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仲觀點:「舊金山願景」真的會讓中共在對臺灣進行武力威懾時投鼠忌器嗎?

2023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舊金山的費羅利莊園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隨著2024大選投開票日的逼近,選後臺海安全情勢又再度成為國際焦點。而各方關切的問題之一,就是若賴清德副總統當選、甚至民進黨繼續完全執政,則從1月13日選舉結果產生後,到5月20日總統就職前,共軍是否會在臺灣周邊實施高強度的軍事活動與演習?

令人意外的是,若干國外智庫學者在訪談時指出,華府與國內的一些人士認為,即便賴清德先生當選、甚至民進黨完全執政,北京也未必會在明年520日前,對臺灣進行高強度的武力威懾,而會以經濟施壓作為主要手段。理由是習近平才在11月15日舊金山的「拜習會」中,藉當面向華府高層否認有2027年或2035年攻臺計畫,與同意恢復雙邊高層軍事交流等姿態,成功開啟緩和中美緊張關係的進程;若在「拜習會」後不到半年,就對臺灣進行高強度威力威懾,不僅會讓中美緊張情勢升高,也會使「拜習會」後北京再三強調的「舊金山願景」更難達成。

但認為北京會顧及「舊金山願景」,以致在對臺灣實施高強度武力威懾感到投鼠忌器,不僅是誤解了北京在「拜習會」中的立場,也嚴重忽略在涉及核心利益時,北京對「底線思維」與「極限思維」的堅持。

北京在舊金山「拜習會」中的立場

習近平在舊金山公開否認有2027年或2035年攻臺計畫,除了是將北京在臺灣問題上還沒有「統一時間表」的既定立場,用不同的方式陳述外;更重要的是,北京藉由向華府與世界強調現階段無意以武力改變臺海現狀時,也將自己定義為臺海現狀的維護者而非破壞者。故習近平的言外之意是,若出現臺灣朝臺獨進一步傾斜,或華府與臺北的政治軍事交流牴觸北京的「紅線」等情形時,就是破壞臺海現狀!

北京也在「中美關係的五根支柱」論述中,重申「構建穩定、健康、可持續的中美關係」之前提,是「中國有必須維護的利益、必須捍衛的原則、必須堅守的底線」,更強調「雙方要了解彼此的原則底線」。換言之,北京在舊金山「拜習會」的立場,其實是向華府表明,若要緩和雙邊關係、管控競爭過程中的風險,則北京在臺灣問題這個核心利益上的立場,必須得到華府足夠的尊重;而拜登總統則以重申「不支持臺獨立」,來回應北京的要求。

一言以蔽之,北京在舊金山「拜習會」中的談話,是鋪陳若出現有害北京「利益、原則或底線」的事態時,還是有權採取必要的行動。絕無將緩和中美關係列為現階段的最優先,甚至高過管控臺海情勢發展的意味。認為北京因為擔心「舊金山願景」受影響,以致在對臺灣進行高強度武力威懾時會「投鼠忌器」的想法,太過一廂情願!

底線思維與極限思維

在研判若賴清德先生當選、甚至民進黨又完全執政時,北京可能的行動,絕不能忽略北京在涉及核心利益的問題時,對「底線思維」與「極限思維」的強調。 (相關報導: 張哲銘觀點:從習拜會看對海峽兩岸安全之影響 更多文章

在「拜習會」後,《解放軍報》於12月6日發布一篇由「習近平強軍思想研究中心」所具名的文章,就強調:

要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要清醒看到國家安全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前瞻研究國家安全風險和戰爭威脅,積極識變應變求變,把工作想在前、做在前,最大限度預防危機,積極化解和控制危機,注重運用軍事力量和軍事手段營造有利戰略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