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古代中國 文章列表
#
古代中國
約 30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萬里長城高度不到8公尺,為何能抵禦敵軍長達2000年?專家揭真正作用把歐洲害慘了
長久以來,中國萬里長城被視為防禦奇蹟,是中原王朝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入侵的堅實屏障。它守住了農耕文明的核心,鞏固了中華政權的延續,甚至至今仍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經典代表。然而,少有人注意的是,這道宏偉的防線,在固守東方的同時,也無形中將災難引向了西方。這背後牽動的,不只是國家興亡,更是一場跨越千年的文明大轉向。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03 17:32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台灣的修昔底德陷阱
今日的台灣,正深陷於美中「ThucydidesTrap」的結構性對抗之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即曾多次指出,台灣位處美中科技與戰略競爭的最前線,是「地緣政治最危險的地方之一」;這樣的結構並非台灣能主動選擇,而是被夾在兩大強權間難以避免的結果。
冷觀者
2025-05-03 06: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許詠翔觀點:失去美元的譚德塞等不到說好的人民幣
在川普關稅戰的大場面下,一則小新聞很可能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法新社報導,根據世衛(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AdhanomGhebreyesus)的開場致詞演講稿副本,他告訴世衛會員國,「收入驟降已使我們面臨龐大薪資缺口,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縮減工作和人力規模」。
許詠翔
2025-04-27 06:20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陳羋妡觀點:我在博物館遇見商鞅,嘆他讓秦國富強卻死得淒涼!
談到秦始皇的功業必定要提他兼併六國、一統天下後,推行「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對後世貢獻厥偉。然統一度量衡的鼻祖,得追溯比秦始皇早100多年、戰國時期秦孝公的大良造「商鞅」。日前去上海博物館看展,仔細研究了國寶級文物「商鞅方升」,以202.15CC(立方公分)為一升,是商鞅變法、統一度量衡時所監製的標準量器。於是我腦海自然浮現他讓秦國走向富強之路,死後屍身卻被處以車裂示眾、相當悽慘,令人不勝唏噓!
陳羋妡
2025-04-12 05:5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川普的文化內戰─自由反對自由
自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其在外交與內政上的一系列政策產出使得美國成為當下國際形勢變遷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也造致美國形象同他過去本身的「決裂」,這被稱為「川普轉折」。
李林杰
2025-03-31 06:00
風生活
新知
風歷史
文化
為何古代發行大量銀兩,清朝滅亡後卻都消失了?專家揭秘課本沒說的「3大去處」
從古至今,每個朝代、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交易貨幣,其中黃金、白銀、銀兩都是選項之一,「白銀」更是主要的流通媒介之一,盛行於明清時期,以「銀錠」為主要形式,不過清朝滅亡後卻消失無蹤,歷史專家點名3種可能,包含用作賠款、殉葬或是被政府回收與熔化。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3-23 17:58
風生活
文化
今天龍抬頭不能喝粥、洗衣服!土地公生日必吃1物招好運,習俗禁忌一文看
編按:2025年3月1日為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象徵財運與生機勃勃。此日習俗包括剃龍頭、引龍錢、食補開運食物,如豬頭肉、麵條、水餃等。此外,也有敲水龍頭、吃龍蝦、動刀針線等禁忌。掌握龍抬頭開運方式,助旺全年運勢!
楊登嵙
2025-03-01 00:30
風生活
風歷史
新知
世界
文化
歐洲廁所裡為何有兩個馬桶?其中一個不是用來上的!Bidet用法與歷史大揭密
到了歐洲發現廁所裡竟然有兩個馬桶!其中一個用來上廁所,那麼另一個是要用來幹嘛的呢?這一個馬桶有別於一般馬桶,沒有水箱也沒有馬桶坐墊,連沖水按鈕都長得不一樣。這一個東西稱作Bidet,其實和馬桶的功能大不同,只是長得很像,讓大家第一眼看到它時都會充滿困惑。本文將會介紹Bidet是什麼、Bidet怎麼用、Bidet由來是什麼,以及後續免治馬桶的演變歷史。
梁溶珈
2025-02-02 10:00
地方新聞
新竹
4年48場編鐘演示 「曾侯乙編鐘複製件合作展演」竹市登場
「王者再現─曾侯乙編鐘複製件合作展演」開幕記者會今(27)日於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舉行,邀請臺灣國樂團帶來精湛演出,為為期4年的編鐘複製件展覽揭開序幕。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陳悅宜主任及來自各界的貴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具有歷史意義的文化藝術盛事。此展以曾侯乙編鐘的複製件為主題,展示中國古代音樂與工藝的瑰寶,並融合現代音樂演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方詠騰
2024-12-27 17:01
評論
兩岸
藝文
專欄
胡又天專欄:殖人・潤人・巧克力 ─「戀殖」是沙包,好打又好笑
神州大地關鍵詞,光怪陸離漲新知。話說:爭強好勝之心,人皆有之;真實勝利比較困難,所以許多人會選擇精神勝利;精神勝利又太容易,所以人們又發明了許多新詞,來反制精神勝利。本集就介紹一個圍繞著「後殖民主義」這個概念的「反精神勝利」用語:「殖人」。
胡又天
2024-12-08 05:50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陳芯凝觀點:馬龍欣賞汝窯青瓷,「青色」和中華傳統文化何以如此密切?
桌球史上首位贏得「超級全滿貫」的中國大陸名將馬龍、訪台行程之一是去台北故宮參訪,我這個故宮迷肯定不會缺席。故宮人員安排解說多項文物,包括人氣王翠玉白菜、國寶級文物毛公鼎,還有陶瓷類的北宋「汝窯青瓷」、明代永樂「青花瓷」,這兩者都有「青」。眾所周知「中國紅」是近代中國的代表色,但若探索中華傳統文化,涵蓋面更廣的實為「青色」,而「中國青」也確有愈來愈夯的趨勢。
陳芯凝
2024-12-07 05:50
評論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舒國治專文:憶那些逝去的武俠年月
時光飛馳,轉眼今年已是金庸一百年。
舒國治
2024-12-07 05:4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文化
學問往冷處做,仍有別出心裁之境:《泛文與泛情》選摘(4)
〈本文選自旅美作家康正果新著《泛文與泛情》中「關於古典文學的談話─答曹問」〉
康正果
2024-12-05 05:1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文化
「風騷」非艷詞,而是華夏詩詞的源流:《泛文與泛情》選摘(3)
〈本文選自旅美作家康正果新著《泛文與泛情》中「關於古典文學的談話─答曹問」〉
康正果
2024-12-04 05:1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從未看過這麼不尊重民族歷史的國家:《泛文與泛情》選摘(1)
〈本文選自旅美作家康正果新著《泛文與泛情》中「關於古典文學的談話─答曹問」〉
康正果
2024-12-02 05:1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王明珂專文:岷江上游─唐將薛仁貴在此現真身
1994年夏季我首次來到汶川,在此我認識了幾位威州師範學校的老師。雖然認得這幾位朋友,對往後十年我在本地的田野行旅十分關鍵,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我在威州大橋頭的一段經歷。
王明珂
2024-11-27 05:40
評論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世紀之交的政治解方─他讓「帝國儒學」更加明確:《半透明鏡》選摘(5)
在「中國」的範疇內,非漢人的自我認同的演進,引發中國民族主義者的概念危機,無論其自身信奉的意識形態為何。在世紀之交將自己定位成立憲派的人,主要是康有為與梁啟超二人,其無法苟同章炳麟對未來中國國家中非漢人的排他立場;而雖然孫逸仙早期身為民族主義領袖之時,一度同情排他主義的觀點,但地緣政治因素最終促使其接受章炳麟所厭惡的那種妥協。
柯嬌燕
2024-10-15 05: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北京如何改造香港人思想?BBC深度剖析「國安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國慶日,香港鋪天蓋地掛滿五星紅旗和宣傳標語,學生也被動員慶祝。BBC中文採訪多名中小學教師及專家學者,了解「國安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如何改變學校,長遠能否改造香港人的思想。
BBC News 中文
2024-10-01 11:16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文化
科技
唐獎漢學獎》「大禹治水」只是傳說?許倬雲提出「新方法」加以論證
30日在台灣大學舉行的唐獎大師論壇,漢學獎得主、中研院院士許倬雲以「經緯華夏:從大陸到海洋」發表專題演說,側重於其史學研究的方法學。許倬雲以「大禹治水」的傳說為例,說明如何利用地理學與考古學的方法,來印證歷史學的變化與課題。
張鈞凱
2024-09-30 15:47
評論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胡又天專欄:太白金星為什麼煩─馬伯庸反串「西遊」
神州大地關鍵詞,光怪陸離漲新知,本集來談談馬伯庸的《太白金星有點煩》,可以說,它是一部「西遊記與中國現代政治」的同人小說,而且它不只是搞笑諷刺,它把《西遊記》原著裡的「修心」這個主題,相當精妙又淺明易懂地體現出來了。換句話說,馬伯庸是充分消化了近年來關於《西遊》各種政治層面和道家思想層面的解讀,而將之重新融煉成了一部──當代社會人的職場成長小說。
胡又天
2024-09-15 05: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