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22歲庫德族女性阿米尼9月中旬因為沒戴好頭巾而遭逮捕,之後離奇死亡,引發全國怒火,超過80個城鎮發起反頭巾示威,示威民眾揚言要推翻當前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這場民主運動正是由一向被認為沉默無聲的伊朗女性領導,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指出,伊朗政權過去40年的鎮壓與性別隔離政策引發目前由女性領導的抗議運動,對伊朗政權造成威脅,並鼓舞全世界,「這是伊朗新時代的曙光」。
伊朗前國王巴勒維(Mohammad Reza Pahlavi)將伊朗改造成西化且開放的國家,1936年,巴勒維下令禁止婦女戴任何類型的頭巾,甚至將頭巾視為落後的象徵。此後伊朗首都德黑蘭(Tehran)到處可見打扮時髦的女性,她們甚至可以穿著裸露大片皮膚的迷你裙。
巴勒維雖然思想親美,也欲讓國家政教分離、實施現代化,但他的作風奢侈且高壓獨裁。在他執政下,伊朗貧富差距擴大、底層遭嚴重剝削,對現狀不滿的異議人士受到鎮壓入獄。

1979年2月11日,伊朗伊斯蘭教什葉派領袖何梅尼(Ruhollah Khomeini)領導的伊斯蘭革命推翻巴勒維國王,以推翻獨裁君主為號召的伊斯蘭革命落幕,伊朗廢除君主立憲,成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1979年伊斯蘭革命的核心宗旨是讓女性重新回到她們的位置,從公共領域抹去女性的存在。統治階層的精英想重新隔離女性,將其留在指定的空間。他們迅速取消了保護婦女權利及人類尊嚴的法律。
統治階層的精英想重建傳統的治理模式,恢復父權制家庭,重新調整家庭的性別關係。1979年2月26 日,伊斯蘭共和國的第一條法令廢除了1967年的《家庭保護法》(Family Protection Law),《家庭保護法》旨在保障女性在離婚自由、一夫多妻制、孩子監護權的權利。
頭巾在伊斯蘭革命期間有重要政治意義,當時不分階級的女性戴著頭巾來抗議國王的腐敗統治,穿戴頭巾表明她們反對大力西化的獨裁君主。1979年3月7日,國際婦女節前夕,何梅尼下令強制戴頭巾,讓原先支持新政權的婦女備感背叛。伊斯蘭革命之後,穿戴頭巾變成了壓迫的象徵,代表國家剝奪了女性最基本的人權和穿衣自由的尊嚴。

西方過去經常認為伊朗婦女無聲、沒有權力、受到壓迫。然而,伊朗近期風起雲湧的示威抗議行動由婦女領導,她們正打破最堅硬、最高的天花板:國家領導力。儘管配備棍棒與警棍的道德警察騷擾、恐嚇、懲罰甚至謀殺女性,但婦女依舊燃燒頭巾,將頭巾掛在樹枝、桿子、手杖上展示,她們將頭巾當作往日的遺物燒掉,或者將它們當成未來新秩序的旗幟隨風飄揚。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指出,現在伊朗的街道不再是男人的專利,跳舞吟唱的年輕女性已經取代了蓄著大鬍子的憤怒男性,示威的訴求口號「zan, zendegi, azadi」(女人,生命,自由)已經取代了「去死」的吶喊聲。伊朗婦女正爭取平等權利,拒絕強制配戴的頭巾、隱形的牆與面紗、制度化的鎮壓、法律的羞辱。 (相關報導: 「我們要推翻政府!」無懼當局血腥鎮壓 伊朗「反頭巾」示威持續延燒 | 更多文章 )
如今,伊朗婦女拒絕成為隱形人,拒絕被迫噤聲,拒絕沒有權力,她們向伊朗政府發起挑戰,並成為充滿活力的變革催化劑。她們對抗「被排斥」,她們佔領街道,並為了自由行動、成為公共世界一部分、被人聽到、被人看到、獲得承認為平等公民而奮鬥。伊朗婦女已成為經驗豐富的倖存者,更是不可忽視的強大公民力量。她們提供了一個有希望的替代方案,可以帶領深陷衰退的伊朗擺脫當前的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