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賀錦麗將如何改造民主黨政府?美媒預測新內閣:兩黨共識與多元是重點

美國現任副總統、2024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美聯社)

美國大選進入倒數計時,美媒《POLITICO》、《Axios》以及《國會山莊報》(The Hill)分析民主黨陣營,列出賀錦麗與華茲的潛在內閣名單。知情人士指出,賀錦麗已經委任四年前拜登過渡團隊執行主任亞伯拉罕(Yohannes Abraham)諮詢內閣名單,她的團隊也有許多民主黨內以及歐巴馬競選團隊的資深幕僚。賀錦麗內閣與核心幕僚提名的原則有二:舉派她信賴的人,也要與現任拜登政府保持相當的連續性,確保交接順暢。

此次選舉也將改選聯邦參議院三分之一席次(33席),目前民主黨在參院擁有微弱優勢,這代表賀錦麗必須在黨派現實與打破慣例的願景之間取得平衡,例如是否提名美國史上首位女性國防部長,以及是否提名積極爭取女性墮胎權的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多元」將是賀錦麗內閣的核心價值,她可能會留任部分拜登任內的官員,在自己的內閣名單填入熟悉的名字,卻也不怯於引入新血。賀錦麗希望藉由內閣名單,來傳達種族、地域以及政治多元化的承諾,並保證至少提名一位共和黨員進入內閣。

國務卿

國務卿是僅次於副總統的內閣首席,主管美國外交事務,與其他內閣成員相比,國務卿最有可能在歷史上留下足跡,無論結果是好是壞,例如小布希(George W. Bush)任內的國務卿鮑爾(Colin Powell)在美國入侵伊拉克以前,曾在聯合國安理會大會演說,指控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這場演說也成為鮑爾政治生涯不可抹滅的汙點。

現任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不留任,而賀錦麗的外交政策尚未與拜登完全區別開來,且面臨中東危機、俄羅斯侵略以及中國擴張影響力的挑戰,必須平衡支援以色列和與日俱增的黨內壓力。她的國務卿人選將是區域斡旋的關鍵人物,也將表明她是要接續拜登的外交政策,或者航向新路線。

伯恩斯(William Burns)

*現任中央情報局局長(2021年起)*2011至2014年擔任副國務卿

伯恩斯是資深外交官,獲得民主黨及共和黨的認可,曾任歐巴馬政府副國務卿、小布希政府駐俄羅斯大使。過去四年,拜登交派伯恩斯執行最棘手的外交任務,例如神學士(Taliban)重掌阿富汗政權時前往喀布爾商討美軍撤退期限,前往莫斯科警告普京不要入侵烏克蘭,以及擔任以哈停火談判的首席代表。截至目前為止,伯恩斯尚未達成以哈停火目標,而中東情勢的動靜,也有可能影響他的聲勢。

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外交政策研究主任歐翰隆(Michael O’Hanlon)認為伯恩斯是「政府裡頭最好的戰略家」,希望他能被納入重點考量。 (相關報導: 八大政策比一比,川普與賀錦麗誰贏有差嗎?《經濟學人》:美國已徹底變成「川普的樣子」 更多文章

美國中央情報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AP)
美國中央情報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AP)

昆斯(Chris Coons)

*2010年起擔任德拉瓦州參議員

昆斯是現任參院道德委員會主席,也是外交委員會資深成員,支持拜登政府外交政策,長期關注非洲事務,且對國務院職位非常感興趣。昆斯與拜登關係緊密,曾是拜登的國務卿人選之一,也是《台灣保證法》(Taiwan Assurance Act)及《台北法》(TAIPEI Act)的共同提案人,2021年昆斯曾與參院同僚訪台,代表美國政府宣布捐贈疫苗。《國會山莊報》詢問出任國務卿的意願時昆斯不直接回答,轉而表示民主黨眼前的主要任務,是在大選拿下總統和參眾兩院,不過昆斯表示,參議院歷來都是內閣官員的人才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