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為學生收屍卻緊接失蹤…台灣「百年名校」悲痛歷史:老師過世,無人敢出殯弔唁…

如此名校,為何曾經成為統治者無情屠殺的對象?(翻攝自「二二八與校園-事件中的淡江中學」特展,淡江中學主任陳冠州提供)

「早上差不多7點,先是小弟(學校廚房工作人員)來敲門,外面士兵穿著灰色衣服、拿著槍、上面插刺刀……說什麼話我們聽不懂,他們用力衝到房間,看到我爸爸睡的位置就把蚊帳掀開,他連穿衣服時間都沒有,就被帶出去了……」-昔淡水中學校長之子陳穎奇證言

才剛為遭遇隨機殺人橫禍的學生收屍完,校長和訓導主任就接連失蹤、校董被抓走,隨後化學老師也遭槍擊不治、卻沒有任何同事敢前往弔唁慰問──這些事件在今日無疑是震撼社會的重大新聞,也真實發生於1947年的淡水中學(今淡江中學),如今全台灣罕見、矗立校園的巨大紀念碑,不僅紀錄校園受難狀況,也引述《聖經》彌迦書字句,期盼戰事不要再發生。

淡水中學前身可追溯至馬偕牧師辦校的「牛津學堂」、是走在時代尖端的百年名校,知名校友包括前總統李登輝、本土文學巨擘鍾肇政、首位台籍氣象官周明德等,初代董事長還是「台灣第一文學士」、第一位留美博士林茂生,可謂人才搖籃。

如此名校,為何曾經成為統治者無情屠殺的對象?今(2024)年2月24日起,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開辦之「二二八與校園-事件中的淡江中學」特展、「土地傷痕:二二八事件遺址-南部地區」特展,即揭開紀念碑文後,那段台灣的共同歷史傷痛。

喜迎國民黨政府「做自己的時代到了」 訓導主任一看軍隊卻傻眼:怎麼是些匪類的兵!

據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專員葉宗鑫於特展導覽所述,淡水中學的誕生可追溯至來台傳教的加拿大籍牧師馬偕(Dr. George Leslie Machay)。1871年馬偕抵達台灣打狗港(今高雄),因當時南部地區已有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等人傳教,馬偕於1972年3月9日轉往淡水傳教,也同時以「巡迴學院」、「逍遙學院」進行露天授課佈道,淡水在清朝統治時期成為北台灣的知識啟蒙地。

翻攝自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二二八與校園-事件中的淡江中學」特展
馬偕牧師/博士當年身影(翻攝自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二二八與校園-事件中的淡江中學」特展)

隨後,馬偕在故鄉人士支持下於1882年成立「牛津學院」、1884成立「淡水女子學堂」──淡水女子學堂漸漸改變台灣婦女社會地位低落的狀況,於日本統治時期的1907年改制為淡水女學校,也培育出許多重要人才、例如台灣首位女醫師蔡阿信,淡水中學則因經費短缺因素遲至1914年3月9日(馬偕登陸紀念日)才獲准成立。

以基督教立校的淡水中學與淡水女學校,迎來的第一歷史衝擊就是日治時期對宗教的限制。由於日本政府不允許學校自辦宗教教育、強制師生必須參拜神社,淡水中學與女學校必須另覓升學出路、中輟率逐年遞增。

直到1934年國際情勢開始緊張,日本政府才將淡水中學納入正規教育體制,讓學生可以繼續安心升學、當時許多日本校長與教職員也都很認真辦學,然而下個歷史衝擊,是1945年日本戰敗後,師生們迎來的、原以為「同文同種」的中國人,中國國民黨政府。 (相關報導: 一家忠誠國民黨員的他,為何晚年孤身入住精神病院?揭台灣埋藏半世紀「外省兵」末路 更多文章

回顧1945當年,其實許多台灣人都很歡迎國民黨政府來統治,甚至許多留日的台灣人與知識份子紛紛返回台灣、組織「新生台灣建設研究會」等,淡水中學首任董事長兼第一任校長、台灣第一留美博士林茂生,就曾在日本投降慶祝晚會高呼:「我們做自己主人翁的時代已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