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北約盟軍統帥筆下的2034年:美軍對上海動用核武,以數千萬人命逼和連戰皆捷的解放軍

右為小說《2034》書影(翻攝亞馬遜官網),左為人類首顆原子彈投擲於廣島後造成的蕈狀雲(美聯社)。(新新聞合成)

中國對南海與台灣的野心、積極現代化的解放軍、將全球戰略重心聚焦東亞的美國,這些都是讓人耳熟能詳的國際政治現況。美國總統拜登警告中國是美國「最嚴峻的競爭對手」,美軍的將領們則特別留心中國對台灣的軍事企圖。哈佛大學的知名學者艾利森(Graham Allison)幾年前也以史為鑑提醒世人,中美恐怕難逃「修昔底德陷阱」。若先不談艾利森對兩個超級強權「免去一戰」的主觀想望,要是美國跟中國有一天真幹起來了,那將會是什麼光景?

如同哲學家們對於真理與知識拷問了兩千多年,最終不如芥川龍之介在其小說《竹藪中》(黑澤明電影《羅生門》的原型)談的那麼通達透徹。對於「美中兩國何時打、怎麼打」這個問題,無論是華府智庫的無數報告,還是艾利森的大作《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可能也不如史塔夫瑞迪斯(James Stavridis)與阿克曼(Elliot Ackerman)的《2034:一本關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小說》(2034: A Novel of the Next World War)來的警世而精彩。

前北約最高指揮官史塔夫瑞迪斯(James Stavridis)。(美國國防部官網)
前北約最高指揮官史塔夫瑞迪斯(James Stavridis)。(美國國防部官網)

日本文學界年年都要頒發《芥川賞》給純文學新人作家,芥川龍之介的大名自然不用多做介紹。但史塔夫瑞迪斯跟阿克曼又是何許人也,憑什麼他們寫本小說,就值得關心國際局勢者參考呢?41歲的阿克曼是美軍陸戰隊的特戰軍官,曾五度出入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拿過銀星與紫心等勳章。有意思的是,阿克曼大學時期主修文學與歷史,更是弗萊徹法律與外交關係學院的國際關係碩士,這些積累讓他幾乎每從戰場血戰而歸,就會寫出進入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等級的厲害小說。

若說一手拿筆、一手持槍的阿克曼能文允武,史塔夫瑞迪斯更是將級指揮官的文武兼才典範。66歲的這位儒將在美國海軍服役三十多年,指揮過驅逐艦中隊、航空母艦打擊群,曾官拜美國南方司令部、歐洲司令部司令,退役前7年升為四星上將,並以北約盟軍統帥的身份退役。史塔夫瑞迪斯也是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的國際政治博士,退役後甚至擔任弗萊徹的院長。史塔夫瑞迪斯除了著有多本海軍與國際關係著作、也在美國主流媒體擔任專業評論員,希拉蕊(Hillary Clinton)2016年競選總統時,甚至一度考慮找他搭擋。

《2034》作者之一:曾在美軍陸戰隊服役的艾略特・阿克曼。(翻攝亞馬遜官網)
《2034》作者之一:曾在美軍陸戰隊服役的阿克曼。(翻攝亞馬遜官網)

史塔夫瑞迪斯與阿克曼這對師生(前者在弗萊徹擔任院長時,阿克曼也恰好在此進修)在文學領域的跨兵種聯合出擊,戰果就是敲響「中國崛起」警鐘的《2034》。阿克曼在接受《洛杉磯時報》訪談時曾說,他希望在作品中強調「美國作為一個迅速衰落的帝國」的嚴重性,史塔夫瑞迪斯則提醒「美中之間低調的網路戰爭真實存在」,而且可能在13年後成為兩個美軍航母打擊群在南海幾乎全滅、台灣遭到中國統一的主要原因。 (相關報導: 賈選凝專欄:拍不出張愛玲的冷─許鞍華《第一爐香》票房很冷 更多文章

回到「美中兩國將在何時打、又會怎麼打」的問題,《2034》認為美軍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動(Freedom of Navigation)將會堅持到十幾年之後。但北京的領導人在掌握了能夠駭入美國所有網路系統(包括白宮所有電腦、華府的電力系統、總統座機與美軍指揮鏈的通訊系統、甚至是美軍的F-35戰機、阿利伯克神盾艦、甚至整個航母打擊群)的尖端技術後,決定不再容忍美軍的挑釁,並且一艘裝載神秘設備的中國漁船起火、「操控」F-35戰機在伊朗迫降,引誘執行「航行自由」任務的美軍三艘驅逐艦一步一步踏入這個精心規劃的陷阱,最終派出航母戰鬥群將其圍殲。

美軍雷根號航母戰鬥群。
美軍雷根號航母戰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