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何梅尼 文章列表
#
何梅尼
約 7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藝文
專欄
閻紀宇專文:帝國成住壞空,文學永垂不朽—魯西迪新作《勝利之城》譯後記
小說家魯西迪(SalmanRushdie)曾說:「我一直覺得我的作品要比我的人生更有趣;遺憾的是,這世界似乎不這麼認為。」
閻紀宇
2024-08-29 05:50
評論
國際
專欄
劉燕婷觀點:遲不報復以色列,伊朗在等什麼?
2023年10月新一輪以巴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與伊朗的對峙持續升溫,7月底的兩起事件更讓雙方來到交戰邊緣。
劉燕婷
2024-08-23 07:10
新聞
國際
伊朗也變天!3000萬人參加第二輪總統投票,「反對強制女性戴頭巾」的裴澤斯基安出線
伊朗內政部6日宣布,裴澤斯基安在第二輪投票中以1630萬張選票擊敗賈立里,即將成為伊朗第九任總統。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盛讚這次選舉「自由透明」,成功抵制了「敵人製造的騷亂。他呼籲裴澤斯基安放眼未來,繼續沿著已故總統萊希的道路前進。英國《衛報》分析,選舉結果反映伊朗人民對政府發展方向強烈不滿,也提高了伊朗與西方合作的可能性。
國際中心
2024-07-07 10:05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劉燕婷觀點:萊希墜機影響接班,但難改伊朗保守化與向東看
5月19日,一架載有伊朗總統萊希(EbrahimRaisi)、外長阿卜杜拉希揚(HosseinAmir-Abdollahian)的直升機,在伊朗東亞塞拜然省(EastAzerbaijan)「硬着陸」(HardLanding),同機的還有東亞塞拜然省長馬利克·拉赫馬蒂(MalekRahmati)、伊朗最高領袖駐東亞塞拜然代表阿亞圖拉·穆罕默德·阿里·阿勒哈謝姆(AyatollahMohammadAliAle-Hashem)。
劉燕婷
2024-05-22 07:00
VIP
國際
大國博弈
誰殺了伊朗總統?萊希空難橫死引發猜測,神職人員與軍隊內鬥風雨欲來
伊朗總統萊希搭乘的直升機19日墜毀在濃霧瀰漫的西北部山區,伊朗官媒20正式報導,搭乘這班直升機的萊希與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雙雙罹難。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萊希之死引發伊朗政壇動盪,神職人員與軍隊之間的鬥爭迫在眉睫。
廖綉玉
2024-05-21 09:00
新聞
國際
伊朗總統萊希確定身亡!濃霧中座機撞毀山區,機上所有人員罹難
伊朗總統萊希所搭乘的直升機19日墜毀在濃霧瀰漫的西北部山區,伊朗官媒曾一度要求全民為機上人員祈禱,但20日發現總統座機殘骸後,一名官員先對《路透》透露「所有乘客均已罹難」,稍晚伊朗官媒也正式報導,搭乘這班直升機的總統萊希與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在為伊朗人民服務和履行職責時發生事故、且已不幸殉職」。
國際中心
2024-05-20 11:27
VIP
評論
國際
藝文
專欄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魯西迪,一位作家的生命力示範
當代魔幻寫實大師魯西迪(SalmanRushdie)最新一部(第15部)小說《勝利之城》(VictoryCity)以一位女性詩人、先知與魔法師潘帕・坎帕納(PampaKampana)為主角,她活了247歲、容顏卻幾乎不變,一生反抗宗教與政治的狂熱鉗制、仇恨排斥,追求一個更為平等、開放的社會,晚年卻被一位幾近瘋狂的國王指控「妖言惑眾」,懲罰是被燒紅的鐵棒弄瞎雙眼。
閻紀宇
2024-04-20 06:20
文化
《十六歲的壯遊課》:那年,到伊朗旅行的我成為「明星」
這些年的旅程讓我發現,每個國家、每位個體都有自己的美麗與哀愁。
詹依潔
2023-08-02 09:00
評論
國際
政治
風書房
軍事
美國與伊朗戰爭始於伊拉克:《一觸即發》選摘
美國與伊朗的關係既悠久又骯髒。兩國正式關係始於十九世紀中葉,直到二戰結束時,雙方互動整體上是積極的。一九四一年上台的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勒維(MohammadRezaPahlavi)強烈親美。冷戰開始後,因為伊朗在波斯灣的戰略位置,以及它與蘇聯的綿長國界,巴勒維的親美立場對美國開始變得重要。
馬克‧艾斯培
2023-07-25 05:10
新聞
國際
藝文
曾因小說《魔鬼詩篇》被下達追殺令,魯西迪榮獲2023德國書業和平獎
德國書商基金會本周一宣布,今年的德國書業和平獎將授予印度裔英國作家薩爾曼‧魯西迪,以表彰他的不屈不撓、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講故事的樂趣。魯西迪自1988年以來因小說《魔鬼詩篇》遭受死亡威脅,去年在紐約被襲擊,身受重傷,一只眼睛失明。
德國之聲
2023-06-21 09:43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品味生活
藝文
黑紗下的玫瑰與夜鶯─來自伊朗的深夜電話:《十六歲的壯遊課》選摘
凌晨三點,忽然響起的鈴聲打破夜的寂靜。迷迷糊糊地拿起手機,只見「伊朗」兩字突兀地出現在一串數字下方,半夢半醒間,我沒有多想就按下接聽鍵。
詹依潔
2023-06-10 05:10
在台伊朗夫妻:阿米尼之死與女權不是伊朗問題的全貌
世人看待伊朗充滿以偏概全的眼光,而我們應該更細緻的討論它。
江婉琦
2022-12-06 10:00
走走晚報:世界上第一個出櫃的伊瑪目
1024晚報
走走
2022-10-24 21:42
新聞
國際
歷史
「這是伊朗新時代的曙光!」婦女領導風起雲湧的示威浪潮《外交政策》:厭女症危害伊朗政權
伊朗22歲庫德族女性阿米尼9月中旬因為沒戴好頭巾而遭逮捕,之後離奇死亡,引發全國怒火,超過80個城鎮發起反頭巾示威,示威民眾揚言要推翻當前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這場民主運動正是由一向被認為沉默無聲的伊朗女性領導,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指出,伊朗政權過去40年的鎮壓與性別隔離政策引發目前由女性領導的抗議運動,對伊朗政權造成威脅,並鼓舞全世界,「這是伊朗新時代的曙光」。
廖綉玉
2022-10-20 16:00
一名女子因頭巾而死後,憤怒的伊朗群眾能改變什麼?
「女性、生命、自由」──這次抗議的核心口號概括了伊朗抗議民眾最想追求的三件事。
張育軒
2022-09-28 09:40
國際
歷史
文化
伊朗大示威的歷史糾葛:女性曾拿掉頭巾、又被迫戴回去,現在她們要一把火燒毀
穿戴頭巾曾幾何時不再是女性自己的選擇,而被當成整個伊斯蘭國家擁抱和對抗西化的象徵。
蔡娪嫣
2022-09-24 00:06
文化
活動側記|《魔鬼詩篇》譯者自白:20年後,我從「佚名」回到「閻紀宇」
不是只有恐怖組織有極端主義──國家機器也會犯下極端主義行為,而且他們往往特別振振有詞。
林庭葦
2022-08-30 15:36
文化
閻紀宇:我是《魔鬼詩篇》中文版譯者
這世界永遠需要願意為夢想、理想受苦的「吉訶德」。
閻紀宇
2022-08-21 09:40
走走晚報:阿富汗陷落一年後,她們怎麼了?
0815晚報
走走
2022-08-15 21:00
國際
藝文
歷史
曾因《魔鬼詩篇》成為激進穆斯林公敵,小說大師魯西迪演講遭刺殺重傷
國際文壇傳出憾事,小說大師魯西迪12日在美國紐約州一場演講活動上遭人刺殺成重傷,凶嫌已被逮捕,作案動機不明。魯西迪曾因爭議性小說《魔鬼詩篇》遭到全世界激情穆斯林仇視甚至追殺,被迫長期接受政府保護,成為「言論自由vs.宗教極端」的代表性人物。
閻紀宇
2022-08-13 18:15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