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當少數霸凌多數

立法院進行職權行使法修正三讀,場內佈滿標語。(蔡親傑攝)

幾天前, 賴清德剛上任第一天的就職演說談到「兩岸互不隸屬」、「台灣是國家的名稱」後,就讓反映兩岸關係的觀光股和營建股大崩跌,中共隨即展開環台軍演,同一時間立法院內民進黨立委暴力衝撞主席台,上萬民眾則在立法院外對著院內的在野黨叫囂謾罵,新總統製造衝突的能力如此強大,著實讓人看傻了眼。

不過,賴清德顯然認為立法院內打得還不夠兇,院外群眾叫罵音量也不夠大,因此下令民進黨團「反守為攻」,並加碼鼓動號召群眾「從白天到深夜,立法院外數以萬計的國人朋友,再次展現公民社會的力量」「公民理性發聲,青年展現力量,這就是台灣的民主價值」「感謝今天站出來的每一位朋友,感謝民進黨立委和黨團同仁的辛勞,我們共同捍衛台灣的民主價值。接下來,我們繼續攜手一起、團結一心,在每一場挑戰中,繼續為民主發聲。」除了賴清德之外,綠營的網軍、側翼、名嘴也在媒体上展開舖天蓋地的認知大作戰。

賴清德的呼喊令人不禁回想起三年多前美國前總統川普也曾大力鼓動群眾前往國會:「我們聚集在我們國家首都的中心地帶,有一個非常、非常基本和簡單的原因:拯救我們的民主。我們心中對美國有著深沉而持久的愛,我們愛我們的國家。我們對這個偉大的國家感到無比自豪,我們的靈魂深處有這種自豪感。我們決心共同捍衛和維護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我們戰鬥,我們像地獄一樣戰鬥。如果你不像地獄一樣戰鬥,你就不會再有一個國家了。我們激動人心的冒險和最大膽的努力才剛開始。」「我的美國同胞們,為了我們的運動,為了我們的孩子,為了我們心愛的國家。我們要走在賓夕法尼亞大道上。我們要去國會大廈。讓我們沿著賓夕法尼亞大道走下去。」這些川普的支持者聽到川普的呼喚後竟然就真的沿著賓夕法尼亞大道走到美國國會山莊,並衝進國會釀成了震驚世界的國會山莊暴動。

事發後,美國眾院成立了特別委員會進行調查,委員會主席湯普森(Bennie Thompson)說:「1月6日事件是一場政變行動的最高點,一次膽大妄為的行動。正如事發之後一名暴民所云,他們企圖推翻美國政府。因此引發的暴力並非意外。」緬因、科羅拉多、伊利諾等三州則認定川普渉參與叛亂,另外,美國聯邦特別檢察官也以渉嫌叛亂罪名將川普起訴。

很多人都發現,發生在台灣和美國的國會暴力事件有高度的相似性。 民主政治的最基本原則是以數人頭代替打破人頭,少數必須服從多數。美國的國會暴力事件是因為川普在大選中只拿到少數票,他想用打破人頭的方式把少數翻轉成為多數,改變總統大選的結果,國會山莊暴力事件因此發生並造成五人死亡;賴清德則是因為民進黨在國會中是少數黨,同樣以打破人頭的方式發動立法院內外的暴力, 企圖壓迫立法院居多數的在野黨要服從少數,到目前為止造成六名立法委員在民進黨立委衝撞主席台時受傷。 (相關報導: 風評:國會改革照妖鏡,民進黨現出原形? 更多文章

川普擔任美國總統四年,任內狂人作為不一而足,最令國際社會側目的是對於墨西哥人、穆斯林和中國人的歧視和仇視,利用種族主義來激起支持者的情緒,其中仇中恐共情緒甚至一度引發美國社會對亞裔的暴力言行,這是參與美國國會暴動的群眾心理基礎;賴清德所領導的民進黨多年來也極力升高支持者的仇中恐共情緒 ,但立法院根本沒有共產黨,因此只好把在野黨打成親中賣台的共匪同路人,此次事件中立法院內外一片謾罵抺紅: 「在野黨配合中國帶風向」、「幫中共地方包圍中央、符合中共利益」、「藍白勾結習近平、與中國裡應外合」、「站在國會彷彿中國人大、香港立法局」、「佔領主席台的是習近平」。明明是立法院的改革法案之爭,竟然張飛打岳飛,打成一場反共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