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任期限制 文章列表
#
任期限制
約 42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政治
財經
玩哪招?川普在加國總理前大臭加州州長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在與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Carney)的雙邊會談中,意外將話題轉向加州事務,對該州高鐵計畫提出嚴厲批評,並質疑加州州長紐森(GavinNewsom)的行政能力及其未來可能的總統參選前景。這番評論反映了聯邦與加州之間在基礎設施建設、野火管理和水資源政策上的持續緊張關係,也為2028年的美國政治版圖投下了變數。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5-08 08:4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習近平試圖提高中國「痛苦閾值」,準備與川普打持久戰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Trump)試圖用強硬姿態與習近平打一場貿易戰,習近平則讓中國做好了與美國進行一場可能很艱苦的持久戰的準備。
Josh Chin
2025-04-28 12:00
新聞
國際
歷史
真的很想一直當總統?!川普官網上架「Trump 2028」週邊,喊話支持者力挺「改寫憲法」
美國現任總統、現年78歲的川普(DonaldTrump),近日除了忙著處理關稅談判事務,他也沒有忘記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總統連任」可能性。大批美國媒體24日發現,在其官方網路商店選項中,突然上架一款印有「Trump2028」的T恤,而2028年正是下一屆美國總統大選的年份,由此能看出川普真的想再多當4年總統。
李靖棠
2025-04-25 16:42
新聞
國際
歷史
BBC大哉問:川普能當第三任美國總統嗎?
川普(DonaldTrump)表示,關於希望第三次擔任美國總統這件事上,他「不是在開玩笑」。
BBC News 中文
2025-04-01 14:09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徐勉生觀點:亞亞走了,台灣就安全了嗎?
民進黨政府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將陸配「亞亞」、「小微」、「恩綺」3人驅逐出境。人們不禁想問:陸配走了,台灣就安全了嗎?殊不知,對台灣安全危害最大者正是民進黨自己。如果民進黨不能痛改前非,台灣將永無寧日。
徐勉生
2025-04-01 06:40
新聞
國際
政治
歷史
誰殺了甘迺迪?川普政府公開8萬頁解密文件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18日宣布解密8萬頁與已故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F.Kennedy)遇刺案相關、過去從未公開的機密文件。川普兌現自己的承諾,讓外界長久以來的疑問有了得到解答的機會。川普17日正式宣布將解密這批文件後,隔天就實現了這項承諾。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3-19 17:47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夏珍專欄:不是戒嚴的戒嚴
歷史是一面照妖鏡。三十八年前,蔣經國總統因為「不是(軍事)戒嚴的戒嚴」,既不影響人民日常生活,又不為民主國家理解,毅然決定解嚴;三十八年後,賴清德總統以五大威脅十七項策略,要求政府啟動修法,台灣儼然即將重回「不是戒嚴的戒嚴」時代;同時間則以民進黨主席身份下達動員令,要求全黨公職投入「人民是頭家」八場宣講活動。
夏珍
2025-03-14 06:20
新聞
政治
主張總統不該兼任黨主席!呂秀蓮憂罷免勢力不單純:賴清德應維持不登場態度
全台大罷免潮烽火四起,共計32件針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案通過一階門檻,反觀綠委罷免案無人通過、部分有待補件。民進黨立黨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近日表示,若有綠委罷免成案,總統賴清德才會登場力挺。對此,前副總統呂秀蓮在《風傳媒》網路節目《下班瀚你聊》中表示,總統不該身兼執政黨主席,賴清德也應持不出面的態度,避免境外勢力藉社會動員在台灣發展。
許詠晴
2025-03-05 20:1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AI
「台灣是主權國家嗎?」實測DeepSeek中英版本:同一個問題,卻有兩種答案
德國之聲分別用中文和英文分別對DeepSeek就一系列話題進行了測試,從政治到經濟,到藝術,再到LGBTQ+權利,來評估中文和英文狀態下DeepSeek的回答有無差異性。
德國之聲
2025-02-03 14:16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陳宜民觀點:廢核,減碳與濕地
2024年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ocietyofWetlandScientists,SWS)年會移師至臺灣舉行,這也是該學會第一次在亞洲舉行年會,SWS成立於1980年,迄今已44年,該會致力推動公民對於濕地的理解,並倡議濕地的保育、保護及恢復,其實,早年我們對於濕地的施政主軸也與該會的宗旨不謀而合,例如保育防風林與維護濕地原來樣貌都與該會的目標一致。
陳宜民
2025-01-29 06:50
評論
政治
專欄
韋安觀點:「後習近平時代」兩岸關係的變數與挑戰
進入2025年,習近平已經掌權13年,中國在國內外環境中面臨著全新的挑戰。伴隨著俄烏戰爭逐漸接近尾聲,地緣政治格局重新洗牌,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再次當選以及其可能對全球戰略的深遠影響,也為國際環境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同時,中國內部持續面對經濟增長放緩、社會壓力增加及地方債務惡化的多重挑戰。
韋安
2025-01-14 06:40
評論
國際
專欄
李鎨澂觀點:貝魯智窮計絕,馬克宏前途多艱
法國新總理貝魯煞費苦心,總算公布新內閣名單。雖包括兩小黨共和黨、前社會黨人士;卻把導致今年六月歐盟議員選舉、七月國會解散改選,雙料大敗的馬克宏政黨的前總理與前部長,再度任命為新部長。他宣稱已與一些在野黨討論過「不倒閣協議」,但此協議根本不存在。而且他主動排除兩大在野黨人士入閣,更無力改變「三分天下,在野握其二」的國會格局。此一艱難組閣成果可知,貝魯智窮計絕,馬克宏前途多艱。
李鎨澂
2024-12-30 07:10
評論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專欄
歐逸文專文:中國的鬱卒時代─經濟體堪慮、年輕人躺平、企業家逃離、習近平返祖
二十五年前,中國正當紅的作家是一號叫王小波的人物。王小波受過文化大革命的煎熬,同樣遭遇的人會把這段經歷化為掏心掏肺的創傷故事,但王小波不一樣,他是諷刺家,有寇特.馮內果(KurtVonnegut)的意趣,對於政治入侵私生活領域洞察甚深。他中篇小說《黃金時代》寫到一對年輕情侶坦承犯下了布爾喬亞的婚外情—「在山上敦偉大友誼時,嘴裡噴出白氣。」兩人被逮到要交代自己違背了革命的規矩,但當地的黨員關注的顯然不是馬克思,而是他們「偉大友誼」的淫迷細節。
歐逸文
2024-12-28 07:00
財經
TikTok敗訴之後的猜想:2025年川普將拯救它,或是扼殺它?
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巡回上訴法院周五(12月6日)作出裁定,駁回社交媒體平台TikTok及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對美國政府提出的訴訟案。
德國之聲
2024-12-09 14: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財經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專欄
林庭瑤專欄:川普崇仰獨裁,何來「民主同盟」?
最令全世界頭疼的大麻煩,美國前總統川普強勢重返白宮。英國《衛報》一篇報導用了「Trumpy」(川普式)這個詞,作為「不可預測性」的代名詞。當下川普已經不是那隻金髮的黑天鵝,而是頭髮花白的灰犀牛,仍然勇猛強悍,依然莫測高深。而其未來獨裁專政之路,令所有人不寒而慄。
林庭瑤
2024-11-09 06:50
新聞
國際
歷史
美國大選》實現王者回歸的川普 2028還能繼續挑戰連任嗎?
美國2024總統大選6日開票至今,川普(DonaldTrump)與共和黨陣營取得大勝,不只幾乎篤定跨越270張選舉人票(ElectoralCollege)當選門檻,同時也讓共和黨重新取得參眾兩院多數優勢。倘若最終計票結果,真的如同各大主流美國媒體推測,讓川普再次入主白宮擔任總統,那在不考慮他的年齡狀態下,川普是否還能在2028年、再次競選美國總統?
李靖棠
2024-11-06 19:00
財經
租金補貼讓房東越賺越多、新青安害自住戶辦不到房貸:盤點蔡英文留給賴清德的10顆炸彈
「我不希望別人用一百天,就來評斷我個人執政的成敗。」這是前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任將滿100天時,曾經公開對媒體說過的話;如今八年過去,各地房價、租金屢創新高,貧富差距仍難扭轉,缺電危機越演越烈,諸多政策難題依舊無解,只是換成了「賴清德的一百天」,光從結果看,頗耐人尋味。
住展房屋網
2024-11-03 08:00
新聞
國際
美國大選》賀錦麗將如何改造民主黨政府?美媒預測新內閣:兩黨共識與多元是重點
美國大選進入倒數計時,美媒《POLITICO》、《Axios》以及《國會山莊報》(TheHill)分析民主黨陣營,列出賀錦麗與華茲的潛在內閣名單。知情人士指出,賀錦麗已經委任四年前拜登過渡團隊執行主任亞伯拉罕(YohannesAbraham)諮詢內閣名單,她的團隊也有許多民主黨內以及歐巴馬競選團隊的資深幕僚。賀錦麗內閣與核心幕僚提名的原則有二:舉派她信賴的人,也要與現任拜登政府保持相當的連續性,確保交接順暢。
劉俞妗
2024-10-25 08:29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張俊華觀點:習近平的退位和接班─2032年前解決台灣問題
只要中共存在一天,關於黨的領袖習近平的命運和他的接班人的算命占卜也好,客觀的分析也罷,都不會停止。中共跟接班人有關的這個危機性的命題,永遠是個研究中國政治的重要議題。至於習近平,由於他打破了鄧小平的十年執政制和隔代制定接班人的制度,使得本來似乎已經理順的東西,更是變得撲朔迷離。
德國之聲
2024-10-22 07:00
新聞
政治
中國下次就動真格?日專家憂軍演「事不過三」:習近平賠上經濟也不退縮
對於中國、日本、台灣等國際情勢一直有深入觀察,對於中國經濟增長逐漸放緩,內需不足、房地產市場低迷等問題日益突出也有深刻了解。樂天證券經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加藤嘉一長期關注中國、日本、台灣等國際情勢,他在10月中旬接受《風傳媒》獨家專訪時指出,中國經濟正面臨結構性挑戰,急需找到新的支柱產業以取代對房地產的高度依賴。他也提到,中國恐怕還是會有武力統一台灣的想法,台灣方面必須做好準備。
黃信維
2024-10-17 12:2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