」及「區域性解決辦法」等,做為統攝國防、政治、外交、經濟、科技等各政策工具與資源,達成國家安全目標的最高政策指導性文件。

20231219-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19日出席全國體育界侯康後援會造勢晚會。(柯承惠攝)
侯友宜宣布就職10個月後公佈《國家安全戰略》,以達成國家安全目標的最高政策指導性文件。(資料照,柯承惠攝)

侯友宜之所以宣示在就職後10個月公布《國家安全戰略》,研判是希望在前者的指導下,讓國防部能完成《軍事戰略》的修訂,再由國防部於向立法院提出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中,說明為實踐《國家安全戰略》與《軍事戰略》,未來四年國防施政的重點。

在侯友宜宣示將公佈《國家安全戰略》後,賴辦竟宣稱「民進黨早已開始執行」,例證就是蔡總統任內發布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但這剛好證明賴清德陣營連何謂《國家安全戰略》,及《國家安全戰略》與《四年期國防總檢討》之間的分野都搞不清楚;作為一位現任副總統與前行政院長,賴陣營竟會犯下如此明顯的錯誤,令人詫異。

成立全民防衛動員委員會

目前國防部的「全民防衛動員署」由於位階太低,根本叫不動中央各部會,以致無法有效做到跨部會的政策統合;以《全民國防手冊》的修訂為例,「全民防衛動員署」竟用了超過一年的時間才勉強完成,就足以證明。 (相關報導: 賴清德宣布萬里老家交付公益信託 柯文哲批:說謊被抓到現在已經太慢了 更多文章

為解決民進黨政府「國防動員動不了」的弊病,侯友宜主張修改並增訂法律,於行政院下,設立位階為二級機關之「全民防衛動員委員會」,並由行政院副院長兼任主任委員,以便有效的協調、督導中央政府各部會,做好全民防衛動員的政策統合工作,確實有其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