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我是《魔鬼詩篇》中文版譯者

《魔鬼詩篇》中文版譯者閻紀宇。(王穎芝攝)

這世界永遠需要願意為夢想、理想受苦的「吉訶德」。

編按:2022年8月12日,小說家魯西迪(Salman Rushdie)在美國紐約州遇刺。凶嫌是來自紐澤西州的24歲青年馬塔爾(Hadi Matar),黎巴嫩移民第二代,伊斯蘭教什葉派信徒,幾年前他曾回到位於黎南的爸媽老家、同時也是激進/恐怖組織「真主黨」(Hezbollah)的地盤,也許就是在當地激進化。

8月12日深夜,魯西迪遇刺的消息傳出時,我正忙著為一部集體合作的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演講集翻譯工作收尾。距離我上一次從事書籍翻譯已經3年,距離我翻譯魯西迪的小說《魔鬼詩篇》(The Satanic Verses)已經20年。

我曾參與(獨力或合作)翻譯過20多本書,大約一半已經絕版,《魔鬼詩篇》是最特殊的一次經驗:投入非常多的心力與時間,化成500多頁譯稿,但是,只能用「佚名」出版。

九一一事件後那年,我翻譯了《魔鬼詩篇》

記得2002年春天,某個晴朗的下午,我與當時的妻子到鎮上採買。突然,我接到出版商電話,問我要不要接譯一本魔幻寫實主義小說,非常經典,但也非常爭議、非常禁忌。

聽到作者名與書名,我悚然一驚,內心立刻展開一場激烈的拉鋸戰。

魯西迪的經典著作《魔鬼詩篇》於1988年9月面世,書中有兩位人物影射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Muhammad)與天使吉百列(Gibreel,即加百列),並含有「魔鬼誘惑先知」的情節和質疑《古蘭經》「神諭」的主題,被許多穆斯林視為褻瀆,也曾引發一波又一波的示威與暴動。1989年2月16日,魯西迪甚至被時任伊朗最高領導人何梅尼(Ruhollah Khomeini)下達追殺令。 

當時,身為譯者的我已經出版兩本譯作:薩依德(Edward W. Said)的《遮蔽的伊斯蘭》與章家敦(Gordon G. Chang)的《中國即將崩潰》;前者至今仍是經典,後者彷彿一則永難兌現的預言。我粗具翻譯經驗,也得到一些肯定,但從沒處理過小說,這是一項顧忌。

第二項顧忌,是我從來不曾當過「專職譯者」。當時我不但另有專職,而且蠟燭多頭燒:白天是台北一家技術學院的國文講師兼通識教育中心教學組長;晚上則是《中國時報》國際新聞中心的編譯。所以,哪來的時間?

此外, 從1991年到1993年,此書的義大利文版譯者、日文版譯者、土耳其出版商、挪威出版商先後遇襲,日文版譯者五十嵐一更不幸身亡,懸案至今未解。當時我已婚,父母尚在,有3個孩子,似乎不太適合成為見證言論、表達與出版自由的「烈士」,這是第三項顧忌。

思慮及此,似乎該打退堂鼓了。但是,對一個熱愛翻譯工作的人來說,魯西迪的《魔鬼詩篇》是魔高一丈的誘惑。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她是異議記者的未婚妻,她為他踏上人權奮鬥的征途 更多文章

當時,九一一恐怖攻擊發生不到一年,全球反恐戰爭風起雲湧,薩依德曾嚴厲批判的保守主義政治學家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所主張的「文明衝突論」(clash of civilizations)躍升顯學,而從事國際新聞工作,更讓我在這場世紀劇變中坐上觀眾席第一排。此時此刻,翻譯《魔鬼詩篇》別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