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印巴分治 文章列表
#
印巴分治
約 5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南亞瀕臨核戰邊緣,全球剉咧等?!印度空襲巴國釀31死,巴基斯坦總理深夜怒吼「血債血償」
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ShehbazSharif)7日深夜發表全國談話,誓言將為印軍空襲造成的31名死者「血債血償」。由於印巴兩個國家都擁有核子武器,國際社會擔心這個南亞火藥桶何時會引爆全面戰爭、甚至上演核戰爭。
國際中心
2025-05-08 13:48
新聞
國際
政治
軍事
巴基斯坦與印度對峙、阿富汗也參一腳 印度911血案引爆南亞緊張
南亞局勢急遽升溫。巴基斯坦國防部長哈瓦賈.穆罕默德.阿西夫(KhawajaMuhammadAsif)28日對外表示,印度有可能即將對巴基斯坦發動攻擊,並強調巴方已採取軍事強化措施,進入高度戒備。這番言論是在喀什米爾發生針對遊客的致命攻擊事件後提出,該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引發印度國內憤怒情緒,也再度點燃新德里對巴基斯坦的長期指控──支持喀什米爾地區的恐怖活動。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4-29 17:54
評論
國際
專欄
王慶民觀點:巴基斯坦無休止的政壇鬥爭與街頭政治暴力
11月下旬,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馬巴德等地爆發支持前總理伊姆蘭·汗的大規模抗議活動。11月26日,巴政府軍警開始暴力「清場」,雙方有多人死亡,迄今已至少數百名示威者和少量軍警受傷,超過1000人被捕。
王慶民
2024-12-11 07:0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藝文
專欄
閻紀宇專文:帝國成住壞空,文學永垂不朽—魯西迪新作《勝利之城》譯後記
小說家魯西迪(SalmanRushdie)曾說:「我一直覺得我的作品要比我的人生更有趣;遺憾的是,這世界似乎不這麼認為。」
閻紀宇
2024-08-29 05:50
評論
國際
專欄
王慶民觀點:孟加拉反公務員配額的抗議與鎮壓─默默無聞之國的悲鳴
自今年6月起,孟加拉國首都達卡及該國多個城市,爆發了反對公務員錄取配額制的抗議,反對將公務員錄取名額的30%留給獨立戰爭期間的軍人後代。從大學校園到主要道路,到處都是抗議的人群、橫幅、聲音。但抗議不為世人關注,影響局限於孟加拉國國內。
王慶民
2024-07-27 07:00
評論
國際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魏玫娟觀點:你所不知道的印度移工與發展
印度是少數同時作為引進跟輸出勞工的發展中國家。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2022年印度輸出至各國的勞工所匯回印度的匯款總額首次達 100 億,為111億美元排行世界第一,儘管印度移工的匯款僅佔該國國內生產毛額約百分之 3.3。印度移工匯回印度的匯款中,約有百分之36是由在美國、英國跟新加坡為主的高收入國家中,從事高科技工作的高技術勞工所貢獻。在中東波灣國家的印度移工雖從事技術性較低的工作,但因為波灣國家亦為高收入國家,也佔印度移工匯款總額的百分之28。
魏玫娟
2023-12-04 06:20
新聞
國際
歷史
印度改名爭議:India還是Bharat?印媒憂巴基斯坦可能搶走國名
今年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主辦國擁有兩個正式名稱:India(印度)和Bharat(巴拉特,又譯:婆羅多)。前者源自該國的英國統治時期;後者則源自梵語,具有神聖、悠久的歷史。因此當發送給峰會來賓的晚宴邀請函,將印度虛位元首總統穆姆署名為「巴拉特的總統」,引發了有關更改國名的傳聞。
蔡娪嫣
2023-09-07 17:05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閻紀宇專欄:棺已蓋、論難定,獨裁者穆夏拉夫的故事
「獨裁者」往往給人殘暴、冷血、瘋狂的印象,然而甫於2月5日以79歲高齡病逝的巴基斯坦前總統穆夏拉夫可稱例外,他的統治手段的確獨裁,但稱不上殘暴;他似乎真心想當巴基斯坦的「民主先生」,只是終究事與願違,悲劇收場。如今,棺已蓋、論難定。
閻紀宇
2023-02-07 14:10
評論
國際
閻紀宇專欄:印度總理莫迪,有一個不敢面對的「問題」
人口超過14億的印度號稱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國會人民院(LokSabha,下議院)上一屆(2019年)辦選舉時,逾6億選民花了39天時間選出543席議員——當然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民主選舉」。
閻紀宇
2023-01-31 14:20
國際
「全球最大民主國家」正在崩潰?印度學者:連司法機構都要向莫迪低頭
人權組織「自由之家」2021年公布的全球自由度調查報告,把印度從「自由」降級為「部份自由」,顯示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全球最大民主國家」正面臨威權主義的挑戰。印度歷史學家古哈近日指出,在印度總理莫迪執政的8年內,印度民主的重要支柱——新聞媒體、司法、國會、內閣及政黨——皆遭到系統性削弱,導致該國民主體制嚴重倒退。
陳艾伶
2022-12-16 03:0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國族主義為何成為主宰力量:《大幻象》選摘(2)
國族主義的力量比自由主義更強,這點現在應該已經非常清楚了。國族主義無所不在,自由主義卻非如此。自由主義必須在國族主義國家內才能運作。不過也不能因此誤以為自由主義不甚重要。即便在直接衝突中,自由主義幾乎永遠都會輸給國族主義,但它仍然是非常有力的意識形態。
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
2022-12-15 13:10
新聞
國際
「蘇納克是僑民成功的縮影,也是英印關係的橋樑!」印度裔英國新首相背負的期待與評價
英國前財政大臣蘇納克24日成為英國首位印度裔首相,締造歷史。印度曾受到英國殖民近200年,這段充滿不平等與剝削的歷史讓英國及印度之間關係複雜,許多印度人希望蘇納克能成為印度及英國之間的橋樑,開創英印關係新時代,但一些印度民眾認為蘇納克出任英國首相對印度人「沒有影響」。
廖綉玉
2022-10-28 04:00
新聞
國際
歷史
極力擺脫英國殖民痕跡 印度民眾對伊麗莎白二世駕崩消息反應冷淡
南亞大國印度曾受到英國殖民近200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駕崩的消息傳至印度後,一些印度民眾為之哀悼,一些人想起殖民時期的血腥歷史,而大多數印度人對這個消息毫不在乎。
廖綉玉
2022-09-15 03:00
文化
活動側記|《魔鬼詩篇》譯者自白:20年後,我從「佚名」回到「閻紀宇」
不是只有恐怖組織有極端主義──國家機器也會犯下極端主義行為,而且他們往往特別振振有詞。
林庭葦
2022-08-30 15:36
新聞
國際
歷史
1500萬人流離失所,100萬人死於非命,75年前南亞次大陸的慘痛歷史經驗:印巴分治
1947年8月,英國同意印度獨立。
BBC News 中文
2022-08-17 01:00
新聞
國際
歷史
印度教民族主義無限擴張!野心勃勃打造一個「從阿富汗到緬甸的不可分割國家」
心懷帝國復興美夢和民族主義狂熱的領導人們,自古以來深諳竄改歷史的伎倆,旨在為其侵略他國的行為尋找正當理由。俄羅斯總統普京是如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是如此。2014年掌權後力推「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印度總理莫迪,如今也步上同樣的道路,與右翼印度教團體相互附和,改寫國家歷史論述,誓言將印度打造成「從阿富汗到緬甸」的「不可分割」國家。
陳艾伶
2022-05-10 06: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西方眼中「比賓拉登更危險的人」!感染新冠病逝的巴基斯坦「核彈之父」:卡迪爾・汗
被稱為巴基斯坦「核彈之父」的科學家阿·卡·汗(AQKhan)感染新冠病毒後病逝,讓世人重新回顧他導致國際安全變局的傳奇人生。
BBC News 中文
2021-10-14 19:10
新聞
國際
政治
歷史
新新聞
書摘》喀什米爾爭議戳破印度的世俗假面
「我們信仰的是一個包容各種宗教與意見、本質上世俗的民族國家……或者我們信仰的是一個宗教的神權國家,難以容忍其他信仰?這是一個古怪的問題,因為好幾世紀以前,宗教國家或神權國家的概念就已被世界與現代人拋棄。然而今日印度卻面臨這個問題,因為我們當中的許多人試圖回到過去的時代。」──印度第一任總理尼赫魯
古哈(Ramachandra Guha)
2021-01-26 10:0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方天賜專文:獨立印度不可思議的民主立國歷程
2020年2月24日,位於印度古吉拉特(Gujarat)的蒙特拉(MoteraStadium)板球場聚集著10萬名以上熱切等待的群眾。事實上,這座世界上最大的板球場當天並無比賽,而是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Modi)特意安排用來歡迎來訪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夫婦。當莫迪總理與川普總統攜手走進場館時,會場歡聲雷動,見證印美關係的友好情誼。雖然不知道史學家以後會如何論斷此場高峰會,但對今天的印度而言,其實深具意涵。
方天賜
2020-12-15 05:50
新聞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專訪劉仲敬》中美關係回不去了!冷戰若演變成熱戰,台灣無法脫身於外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攤牌,歷史作家劉仲敬,觀察中美關係惡化之後,國際情勢可能的變化,並深入分析中國內部形勢與習近平政權的未來發展。習近平將會消滅反對派、更加大權在握?還是有被推翻的可能性?再者,如果中美之間爆發戰爭,夾於兩強之間的台灣將不可避免地成為戰場所在地?為什麼中國無論如何都會攻打台灣?還有中國與印度未來的衝突為什麼必然發生?訪談由年代向錢看主持人陳凝觀主持,八旗文化紀錄整理,授權轉載。
八旗文化
2020-10-31 10:3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