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進入倒數計時,美媒《POLITICO》、《Axios》以及《國會山莊報》(The Hill)分析民主黨陣營,列出賀錦麗與華茲的潛在內閣名單。知情人士指出,賀錦麗已經委任四年前拜登過渡團隊執行主任亞伯拉罕(Yohannes Abraham)諮詢內閣名單,她的團隊也有許多民主黨內以及歐巴馬競選團隊的資深幕僚。賀錦麗內閣與核心幕僚提名的原則有二:舉派她信賴的人,也要與現任拜登政府保持相當的連續性,確保交接順暢。
此次選舉也將改選聯邦參議院三分之一席次(33席),目前民主黨在參院擁有微弱優勢,這代表賀錦麗必須在黨派現實與打破慣例的願景之間取得平衡,例如是否提名美國史上首位女性國防部長,以及是否提名積極爭取女性墮胎權的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多元」將是賀錦麗內閣的核心價值,她可能會留任部分拜登任內的官員,在自己的內閣名單填入熟悉的名字,卻也不怯於引入新血。賀錦麗希望藉由內閣名單,來傳達種族、地域以及政治多元化的承諾,並保證至少提名一位共和黨員進入內閣。
Secretary of State Pete Buttigieg? Here's a look at the top contenders for Kamala Harris’ Cabinet. https://t.co/YQmOxY6ZSL
— POLITICO (@politico) October 19, 2024
國務卿
國務卿是僅次於副總統的內閣首席,主管美國外交事務,與其他內閣成員相比,國務卿最有可能在歷史上留下足跡,無論結果是好是壞,例如小布希(George W. Bush)任內的國務卿鮑爾(Colin Powell)在美國入侵伊拉克以前,曾在聯合國安理會大會演說,指控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這場演說也成為鮑爾政治生涯不可抹滅的汙點。
現任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不留任,而賀錦麗的外交政策尚未與拜登完全區別開來,且面臨中東危機、俄羅斯侵略以及中國擴張影響力的挑戰,必須平衡支援以色列和與日俱增的黨內壓力。她的國務卿人選將是區域斡旋的關鍵人物,也將表明她是要接續拜登的外交政策,或者航向新路線。
伯恩斯(William Burns)
*現任中央情報局局長(2021年起)*2011至2014年擔任副國務卿
伯恩斯是資深外交官,獲得民主黨及共和黨的認可,曾任歐巴馬政府副國務卿、小布希政府駐俄羅斯大使。過去四年,拜登交派伯恩斯執行最棘手的外交任務,例如神學士(Taliban)重掌阿富汗政權時前往喀布爾商討美軍撤退期限,前往莫斯科警告普京不要入侵烏克蘭,以及擔任以哈停火談判的首席代表。截至目前為止,伯恩斯尚未達成以哈停火目標,而中東情勢的動靜,也有可能影響他的聲勢。
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外交政策研究主任歐翰隆(Michael O’Hanlon)認為伯恩斯是「政府裡頭最好的戰略家」,希望他能被納入重點考量。 (相關報導: 八大政策比一比,川普與賀錦麗誰贏有差嗎?《經濟學人》:美國已徹底變成「川普的樣子」 | 更多文章 )

昆斯(Chris Coons)
*2010年起擔任德拉瓦州參議員
昆斯是現任參院道德委員會主席,也是外交委員會資深成員,支持拜登政府外交政策,長期關注非洲事務,且對國務院職位非常感興趣。昆斯與拜登關係緊密,曾是拜登的國務卿人選之一,也是《台灣保證法》(Taiwan Assurance Act)及《台北法》(TAIPEI Act)的共同提案人,2021年昆斯曾與參院同僚訪台,代表美國政府宣布捐贈疫苗。《國會山莊報》詢問出任國務卿的意願時昆斯不直接回答,轉而表示民主黨眼前的主要任務,是在大選拿下總統和參眾兩院,不過昆斯表示,參議院歷來都是內閣官員的人才庫。

克里斯・墨菲(Chris Murphy)
*2013年起擔任康乃狄克州參議員
另一名受到矚目的潛在人選是參議員墨菲,他與賀錦麗友好,是進步人士的最愛,對外交事務表現濃厚興趣,也和昆斯一樣,是外交委員會資深成員。墨菲脫穎而出的部分原因,是他願意對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等人權紀錄糟糕的美國盟友採取更強硬的態度;此外,他支持縮限以色列武器支援,並堅持未來解決中東危機的策略,要包含建立一個巴勒斯坦國。和68歲的伯恩斯和61歲的昆斯比較,51歲的墨菲相對年輕,也代表了較年輕的群眾。墨菲的主張可能會招致「過於左傾」的批評,不過他會獲得民主黨支持,而且黨內參議院很少阻撓自己人。
《POLITICO》列出的潛在人選尚有:剛卸任的土耳其大使佛雷克(Jeff Flake),他隸屬共和黨,能夠代表賀錦麗一個美國共同發聲的外交理念;現任駐聯合國大使湯瑪斯—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她曾任賴比瑞亞大使,對非洲事務十分熱心,在國務院的女性及有色人種等邊緣族群之間尤其受到尊重;現任運輸部長布塔朱吉(Pete Buttigieg),他與賀錦麗關係緊密,在過去四年時常代表拜登政府上電視傳遞訊息,溝通能力與政治才能顯而易見,即便沒有獲得國務卿提名,也非常有可能獲得其他內閣職位提名,或者留任運輸部長。
Who could be in Harris’s Cabinet? Let the chatter begin https://t.co/pIMLF7Pg5H
— The Hill (@thehill) September 23, 2024
財政部長
經歷新冠疫情和烏克蘭戰爭、以哈戰爭的連帶影響,「經濟」是本次大選選民格外關心的議題,賀錦麗提名的人選,將表明她是傾向尋求大企業支持,或者安撫黨內懷疑大企業的進步派。在競選中,賀錦麗承諾打擊不法企業,也與商界領袖協調,塑造務實的管理者形象。
賀錦麗的經濟政見核心是盡力支持、強化中產階級,對家庭、買房首購族和新創小型企業提高稅收減免,並計畫刺激住房供應和強化製造業。雖然上述構想獲得民主黨廣泛支持,不過賀錦麗還必須克服黨內金融監管等方面的分歧。下一任財政部長將面對未來一年的財政挑戰,包括迫在眉睫的債務上限危機,還有2017年共和黨稅法到期的談判等。
布蘭納德(Lael Brainard)
*2022至2023年擔任聯準會副主席*2010至2013年擔任財政部國際事務次長
經濟學家是資深聯邦準備理事會委員,擁有豐富的決策經歷,是穩健且能與各界達成共識的人選。拜登上任之初,布蘭納德是備受關注的潛在財政部長人選,外界認為她非常想要這份工作。不過布蘭納德2023年被任命為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主任,擔任拜登的經濟政策顧問,如果賀錦麗渴望與全新的團隊開啟任期,布蘭納德的優異經歷或許反而不佔優勢。 (相關報導: 八大政策比一比,川普與賀錦麗誰贏有差嗎?《經濟學人》:美國已徹底變成「川普的樣子」 | 更多文章 )
Lael Brainard says the ‘work is not done’ on lowering prices for consumers https://t.co/x2PQI1OWlB
— Bloomberg Economics (@economics) January 9, 2024
班納特(Michael Bennet)
*2009年起擔任科羅拉多州參議員
班納特擁有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經驗,而且是賀錦麗經濟政綱的重點之一——提高兒童稅收抵免(child tax credit)的共同起草人,他在控股公司工作的背景也能讓金融業界安心。就算共和黨掌握參議院,班納特應該也能獲得參議院同意,而且科羅拉多州的民主黨籍州長可以指派接任的參議員,因此他出任財政部長也不會改變民主黨的參議院席次。
雷蒙多(Gina Raimondo)
*現任商務部長(2021年起)*前羅德州州長(2015-2021年)
現任商務部長雷蒙多深受商界歡迎,一直在拜登產業政策和中國競爭的最前線,她會是友好商界的中間派部長人選,雷蒙多本人也對管理財政部感興趣。不過雷蒙多和賀錦麗身邊人士透露,兩人關係並不好。

財政部長有可能是賀錦麗留任拜登閣員的職位,她參議院時期的助理指出,賀錦麗非常欽佩現任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現任財政部副部長艾迪波(Wally Adeyemo)在歐巴馬第二任期曾任國家安全及經濟顧問,歐巴馬第一任期內則擔任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首任幕僚長,如果艾迪波獲得提名,他將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非裔財政部長。另外,財政部的恐怖主義和金融情報副部長尼爾森(Brian Nelson)和在華府和紐約非常活躍的投資銀行家艾弗朗(Blair Effron)也受到關注。
國防部長
如果賀錦麗當選,五角大廈將是下一個締造美國歷史的所在,她可能會提名女性國防部長,不過迄今為止,賀錦麗幾乎沒有說明她的國防政策細節。國防部長是總統的最高軍事顧問,並統御國防部200萬名職員,無論賀錦麗提名誰出任部長,她的國防政策都不可能與拜登相差太遠。
賀錦麗政府的五角大廈可能延續川普與拜登政府的大方向,例如促進研發創新和組建太空軍等,同時民主黨會主導增加國內計畫預算,提高整體軍費。
傅洛諾伊(Michèle Flournoy)
*前國防部政策次長(2009-2012年)
佛洛諾伊曾在歐巴馬任內擔任三年國防部政策次長,等同國防部長及副部長的首席幕僚,是國防部的第三號人物。她是首位女性國防部政策次長,也締造歷史上女性在國防部的最高職位紀錄。佛洛諾伊擁有豐富的國安經驗,因此曾是希拉蕊(Hilary Clinton)競選期間與拜登政府的國防部長熱門人選,不過最終拜登提名奧斯丁(Lloyd Austin),造就美國首位非裔國防部長。布魯金斯研究院的歐翰隆認為,佛洛諾伊可能在賀錦麗國防部長人選名單的第一列。
如果傅洛諾伊出任國防部長,她與兩黨領袖的關係將有助於新政府推行國防政策,但她出任政策次長期間作風鷹派,贊成擴大美軍在阿富汗的反叛亂行動,與拜登發生衝突,類似的況狀可能發生在她與賀錦麗之間。此外,佛洛諾伊透過其與布林肯等人創建的顧問公司,與私人軍事服務公司有所往來,這點可能也會激起黨內反對。 (相關報導: 八大政策比一比,川普與賀錦麗誰贏有差嗎?《經濟學人》:美國已徹底變成「川普的樣子」 | 更多文章 )

沃穆斯(Christine Wormuth)
*現任陸軍部部長(2021年起)*前國防部政策次長(2014-2016年)
沃穆斯從歐巴馬時期就一直進出五角大廈,曾投入高階政策工作,也曾處理募兵和武器現代化等事務。沃穆斯的經驗使她深入了解國防部的官僚制度,也在烏克蘭戰爭爆發、美國表態支援烏軍之後持續發揮專才。迄今為止,美國陸軍向烏克蘭捐贈最多的彈藥及裝備,使得國防部高層必須計畫替換美軍裝備,並向國防產業挹注更多資金。
史密斯(Adam Smith)
*1997年起擔任華盛頓州第九選區眾議員
史密斯擔任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及資深議員(ranking member)近14年。雖然史密斯的名字並不廣為人知,不過他有機會受到賀錦麗青睞,因為他曾為賀錦麗的國安紀錄辯護,且在拜登自行退選以前就力挺賀錦麗參選。史密斯經常批評強硬的右翼政策,與參眾兩院的共和黨議員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係,他最近表示,如果賀錦麗當選,她的政府任務比前任更多,才能盡快讓士兵獲得新科技裝備。
司法部長
賀錦麗對司法部門工作頗有心得,在競選演說讚揚自己過去處理消費者保護、販毒集團和性別暴力的成就,以及加州州檢察長任期的建樹,也直接指出她希望司法部優先處理的問題。如果賀錦麗當選,她的首要課題是如何處理反壟斷部門。拜登政府強化反壟斷執法,金融業和遊說團體都亟欲了解賀錦麗是否會延續拜登路線。
接任的司法部長必須接手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和川普等政治人物的訴案,職權內容還包括赦免、反間諜和監督警察等內容,經常面臨兩難困境以及被國會針對,而且近二十年的司法部長,沒有人卸任後晉升至更高職位,對於力求升遷的政治人物來說,這不是吸引人的職位。
古柏(Roy Cooper)
*現任北卡羅萊納州州長(2017年起)*前北卡羅萊納州州檢察長(2001-2017年)
與賀錦麗關係緊密的人士指出,古柏獲得提名司法部長的機率最高;一名民主黨的資深幕僚表示,由於賀錦麗與多位前檢察長保持密切聯繫,她可能屬意擁有古柏這樣經歷的人出任司法部長。
North Carolina Gov. Roy Cooper has taken himself out of consideration to be Kamala Harris' potential running mate, a source says https://t.co/CsWqPkyMDB
— CNN (@CNN) July 29, 2024
瓊斯(Doug Jones)
*前阿拉巴馬州參議員(2018-2021年)
據報,瓊斯曾在拜登的司法部長名單留到了最後。拜登選擇嘉蘭德(Merrick Garland)是昭示司法平等運作,嘉蘭德立場較為保守,部分民主黨員認為,若瓊斯成為司法部長,能夠補足嘉蘭德欠缺的政治敏感度。瓊斯在參議院與共和黨員建立合作關係,在阿拉巴馬北區擔任聯邦檢察官期間,他辦理了擱置許久的3K黨案:兩名3K黨人與兩名同夥在伯明罕(Birmingham)第16街浸信會教堂設置炸藥,造成4名非裔女孩死亡。
There's some speculation that U.S. Sen. Doug Jones could be tapped as Joe Biden’s Attorney General, if the Democrats win next month. https://t.co/jgsa5iV2q0 pic.twitter.com/YOurokW53j
— AL.com (@aldotcom) October 13, 2020
賀錦麗的妹夫、競選顧問威斯特(Tony West)則是爭議性較高的人選,威斯特是歐巴馬政府的司法部助理部長,目前擔任Uber法務長,知情人士指出,賀錦麗非常信任威斯特,而且威斯特在團隊內部備受尊重,也是白宮法律顧問(White House Counsel)的潛在人選。其他受到矚目的潛在人選還有現任內華達州參議員馬斯托(Cortez Masto),她與賀錦麗同樣有州檢察長經歷,許多民主黨員相信她將在賀錦麗內閣有一席之地。 (相關報導: 八大政策比一比,川普與賀錦麗誰贏有差嗎?《經濟學人》:美國已徹底變成「川普的樣子」 | 更多文章 )
農業部長
過去數十年間,民主黨總統任內的農業部長,對於糧食供應和服務4000萬低收入族群的反飢餓計畫,都握有超尋常的權力。如果賀錦麗當選,她提名的農業部長將擁有相當的自由度,延續拜登政府的方針,向鄉村挹注數十億美元的資金,獎勵農民採取更環保的作業流程。農業部也會嘗試拓展聯邦計畫,進一步擴大新冠疫情期間實施的食品援助計畫,為低收入戶提供食物補給福利。
現任農業部副部長史莫(Xochitl Torres Small)是主要競爭者之一,如果她獲得提名,將成為史上第一位有色人種女性的農業部長,也是睽違十年、民主黨總統任內的民主黨籍農業部長。維爾薩克(Tom Vilsack)是拜登的長期盟友,在歐巴馬和拜登任內都擔任農業部長,最近也表示如果賀錦麗當選,他對留任持開放態度。羅斯(Karen Ross)自2011年起擔任加州食品農業部部長,先前還曾任前農業部長維爾薩克的幕僚長,擁有豐富的相關部門資歷。
Behind the Curtain: The Harris Cabinet https://t.co/JwyDkUITxU
— Axios (@axios) August 7, 2024
商務部長
商務部職權包括商業發展、經濟制裁、關稅和人口普查等,在拜登任內,商務部擴大了職權範圍,推動《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ct)通過,也在國際經濟合作發揮更大作用,主導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四個部分之中的三部分談判,為美國的南亞經濟夥伴制定新的投資網路與勞動、環境標準,在對中國、俄羅斯等競爭對手進行的經濟制裁,也有所建樹。如果賀錦麗當選,她應該會延續拜登與現任商務部長雷蒙多的路線,並將商務部進一步提升為美國經濟國策的主要執行機構。
投資銀行拉札德(Lazard)總裁麥圭爾(Ray McGuire)、國防創新董事會(Defense Innovation Board)的科技主管菲利浦斯(Charles Phillips)、伊利諾州州長普利茨克(J. B. Pritzker)和紐澤西州州長菲爾・墨菲(Phil Murphy)都是潛在人選。墨菲和出身美國數一數二富有家族的普利茨克都對商務部長野心勃勃,墨菲的州長任期將於2026年屆滿,因此他很積極在中央政府謀職;普利茨克的妹妹潘妮・普利茨克(Penny Pritzker)是歐巴馬第二任期的商務部長,考慮到他的募款能力,以及對賀錦麗代為出選的支持,民主黨內認為他是最合適的人選。
勞工部長
川普任內的一系列勞工政策削減了勞工對抗資方的籌碼,且讓企業在獨立承包商和加班費等方面有更大的彈性。拜登任內,勞工部主要任務是消除川普的影響,不過在較保守的部門,川普遺留的負面影響仍然存在,且勞工熱危害法令與訓練計畫尚未完成,這些都是新任勞工部長需要面對的議題。 (相關報導: 八大政策比一比,川普與賀錦麗誰贏有差嗎?《經濟學人》:美國已徹底變成「川普的樣子」 | 更多文章 )
《POLITICO》列舉三名潛在人選。現任勞工部副部長兼代理部長蘇維思(Julie Su)能夠延續拜登的方針,不過前勞工部長沃爾什(Marty Walsh)2023年離任之後,代理職務的蘇維思始終未能獲得參議院同意轉正,若獲提名,恐怕也會遭遇同樣的困境。若是共和黨贏得參議院多數,幾乎可以確定駁回蘇維思提名,讓她繼續以代理部長職位留任,將會引發職位空懸的聯邦法規討論。巴特勒(Laphonza Butler)曾任加州服務業雇員國際工會(SEIU California)領袖,在加州或全國都頗有影響力;2023年巴特勒頂替已故加州參議員范士丹(Dianne Feinstein)的職位,參議院任期將於11月結束,她不追求連任,又是賀錦麗的長期盟友,被廣泛認為是勞工部長的不二之選。台裔的吳俞蓉(Portia Wu)自2023年擔任馬里蘭州勞工部長,歐巴馬時期曾任助理勞工部長,也曾管理微軟的公共政策部門。
I was honored to swear in Laphonza Butler, whom I have been fortunate to work with for many years, as the next senator from California.As she assumes this role, I know she will work to serve Californians with grit and grace, as she has done throughout her career. pic.twitter.com/KQ5m0Cea9G
— Kamala Harris (@KamalaHarris) October 3, 2023
住宅及城市發展部部長
競選期間賀錦麗感嘆住房成本上升,承諾增加住房供應來降低價格。她提出擴大稅務減免以促進建設,設立新的基金,放寬地方區域規劃限制來加速興建住房,以及提供首購族高達2.5萬美元的補助。賀錦麗的提名人選也必須推行停滯的《積極推進公平住房規則》(Affirmatively Furthering Fair Housing),要求地方政府追蹤、分析住房區隔模式,處理種族間貧富差距、促進種族間平等的工作。
潛在人選之一、住宅及城市發展部副部長兼代理部長托德曼(Adrianne Todman)曾任全國住房和再開發官員協會(NAHRO)執行長,深受倡議者與業界喜愛。俄亥俄州參議員布朗(Sherrod Brown)如果未能連任,則可能列入候選名單,而且他是現任參議會的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主席,前總統高級顧問博頓斯(Keisha Lance Bottoms)在擔任亞特蘭大市長期間,投入近6億美元興建、確保市民可負擔的住房。賀錦麗的盟友、加州眾議員芭芭拉・李(Barbara Lee)以及獲得兩黨認可的住房助理部長茱莉亞・戈登(Julia Gordon)也受到關注。
退伍軍人事務部部長
如果賀錦麗當選,退伍軍人事務部部長需要接續2022年拜登簽署的《全面解決有毒物資法案》(PACT Act),擴大退伍軍人的醫療保障,並提供更多心理健康服務、防治鴉片類藥物濫用。退伍軍人事務部本身就涵納龐大的醫療福利系統,PACT法案也伴隨沉重的財務壓力,經費短缺達數十億美元。另一方面,川普政府開始的健康紀錄系統更新作業,不僅進度延誤,也超支數十億美元,這項計畫已經暫停。
《POLITICO》列出的潛在人選有:曾在陸軍服役20年的退伍軍人布拉傑(Tanya Bradsher),她自2023年起擔任退伍軍人事務部副部長,過去曾任國家安全會議和國防部的發言人,在實施PACT法案有所貢獻,也監督健康紀錄系統更新,是熱門人選。達克沃斯(Tammy Duckworth)在一次陸軍任務中失去雙腿,退伍後曾任伊利諾州退伍軍人事務部部長,2017年起擔任伊利諾州參議員,一直關注退伍軍人議題。派翠克・墨菲(Patrick Murphy)是首位伊拉克戰爭退伍軍人背景的眾議員,在眾議院期間協助廢止限制性少數族群公開服役的「不問,不說」政策(DADT),他曾擔任陸軍部副部長,也在拜登的退伍軍人事務部部長候選名單上。 (相關報導: 八大政策比一比,川普與賀錦麗誰贏有差嗎?《經濟學人》:美國已徹底變成「川普的樣子」 | 更多文章 )

國土安全部部長
國土安全部是911事件以後才設立的年輕部門,但目前部門規模僅次於國防部和退伍軍人事務部,執掌事務廣泛,颶風等災害、網路攻擊、恐怖主義行動、總統候選人的暗殺計畫等等都在其列。下一任國土安全部部長無可避免地需要花費大量心力處理移民和邊境安全問題,並在不影響南部邊境跨國貿易的情況下,封堵毒品販運——同時頂住民主共和兩黨的猛烈批評。《POLITICO》列出的潛在人選有:國土安全部副部長約翰・田(John Tien)、擁有司法部國家安全司主管及FBI局長幕僚長資歷的韋恩斯坦(Ken Wainstein),以及國土安全部代理副部長卡尼蓋蘿(Kristie Canegallo)。
白宮幕僚長
如果賀錦麗勝選,她將締造歷史,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女總統和第一位亞裔總統,她也可能延續這條新路線,任命首位非裔的白宮幕僚長或女性白宮幕僚長。白宮幕僚長負責領導白宮辦公室運作,拜登政府的兩任白宮幕僚長形式風格迥異,克萊恩(Ron Klain)凡事親力親為,齊恩斯(Jeff Zients)則更擅於下放部分權責。
Eric Holder is running Harris' veep vetting process https://t.co/qgZzTLj2uX
— POLITICO (@politico) July 22, 2024
對於賀錦麗來說,由於她沒有長期合作的助手,因此白宮幕僚長最重要的任務是管理總統行程和資訊情報,涉及過渡團隊的民主黨員認為,賀錦麗需要在華府擁有豐富經歷的白宮幕僚長。負責審查賀錦麗副手人選的前司法部長霍德(Eric Holder)的名字浮上檯面,現任副總統幕僚長沃爾斯(Lorraine Voles)和賀錦麗競選總幹事狄倫(Jen O'Malley Dillon)也是合適人選。《POLITICO》列出五名潛在人選:川賀辯論的「軍師」鄧恩(Karen Dunn),前勞工部長沃爾什、前總統高級顧問瑞奇蒙(Cedric Richmond)、勞工領袖巴特勒以及民主黨全代會主席摩爾(Minyon Moore),其中沃爾什和瑞奇蒙都參與了賀錦麗副手人選的審查和面談。
國家安全顧問
國家安全顧問隸屬總統行政辦公室,與國防部沒有上下關係,不須參議院同意即可上任,是美國總統在國安領域的主要幕僚。2022年由副轉正的副總統國家安全顧問菲爾・戈登(Phil Gordon)似乎是最有可能接任現任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的人選。戈登是歐巴馬政府和克林頓政府的資深官員,獲得「謹慎、務實」的風評,桑德斯(Bernie Sanders)的前外交政策顧問杜斯(Matt Duss)認為,戈登的思考「非常聰明且富有創意」。
Would Kamala Harris’s foreign policy depart from Biden’s?Historian @mbrenes1 on the work of her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 Philip Gordon, and what it suggests a Harris Doctrine might look like:https://t.co/VPEozFRs0Q
— Boston Review (@BostonReview) August 26, 2024
現任駐日大使伊曼紐爾(Rahm Emanuel)和歐巴馬政府的白宮國安顧問唐尼隆(Thomas E. Donilon)也在討論之列。伊曼紐爾曾擔任眾議院、芝加哥市長,以及歐巴馬的幕僚長,如果賀錦麗當選,他將在賀錦麗的白宮過渡團隊擔任關鍵角色,也是接任貿易代表署署長的潛在人選。
其他看點
根據《國會山莊報》,新墨西哥州州長格里希姆(Michelle Lujan Grisham)和即將卸任的密西根州參議員史戴比諾(Debbie Stabenow)都是入閣潛在人選。而《Axios》分析,即便共和黨在參議院取得多數,首位拉丁裔的加州參議員帕迪利亞(Alex Padilla)、密西根州州長惠特默(Gretchen Whitmer)都有很大機會獲得賀錦麗提名出任閣員。賀錦麗從地區檢察官、州檢察長、參議員一路爬到副總統,再獲得黨內提名競選總統大位,因此,她會傾向提名那些努力晉升、爭取內閣職位的同僚,這份名單包含了加州時期的同事,以及未能獲得黨提名的副手競爭者。
Michigan Sen. Debbie Stabenow says Harris is making the right moves in her "Blue Wall" state https://t.co/DcVWzGyF2U
— POLITICO (@politico) August 22, 2024
賀錦麗承諾提名一位共和黨員入閣,目前她對共和黨員職位的安排尚不明確。運輸部是合理的選擇,有跨黨籍部長前例,而且競選期間,賀錦麗未對運輸政策多有著墨。共和黨籍邁阿密市長蘇亞雷斯(Francis Suarez)、聯邦公路管理局主管巴特(Shailen Bhatt)和民主黨籍的現任運輸部副部長特羅滕伯格(Polly Trottenberg)都是潛在人選。 (相關報導: 八大政策比一比,川普與賀錦麗誰贏有差嗎?《經濟學人》:美國已徹底變成「川普的樣子」 | 更多文章 )
在運輸部以外,較受矚目的共和黨籍內閣人選還有伊利諾州眾議員基辛格(Adam Kinzinger)和懷俄明州眾議員麗茲・錢尼(Liz Cheney),兩人都認可賀錦麗的理念,並公開批評川普,錢尼和她的前副總統父親迪克・錢尼(Dick Cheney)都表態票投賀錦麗。駐肯尼大使惠特曼(Meg Whitman)也受到關注,她曾擔任eBay、慧與科技(HPE)和串流平台Quibi的執行長,外交和商業技術背景亮眼,拜登曾考慮延攬她為商務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