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灣關係 文章列表
#
台灣關係
約 42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財經
川普打趴台灣沒好處?專家指台美是互利關係:台灣關稅最終恐落在這區間
隨著英國率先和美國總統川普簽訂關稅協議,我國近日也傳出列在美國第一輪談判的國家當中,對此,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在節目《鈔前部署》研判,川普對各國大打貿易戰為的是要「美國再工業化」,而台灣和日本是川普想重建製造業的盟友,預料台灣關稅最終可能落在10%至15%的關稅區間。
蔣帆威
2025-05-11 08:20
風生活
即時
一中政策會被推翻?美24議員盼「美台建交」提案曝光!這麼挺台灣其實有更大盤算
美國24名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於本(2)月6日提出決議案,要求川普政府正式廢除長期以來的一中政策,並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該提案要求美國總統放棄過時政策,允許雙邊互派大使,並談判簽署美台自由貿易協定。
周育信
2025-02-07 13:00
評論
國際
政治
歷史
專欄
孫太一觀點:卡特在台灣問題上的功與過
當地時間12月29日,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JimmyCarter)在位於喬治亞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歲。
孫太一
2025-01-01 07:10
新聞
國際
歷史
BBC看卡特:一位懷抱「中國情結」的美國總統
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JimmyCarter)於當地時間週日(12月29日)下午在喬治亞州的普萊恩斯(Plains,Georgia)家中逝世,享年100歲。卡特中心(CarterCenter)宣佈了這一消息。
BBC News 中文
2024-12-30 13:30
新聞
國際
歷史
VOA專訪美國前總統卡特,親自解答「為何要與中國建交」
在美中建交四十週年之際,美國之音特約撰稿人格萊塔·范·薩斯特倫2019年1月17日在卡特中心專訪了前總統吉米·卡特。卡特回憶了他當時決心與北京建交的動機並且談到了他對已故中國實際最高領導人鄧小平的印象。這位前總統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還談到了對當前美中關係及兩國關係未來走向的看法。
美國之音
2024-12-30 11:30
新聞
國際
歷史
決定與中華民國斷交的美國總統走了:詹姆斯・卡特在喬治亞家中逝世,享嵩壽100歲
美國前總統卡特創立的非營利性組織「卡特中心」宣布,卡特29日在喬治亞州平原鎮家中逝世,享嵩壽100歲。這位美國總統的辭世,勾起許多人對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的難忘回憶。卡特1999年訪台時表示那是正確決定,也不認為應為此向台灣道歉,當時說法引起諸多爭議。
國際中心
2024-12-30 08:37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權力導向下的昨是今非,「綠色執政」非全民之福
川普2.0即將於明年初走馬上任,全球局勢勢必面臨重大變局。其中如何觀察兩岸關係勢必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美國一向以來的兩岸政策為「一中政策」,即奠基於台灣關係法與對台六項保證的基礎上的兩岸政策。此政策說穿了就是兩岸關係應該尊重台灣人民的自決主張。而川普上台後會對此政策有何想法與主張,當然就會是影響兩岸關係走向的重大變數。
逸明
2024-12-12 06:10
新聞
政治
軍事
賴清德出訪之際,美國宣布3.85億美元對台軍售 國防部:有助鞏固空防
總統賴清德今(30)日出訪南太3友邦,期間將過境夏威夷及關島。賴清德出訪首日,美國宣布2筆對台軍售,總額約3.85億美元,國防部表達感謝,並指將有助於鞏固空防以及強化野戰資訊通信能力,建立可恃防衛戰力。
張曜麟
2024-11-30 11:48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習近平畫「紅線」,難掩台灣主權獨立事實
習近平與拜登於秘魯舉行最後一次會晤,提出美中關係的四條「紅線」,其中針對台灣問題的表述成為國際輿論焦點。習近平強調,台灣問題「不容挑戰」,並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然而,拜登則重申美國的《台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與《六項保證》政策不變,並明確反對中國在台灣周邊進行破壞穩定的軍事行動。雙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分歧,不僅反映美中對台政策的對立,也凸顯台灣主權問題在國際政治中的核心地位。
宮臨冬
2024-11-22 05: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開羅會議上微笑的蔣介石:《不屈之島─八十年來美中夾縫中的臺灣》選摘
第一次臺海危機:一江山淪陷,大陳撤退,艾森豪曾一度計畫不惜動用核武?
蘇爾曼.瓦西夫.汗 (Sulmaan Wasif Khan)
2024-10-10 05: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VIP
大國博弈
幕後》AIT升格為「準大使館」?拜登從「虛化一中」找到挽救選情最後一劑強心針
日前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新任處長谷立言(RaymondGreene)拜會總統賴清德,特別提及「一中政策」,有媒體報導該段發言被總統府新聞稿「消音」。儘管總統府澄清此乃「錯假訊息」,但美方利用「一中政策」大玩兩面手法,在國際上以「台灣牌」與北京針鋒相對,也是不爭的事實。
張鈞凱
2024-07-18 08:50
VIP
國際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華府智庫專家:中國「反分裂法律戰」充斥謊言,美國應繼續反對「片面改變現狀」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與我國國防安全研究院5日在台灣台北共同舉行研討會,討論中國法律戰對印太地區的危害,而哈德遜研究所所長瓦特斯致詞直言,中國《反分裂國家法》對兩岸帶來進一步威脅,該法與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對立,美國繼續領導反對片面改變現狀很重要。
簡恒宇
2024-07-05 14:0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重磅專訪
大國博弈
專訪》在聯合國工作30年的台灣人 花俊雄:美國從未替台灣「入聯」講過話
日前「青鳥行動」包圍立法院期間,時逢世界衛生大會(WHA)在瑞士日內瓦登場,江啟臣等跨黨派立委組成「視導團」飛往日內瓦發聲,強調證明台灣有能力參與國際衛生合作。台灣參加聯合國專門機構的議題年年發酵,宣稱「挺台」的G7峰會,則重申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非以國家身分為前提的國際組織」。看在曾於聯合國工作長達30年的台灣人花俊雄眼裡,他說「台灣人對於聯合國的知識是0」,「就聯合國而言,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這就是國際秩序的組成部分」。
張鈞凱
2024-06-27 08:2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重探蔣中正的歷史定位─藍綠都愛錯恨錯對象了
研究戰後台灣政治史有一個很弔詭的地方,那就是由冷戰時代黨外衍生而來的民進黨過去曾遭受蔣家威權體制迫害,因此長期以來對蔣家父子,至少對蔣中正持全面否定態度。中國國民黨則因為是隨蔣中正來到台灣,且絕大多數的支持者看似都受益於蔣家父子的統治,所以對蔣家父子不是全面肯定,至少也是採取七分功,三分過的「三七開」態度。
許劍虹
2024-06-09 07:20
新聞
國際
政治
價值3億美元!拜登政府第14度對台軍售 總統府致謝:台美關係堅若磐石
美國政府於美東時間6月5日,正式進行「知會國會」程序,將對台灣出售總價值3億美元的軍售,提供F-16型機全妥善「通用」及「專用」航材零附件,協助強化台灣自我防衛能力。總統府發言人李問今(6)日表示,總統府感謝美國政府依照《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持續強化台美就國防安全的緊密合作,見證台美雙方「堅若磐石」的夥伴關係。
黃信維
2024-06-06 16:05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棘手的民主比被獨裁統治好」 美國會議員:中共正試圖破壞現狀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率團訪台期間,聯邦參議員達克沃斯所率訪團29日抵台訪問。她告訴美國媒體,台灣各黨國會議員都知道面對中國威脅,必須團結合作。聯邦眾議員巴爾直言,中國共產黨正試圖破壞現狀;眾院同僚金映玉,美國依據《台灣關係法》支持台灣威懾能力來維持現狀很重要。
簡恒宇
2024-05-30 14:30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美國眾議員訪台》外委會主席麥考爾:台灣需海上戰力阻登陸 台灣連線主席巴爾:別質疑美國維持現狀決心
正在台灣訪問的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27日表示,清楚中國和美國若跨越紅線會有災難性後果,因此美國在外交上必須非常謹慎,別跨過紅線,但依據《台灣關係法》盡可能提供更多防衛,並可合作訓練台灣人。他也說,適合台灣的是海上戰力。
簡恒宇
2024-05-27 16:05
新聞
國際
國內
自民黨青年局長訪台》歡迎蔡英文到日本環島 總統就職慶賀團會是這層級
率團訪問台灣的日本眾議員、自由民主黨(有自民黨)青年局長鈴木貴子4月30日表示,隨著我國首位女總統蔡英文即將卸任,使得這次訪台相當特別,且聽聞蔡英文喜歡開車,歡迎她到日本環島。對於來台參加新總統就職典禮的訪賓層級,她直言,最高層級的親台人士一定不缺席。
簡恒宇
2024-04-30 19:3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美國務卿布林肯訪問中國 訪台跨黨派眾議員盼向北京表明這件事
對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展開中國訪問行程,正在台灣訪問的美國共和黨聯邦眾議員麥可蓮直言,中國在經濟、教育、軍事面都不是美國朋友,希望布林肯談論和平,先有和平才有經濟。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克爾蒂提到安全,包括中國在台海、南海和東海的挑釁行為。
簡恒宇
2024-04-23 20:00
VIP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大國博弈
台灣關係法45周年》中國違反此前提或讓美國對台軍售增加 台灣應就優化經濟安全做決定
美國《台灣關係法》生效至今45年,該法明文要提供防禦性武器給台灣人民,而遠景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20日強調,美國愈來愈強調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是依據台灣前途和平決定的前提,推測若中國對台威脅增加,美國對台軍售可能增加。中央大學教授邱俊榮稱,該法確定政治穩定,帶動台灣經濟發展。
簡恒宇
2024-04-20 1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