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子因頭巾而死後,憤怒的伊朗群眾能改變什麼?

2022年9月,伊朗女子阿米尼因未戴頭巾被捕後死亡,抗議怒火從國內蔓研至全球伊朗社群,圖為英國抗議群眾。(AP)

「女性、生命、自由」──這次抗議的核心口號概括了伊朗抗議民眾最想追求的三件事。

伊朗各大城市自9月16日以來,爆發了近幾年以來規模最大、聲勢最猛烈的抗議,起因是一名女子的死亡。

根據《Al-monitor》報導,事情發生在915日,一名22歲庫德族女子阿米尼(Mahsa Amini)陪家人去德黑蘭拜訪親戚,結果在街上因為沒戴好頭巾被道德警察拘留──在伊朗,女性在公共場合必須以頭巾遮住頭髮,而道德警察負責抓捕那些違規的女性。

在她被拘留兩個小時後,就傳出阿米尼情況危急送醫急救的消息,兩天後不幸死亡。警方說是心臟病,但家屬認為是遭到虐待。阿米尼的哥哥表示,他在她遺體腿上看到黑色與藍色被毆打的痕跡。

這件事情很快在社群媒體上傳開,並在接下來這幾天引發群眾示威抗議警方暴力。她的故事在廣大伊朗女性間引起共鳴,因為幾乎每個女性都有被道德警察刁難過的經驗,而更多伊朗人則不滿警方暴力、不透明、欺瞞,在監禁期間或監獄裡面鬧出人命也時有所聞。

抗議如星星之火燎原擴散到伊朗各個城市。從推特上看到影片,大批女性走上街頭舉起抗議標語,還有女性聲援阿米尼,脫下頭巾站在高處吶喊。還有女性脫下頭巾在火推旁跳舞,象徵著政權所不喜歡的兩件事情:火焰象徵古波斯信仰、以及女性跳舞。不在伊朗的我也發現,不曾有過這麼多伊朗朋友與追蹤的伊朗知名人士,紛紛在社群媒體上表達對阿米尼的支持。

在這次抗議的核心口號是「女性、生命、自由」(Zan, zendegi, Azadi),概括了伊朗抗議民眾最想追求的三件事。更激進的口號則是「打倒暴政,無論是沙王還是最高領袖」(Marg Ba Setamgar, Che Shah Bashe Che Rahbar),挪用伊朗當權最愛的口號「打倒美國」,成為抗議者的語言武器。口號的轉變,顯示頭巾作為導火線激發出伊朗民眾對政府其他方面的不滿。

觀察這次事件,值得從兩個角度切入,一個毫無疑問是女權本身,另一個則是伊朗的政治局勢。

伊朗女權:引發眾怒的不只有頭巾

此次抗議的核心無疑是女權,只要認識伊朗女性,幾乎每個都可以說出一段被道德警察騷擾糾舉頭巾沒戴好的經歷。伊朗在 1979 年革命之後,陸續規定所有女性無論宗教,都必須在公共場合戴上頭巾,外國人也是。而這也讓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成為現存唯二擁有頭巾強制令的國家。

然而,伊朗跟其他穆斯林國家不同的是民風。許多沒有頭巾強制令的穆斯林國家女性,依然會把頭巾戴得老實密不通風,但許多伊朗女性並不願這麼做。去過伊朗的人會發現,許多女性把頭巾戴得半遮半掩。

從一些保守穆斯林的角度來看,伊朗女性的戴法純屬不三不四,但從世俗角度看來,只要強制戴頭巾就是壓迫。因此在伊朗,道德警察有很多的「業務」,這也是為何這麼多伊朗女性受過道德警察刁難的原因。 (相關報導: 弦子訴朱軍案敗訴後,她和她們為中國女權運動留下什麼? 更多文章

然而,執法嚴格與否是浮動的,端看政治局勢:前任改革派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執政期間稍微寬鬆,但隨著2021年保守派總統萊西(Ebrahim Raisi)上任,又慢慢地嚴格起來。總的來說,頭巾被伊朗政府視為意識形態的鬥爭陣地,是對抗「腐敗的西方文化」,也是伊斯蘭共和國建國的價值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