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蔣經國「情同父子」的李登輝,為何一手終結蔣家政權?史料揭密關鍵12年布局

蔣經國眼中最不具威脅性的李登輝,為何最終成了終結蔣氏王朝的關鍵?(取自總統府)

在蔣經國眼中安份守己、最不具威脅性的李登輝,為何最終成了終結蔣氏王朝的關鍵?2020年7月30日前總統李登輝以高齡97歲辭世,他看似早已走入歷史、上個時代的老政治人物,其影響卻一路延續至今──

例如2002年抗爭反對民進黨政府開放8吋晶圓赴中國設廠,即是李登輝領導台聯時的指示、時隔20年也證實李登輝遠見保住「護國神山」台積電;又例如1992年前後正式廢除《動員勘亂臨時條款》、《刑法》第100條,李登輝正式終結兩蔣王朝威權統治,宣告屬於台灣的新時代來臨。

從一個蔣經國眼中的「乖寶寶」走到「民主先生」,李登輝之路當然不是一夕而成、而是在初入政壇就整整布局了12年之久──日前國史館舉行「虎口的難題-李登輝的抉擇」學術討論會,即以各種史料揭開李登輝何以潛藏實力12年、一舉撲倒蔣氏王朝、徹底翻轉台灣史的各種秘辛。

李登輝真的是蔣經國「接班人」嗎?

李登輝出生於1923年、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台灣,1946年曾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低調生活數十年、以一名專攻農業的學者自居,為何這樣的人物會在1972年開始受到前總統蔣經國器重?關於李登輝是否為蔣經國的「接班人」,一直是中華民國史上的大問題,而台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發表〈蔣經國與李登輝〉一文,便梳理《蔣經國日記》、蔣經國僚屬回憶錄、李登輝日記與回憶錄、美國官方檔案等,還原蔣經國與李登輝糾葛之間的「必然」。

關於蔣經國是否選擇李登輝為「接班人」,陳翠蓮梳理史料,提出三方論點──

首先,就蔣經國三子蔣孝勇的說法,蔣經國於1984年選擇李登輝當副總統是因為「沒有人事包袱、沒有派系色彩」,副總統僅是「位尊而權不重」的角色,蔣孝勇認為蔣經國並沒有指定李登輝為「接班人」的意思、也認為蔣經國真正屬意的接班人是郝柏村。

蔣孝勇。(新新聞資料照)
蔣孝勇(見圖)認為蔣經國並沒有指定李登輝為「接班人」的意思、也認為蔣經國真正屬意的接班人是郝柏村。(新新聞資料照)

前監察院長王作榮則以3項理由認為李登輝就是蔣經國選定的「接班人」,包括:總統出缺將由副總統繼任,且當外國記者問誰是接班人時,蔣會回「依憲法產生」;1978年內閣改組,蔣經國即打算提拔李登輝作為省主席;李登輝任副總統期間,蔣對其愛護有加、甚至命國防軍事首長向他簡報。

蔣經國晚年秘書張祖詒似乎也認同蔣是選擇李登輝的,略有不同的是,張祖詒認為是李登輝善於偽裝、隱藏不露、瞞過蔣經國,使蔣經國因此「做了令人遺憾的選擇」。

無論真相是哪一方,陳翠蓮指出,蔣經國與李登輝原本是截然不同的背景──蔣經國出生於中國浙江、於蘇聯學習、回到中華民國後被蔣介石培植為政治接班人;李登輝在台灣出生,經歷日本殖民統治、戰後中華民國政權到來、二二八鎮壓與白色恐怖,李登輝一生是近百年來台灣人的政治體驗縮影,他也常常感到悲哀:身為台灣知識份子,卻無法為同胞做一些事。 (相關報導: 失智母親至死不敢放下身分證!她70年見證最駭人國家監控:相親對象也是「安排」的 更多文章

李登輝(右)與其兄長求學時照片(取自wikimedia commons)
李登輝(右)與其兄長求學時照片。(取自wikimedia commons)

但蔣李亦有相同之處,一樣都參加過共產黨、認識共產黨、並因此對共產黨產生惡評──蔣經國在蘇聯12年自稱「看透何謂共產主義」、更堅定反共意念與決心,李登輝於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曾短暫加入地下黨欲反對獨裁政府,但不到一年就退出,李登輝說:「我認為共產黨不看重人的價值,他們會為了權力而犧牲所有人,人的價值不受肯定……我會脫離共產黨,主要也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