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時代駭人「招待所」內部曝光:不用任何刑具的押房,為何成為台北最可怕的地方?

不用刑、不流一滴血的「招待所」,為何依然讓蔣經國時代統治下的人們聞風喪膽?關鍵就在各種令人「精神崩潰」的精心設計。(謝孟穎攝)

「那時押房24小時都亮的,他覺得睡不著、躲去門邊,沒想到半夜感覺到有人在看他,就是這個監視孔、360度的……我們可能以為偵訊就是要給你打、給你刑求,但這裡不做這個的……」

不用刑、不流一滴血的牢房,為何依然讓蔣經國時代統治下的人們聞風喪膽?位於新店安坑山區,有一處使用期間橫貫前總統蔣經國任內的「安康接待室」──此地雖然沒有白色恐怖早期凌虐政治受難者的知名酷刑,例如「坐飛機」、「螞蟻上樹」、「老虎凳」、電刑等,卻仍是1979年美麗島事件政治受難者心中一大陰影,關鍵就在於整體牢房的設計,是更進一步的靈魂拷問。

隨著蔣家統治落幕、台灣迎向民主時代,安康接待室就此埋藏於深山林內,直到2009年遭記者擅闖、驚見大量昔日法醫解剖的「屍罐」(正式名稱為「檢體」),報導曝光後才再度重見天日。

2022年2月份,安康接待室終於被前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公告為威權統治時期不義遺址,但對一般大眾來說依然是沒聽過、難以踏足的神秘之地。所幸後續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在地文史工作者合作進行參觀導覽,2023年12月份「暗坑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兼執行長吳柏瑋的介紹下,就帶領民眾步步揭開安康接待室的神秘面紗。

「安康接待室會選在這,一定有環境的原因…」

在2023年末的當今,前往安康接待室的交通方式其實不難,即便不會開車騎車,台北捷運搭乘至大坪林站、轉環狀線十四張站、接著改搭安坑輕軌到玫瑰中國城,或捷運搭到新店區公所站、轉搭公車上山,都可抵達距離安康接待室最近的大眾運輸站、安一路三段一帶。

然而在過去數十年的台灣,這段路可謂千里之遙、一般民眾難以抵達,這也是兩蔣政府統治時期為何把「接待室」設於此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31209-台灣威權統治時期不義遺址法務部調查局「安康接待室」(謝孟穎攝)
法務部調查局「安康接待室」,過去數十年可謂千里之遙、一般民眾難以抵達。(謝孟穎攝)

安康接待室位於新店安坑地區、安坑一帶舊稱「暗坑」,「暗坑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兼執行長吳柏瑋解說,以舊台語地名來說,所謂的「坑」就是指山谷地形,安坑這裡南北邊都是山;至於「暗」,是因為山頂樹林高聳、不見天日、使山谷地區都暗暗的,所以叫「暗坑」。

因為地形隔離,昔日暗坑人的口音比較偏漳州腔、與新店的泉州腔有異,從日治時期開始暗坑就是易守難攻,兵仔或土匪都很難攻入。至於前往安康接待室的公路隧道一帶舊稱「土地公坑」,人口非常少、居民僅4–5戶,旁邊是一整片種滿樹與竹子的山區,幾近杳無人煙。

以往新店山區的狀況,吳柏瑋家族世居暗坑、即山腳與山谷之地,山頂則是以種植木材、茶樹、樟腦等為業,再過去一個山頭就是往日泰雅族原住民的領域,台灣歷史上曾有28名漢人居民在那裡被出草殺人頭,因此稱為「二叭子」(28人的意思),亦是前往安康接待室的必經路徑。 (相關報導: 一家忠誠國民黨員的他,為何晚年孤身入住精神病院?揭台灣埋藏半世紀「外省兵」末路 更多文章

「安康接待室會選在這,一定有環境的原因……國民政府會選在這裡,就是因為土地便宜、附近沒住太多人。」此地直到1945年才陸續出現零星集合住宅,但不管有無居民存在,安康接待室設址處正面是山、後面是山、左右也都是山,四面環山地形易守難攻、兩條溪水行經,被抓來這裡的人逃不掉、要從外地來救人也不太可能,甚至,連在地居民可能也幾乎不曉得這邊有個偵訊政治受難者的、所謂「接待室」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