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習近平試圖提高中國「痛苦閾值」,準備與川普打持久戰

2025年4月18日,舊金山唐人街,美國國旗與中國國旗並排飄揚。(美聯社)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試圖用強硬姿態與習近平打一場貿易戰,習近平則讓中國做好了與美國進行一場可能很艱苦的持久戰的準備。

在川普首次對中國加徵高關稅後的幾周裡,中國做出了對抗性的回應。中國外交部一位發言人在社交平台X上發布了一段1953年的影片片段,在影片中,毛澤東發表講話,要在北韓戰爭中與美國主導的軍隊戰鬥到底。這名外交部發言人在帖子中寫道:「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不會退縮。」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這條帖子以及北京方面傳遞的其他資訊凸顯出中國自信擁有美國所不具備的一個核心優勢,那就是川普及其共和黨支持者容易受到美國選民民意波動的影響,而由毛澤東建立起來的中共則根基深厚,七十多年來,雖歷經戰爭、飢荒、政治動蕩和金融危機,卻始終掌握著權力。

習近平並不滿足於過往的成就。自從川普第一任期內爆發貿易戰以來,他強化了對中國領導層的控制,並投入巨資鞏固中共長久執政所依賴的威權工具,其中包括加強全世界最複雜的審查和監視系統。習近平希望強化中國的抗壓能力,特別要為對抗美國做準備,並敦促官員們堅持他所謂的「極限思維」。

川普本周展現出更為緩和的姿態,表示希望與中方談判,並願意降低他在第二任期內對中國徵收的145%的關稅。

白宮尚未說明希望透過與中國的談判最終達成什麼目標。但若想大幅削減美國295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9.5兆)的對華貿易逆差,需要中國從根本上改變自身的經濟模式。

川普遇到的對手是一個同樣好鬥的人物。早在掌權以前,習近平就曾表示:「有些吃飽了沒事乾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事情指手畫腳。」他一再闡明自己的信念,那就是美國主導的時代正接近尾聲,這主要是因為美國想要強加給中國的消費驅動型經濟中存在的資本主義過度行為。

相比川普政府中派系林立的混亂,習近平專注於穩定。他在2018年取消了任期限制,並利用持續的反腐整頓將權力集中起來,其集權程度超過毛澤東之後任何一位領導人。他還在黨內高層安插在宣傳和安全方面經驗豐富的官員,這些人把防範中國出現大規模群體事件的風險當做優先任務。

麻省理工學院(MIT)斯隆管理學院全球經濟學教授、即將出版的《中國特色國家主義》(Stat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一書的作者黃亞生說:中國社會承受痛苦的能力極高。

黃亞生表示,有一種情況會導致中國失去穩定,那就是高層領導人之間出現嚴重分裂,就像1989年那樣。他指的是當年天安門廣場上的民主抗議活動導致黨內出現分歧。黃亞生認為,與1978年中國開啟後毛澤東時代的改革開放以來的任何一個時期相比,當下中國發生類似黨內分裂的風險都更低。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美中經濟脫鉤催生「新冷戰」陰雲 更多文章

當然,川普政府可以讓中國感受到切膚之痛,因為中國成長嚴重依賴出口。根據官方數據,背負沉重債務的中國經濟在2024年成長了5%,即便是這樣的增幅也不乏質疑。相比之下,在川普第一任期內爆發美中貿易戰時,中國成長率接近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