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性白血病CAR-T治療為癌末患者帶來治癒希望 千萬藥費有政府當靠山

《「淋」危不亂 「白」折不撓》 CAR-T細胞免疫治療健保給付通過記者會

為免疫細胞裝上GPS導航系統 逆轉存活率僅2%困境、延長患者治療戰線

從命危到奇蹟式殲滅所有癌細胞僅花一個月 單次治療還可達成長期控制

最新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男性、女性癌症致死排行中,白血病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兩疾病,分別排名第九與第十名,可見得這兩種癌症正嚴重威脅國人性命。去年起,我國臨床上已有CAR-T細胞免疫治療,可用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簡稱ALL)與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簡稱DLBCL)之後線治療。為了讓患者獲得適切的治療,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於今(112)年11月正式將「CAR-T細胞免疫治療藥品Kymriah(祈萊亞)」納入健保,每年有望嘉惠近百位在生死關頭徘徊的患者。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李啟誠理事長表示,健保給付的CAR-T細胞免疫治療藥品為Kymriah(祈萊亞),屬於「25歲以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或「成人之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經過兩線標準治療後,若治療反應仍不佳或發生復發,即有機會符合健保給付資格,大幅提升CAR-T細胞免疫治療的可近性。這讓過去因為無法負擔千萬藥費而無法獲得適切治療的患者,也有機會在癌末階段力拼長期存活甚至治癒。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石崇良署長說,CAR-T細胞免疫治療通過健保給付後,對於個人、醫療體系、社會、國際等層面,均有所正面影響。可以確保後線治療的患者,有機會接受個人化精準治療,為其帶來治癒曙光;因療程屬於一次性治療,也能節省患者及其家屬長期醫療伴隨的社會成本;在有效控制疾病後,患者也能回歸校園、家庭、職場,發揮其所長,為社會進行貢獻;同時,也讓台灣成為亞太區少數將CAR-T細胞免疫治療納入健保的國家,躋身亞洲先進醫療之列隊。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柯博升理事長指出,CAR-T細胞免疫治療屬於尖端醫療,需要設立精密的研究室以完成前置手續,也要仰賴醫護人員在治療前與後的專業判斷。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與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正密鑼緊鼓的舉辦教育課程,盼能提高我國醫療量能,讓患者可以就近治療。也提醒患者,若經判定疾病惡性度較高或發生復發,也可以主動與主治醫師討論,以利未來及早轉介,及早展開療程。

癌症希望基金會靳秀麗董事進一步表示,很開心能見證CAR-T細胞免疫治療通過健保給付的好消息,讓尖端治療不再僅限於金字塔頂端之高收入族群,一般家庭、或是中低收入戶者,若符合資格也能獲得適當治療,患者不用再因無法負擔藥費,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或家人被癌症奪走健康與生命。 (相關報導: 台灣特有罕病死亡率高 健保署:加速精準用藥 更多文章

復發後壽命驟減!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者難活過5年、8成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者2年內離世

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免疫治療科黃威翰副主任表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與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都是相當常見的血液癌症,前者好發於3歲至5歲的兒童,平均每四位癌童,就有一人屬於此疾病,但成人仍有一定發病機率;後者則好發於高齡者,值得一提的是,平均約每兩位淋巴癌患者,就有一位屬於此類別。兩者疾病致病機轉雖不同,但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病程來的又快又猛,未及時採納正規治療,恐在短短幾個月就有生命危險;且治療難度高,存活期相對較短。儘管兩癌症的惡性度較高,但確診後患者與家屬也無須灰心,只要積極治療,在經過高劑量化療合併標靶藥物的一線治療後,約有8至9成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與7至8成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疾病可獲得長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