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陸同胞都在想些什麼?想瞭解這個,除了親身去接觸,最可靠的,就是從看他們發明的流行語。現在有一個詞,用來表示或諷刺「最典型的中國人的幻想」,它就叫「最中幻想」。
「最中幻想」也可以解作「最老土的幻想」,因為河南、山東還有一部份河北、山西方言都有用「中」來表示肯定的說法,而這「山河四省」,尤其中原河南,又是華夏中最華夏、最苦逼的核心區。
有打遊戲的朋友應該也可以看出,這詞是「最終幻想」改過來的。《最終幻想》即日本《Final Fantasy》系列的官方譯名,80年代台灣亂翻翻成「太空戰士」的。
如何可謂「最中幻想」呢?或者應該問:什麼樣的幻想,最諷刺、最刻骨?要刻骨,那它就不能太高遠,也不能太卑微,而必須要是對普通人來說,合情合理,理論上努努力就能達到,但就是難以奢望的目標。
2014年春晚,影星黃渤唱了一首〈我的要求不算高〉,近年就被追認為上個版本的「最中幻想」。節錄如下:
80平米的小窩
還有個溫柔的好老婆
孩子能順利上大學
畢業就有好工作
每天上下班很暢通
沒有早晚交通高峰
天天去戶外做運動
看蔚藍的天空
我能掙錢 還有時間
去巴黎紐約 阿爾卑斯山
我逛商場 我滑雪山
這樣的日子好悠閒
人們的關係很友善
陌生人點頭是笑臉
養老生病不差錢
有政府來買單
這歌最反諷的地方,就在它作出了一副毫不反諷的認真狀,在春晚這種大場合來演出。這招「寓擠兌於歌頌」非常經典,可追溯至我們中學學過的「善頌善禱」(《禮記‧檀弓》:「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文子曰:『武也得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於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謂之善頌善禱。」我不多解釋了,忘了的自己去複習)
你現在再去B站上找這段來看,那彈幕就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每張笑臉都透著苦澀。
十年前這「最中幻想」還是想要老婆孩子的,而近年,隨著經濟形勢緊繃、人口紅利耗盡、性別對立愈演愈烈,不婚不育和「躺平」成為AI時代的背景噪音,「最中幻想」也改版了。知乎網友認為,現今最顯著、最能得到共鳴,乃至成為模因的「最中幻想」有兩種:
一、幻想我能投身於民族、國家、全人類的偉大事業,或者說簡單點:打聖戰;
二、幻想有人來愛我。
反諷而苦澀的是:在這個王綱與家庭解紐、人被現代國家機器打碎成無法形成組織的「原子人」,難逃內卷與底層互害的時代,恰恰就讓人(或:中國男性)沒辦法再相信「宏大敘事」,也沒辦法再相信愛情了,但人又還是會渴望愛情、渴望做大事、渴望能夠相信,所以大家只能幻想,通過鍵政、小說、遊戲、動畫來取暖。
瞭解了這樣的思潮,我們對中美台三角關係,對民間的交流,就可以推導出一些更貼心的認識。 (相關報導: 北京觀察》申領大陸居住證違法?國台辦解析「積分落戶」制度,嗆陸委會「不懂別瞎說」 | 更多文章 )
統一台灣是無可動搖的主流,因為它滿足(一),手段愈激烈、戰爭規模愈大,愈讓人興奮,如現在已經不以打下台灣為滿足了,要打就一口氣把整個美國霸權打掉,日、韓、菲律賓、澳洲都收拾一輪,這才夠本。這對台灣人是有利的,表示我們可以再茍安一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