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國婦女的先生在三年前死於一場瘋狂槍擊案,她認為槍枝公司不該生產武力過於強大的槍枝,決定和槍枝公司對簿公堂,但財大氣粗的公司卻利用陪審團制度的漏洞,砸錢委託專家事先調查並挑選陪審員,還用盡各種手段試圖操弄陪審團。這是知名法律驚悚片《失控的陪審團》(Runaway Jury)的情節。
許宗力:「陪審制」有違憲之嫌
「至少我認為陪審制有嚴重違憲之嫌,因為陪審制的判決是不附理由的,除非透過修憲,否則這樣的判決在正當程序面前站不住腳。」
這部電影情節雖誇張,卻鉅細靡遺地點出了陪審團制度的優缺點。法界人士嘆了一口氣說,國外有關「陪審團」的文學、影音作品不勝枚舉,關於「參審制」的作品卻寥寥可數,以至於台灣民眾對「陪審」感到親近,卻對「參審」極度陌生。
不過,法律界出身的總統蔡英文試圖讓台灣的審判制度邁向新紀元,她在二○一六年競選總統時的司法政見裡,就主張推動讓人民實際參與審判,還強調當選後會召開全國司法改革會議,討論採用「陪審」、「參審」或「其他審判模式」。
許多民眾分不清楚「陪審」和「參審」的差別。司法界人士簡單地解釋:「陪審」是由素人組成陪審團認定犯罪事實,法官只處理量刑,採用這套制度的國家多為英美法系;至於「參審」,則是讓人民和法官共同審判,以歐陸法系的德、法兩國為主要代表。他認為,兩種制度各有優缺點,而且不管採用哪一種制度,仍可能隨國情做出調整。例如日本的「裁判員制度」偏向參審制,但隨機遴選裁判員的方法,卻是源自陪審制。
台灣要用什麼制度?司法院長許宗力的答案已經很明確。留學德國的他曾表明「參審制」較可行,而且二○一七年二月的司改國是會議分組會議起跑前夕,許曾在法官論壇發表一封公開信,雖然目的是澄清法官的誤解,卻也悄悄夾帶問題的答案。「至少我認為陪審制有嚴重違憲之嫌,因為陪審制的判決是不附理由的,除非透過修憲,否則這樣的判決在正當程序面前站不住腳。」
許宗力(右)認為陪審制有嚴重違憲之嫌,參審制較可行。(郭晉瑋攝)
許玉秀、許宗力都是總統欽點
不過等到司改國是會議正式開始召開分組會議時,許宗力參加第二分組,主戰場鎖定大法官解釋、法院組織改造及上訴制度等議題,召集人則是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所長、前大法官林子儀。而這次引發朝野大戰的「參審」、「陪審」議題卻是被分配在第四分組,這一組的召集人,正巧就是近來為了聲援陪審制而猛爆料的前大法官許玉秀。
許宗力不在第四分組,以至於外界無法聽到他對「參審」、「陪審」的法律論述。但第四分組的委員法律背景堅強,除了致力推動陪審制的陪審團協會理事長張靜(律師),也包括《憲法》權威、理律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李念祖;另有台大法律學院教授顏厥安及台北大學法律學院院長林超駿(前大法官林永謀之子)等學者。而該組也布滿院檢戰將,檢方代表有時任台中高分檢檢察長江惠民(現任檢察總長)及時任宜蘭地檢署主任檢察官蔡元仕(總統蔡英文姪子);而法官代表則為知名改革派法官陳憲裕及陳欽賢。
(相關報導:
呂太郎喊「何懼之有」駁蔡英文「訓斥說」 他諷:到底誰本來要他怕?
|
更多文章
)
光是第二和第四這兩個分組就有三個人當過大法官,而他們背後的關係千絲萬縷。許宗力、許玉秀和林子儀都是蔡英文欽點的司改會議籌備委員,也都是前總統陳水扁在二○○三年任命的大法官,三人在司法院當過八年同事。更巧的是,許玉秀的分組委員林超駿,其父林永謀和許宗力等人也是同屆大法官。
蔡英文2016年競選時的政見,如今讓她陷入司法風暴。(總統府提供)
總統姪兒挺參審,投票大戰無結論
有錢人請得起厲害的團隊打官司,如果是窮人家,可能會被(法院)指派一些沒經驗的年輕律師,可能絕大多數都落到買賣正義。「這才是現代版的『有錢判生、沒錢判死』。」
許宗力和林子儀在學術界都享有盛名,兩人交情深厚,而林子儀的妻子林秋琴除了是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合夥人,另一個身分是蔡英文的學妹兼好友。這層關係也有助於蔡英文對許宗力的信任感。據悉,溫文儒雅的許宗力不只和林子儀熟稔,和許玉秀的交情也不錯;有官員透露,在司改會議開會期間時,許玉秀經常前往許宗力辦公室交換政策意見。
不過,許宗力雖然和許玉秀很熟,但對於「參審」和「陪審」的想法卻南轅北轍。據了解,當初第四分組觸及這個議題時,司法院是由時任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負責報告。呂當時就坦承,司法院應該會往「參審制」設計,他也斬釘截鐵地表明,司法院不會採用德國參審制,傾向採用結合兩制優點的「日本參審制度」,呂的話洩漏出司法院的政策方向早已定調。
但面對這個議題,分組委員們看法兩極,第四分組甚至大費周章地舉辦公聽會,來確認兩個制度的優缺點。有意思的是,從分組發言紀錄可以發現,司法官系統較支持參審,而民間代表則多傾向陪審。
據悉,當時長年研究公訴制度的蔡元仕多次跳出來捍衛參審制。他分析,「絕大多數人對陪審的想像是來自美國法庭劇……其實陪審何嘗不是最大的黑箱?而且事後無從監督並不附理由,如果我是那個被判死刑的被告,心裡面會更加不服氣。」
蔡元仕也擔心,有錢人請得起厲害的團隊打官司,如果是窮人家,可能會被(法院)指派一些沒經驗的年輕律師……屆時就得評估玩不玩得起這個訴訟,是否要選擇和檢方認罪協商……就像美國一樣,可能絕大多數都落到買賣正義。「這才是現代版的『有錢判生、沒錢判死』。」他說道。
司法院官員解釋,當時「參審」和「陪審」的支持群不相上下,如果形成分組決議,勢必會左右司法院的政策走向。對於這個爭議性極高的決定,第四組提出四個提案輪流投票,沒想到,「美國陪審制」和「日本參審制度」各擁七票,「司法院擇一制度試行五年」也得七票,反而是「兩個制度一起試行」只得了五票。由於沒有一項提案票數過半,分組決議由司法院參考國情盡速擬定草案。
為了聲援陪審制而猛爆料的許玉秀(左),是蔡英文欽點的司改會議籌備委員。(郭晉瑋攝)
司法院透過呂太郎主動與民團溝通
發現司法院想要快刀斬亂麻地推動立法,推動陪審聯盟成員張靜和律師鄭文龍等人馬上登門拜訪許宗力,希望遊說他推行「外雙軌制」(參審、陪審一併試辦)。沒想到許一口回絕,雙方協商首度以吵架收場。但之後司法院察覺草案審議進度遲緩,突然態度大轉彎主動找回主張陪審制的民間團體,並由呂太郎領軍和陪審團協會、司改會等民團展開協商,這也成了民團「反守為攻」的最佳契機。
據了解,民團在溝通過程中態度極為強勢,他們不但提出「外雙軌制」及「內雙軌制」(增加陪審式的評議制度),更加碼主張在司法院版本裡擴編國民法官人數及變更投票方法,幾乎要把草案帶向陪審制方向走。而司法院認為難以妥協,去年五月後停止和民團溝通,至此雙方分道揚鑣。
許玉秀的戰犯名單包含蔡英文
從司改會議開始一路研究「參審」和「陪審」議題的許玉秀,痛批呂太郎和林輝煌是詐騙集團,炮轟昔日戰友許宗力是幕後主謀,更投書爆料,指總統蔡英文曾在接見民團時訓斥林輝煌和呂太郎,引起軒然大波。
和民團磋商的主帥呂太郎去年十月一日轉任大法官,改由司法院新任秘書長林輝煌接手,但民團的攻擊砲口始終還是對準呂。
呂在協商過程中是否曾向民團承諾什麼,至今成謎,但司改會董事長林永頌卻像擠牙膏般,一點一滴披露協商內容,藉此痛批呂失信。而隨著對決時間點逼近,他甚至把戰場拉高到總統府,質疑蔡英文不懂兩個制度的差別,甚至邀蔡「辯論」。
民團將戰線拉高到總統府,而支持陪審制的許玉秀則以伏兵姿態狠踹司法院。從司改會議開始一路研究「參審」和「陪審」議題的許玉秀,攻擊力道更是刀刀見骨。她痛批呂太郎和林輝煌是詐騙集團,對待昔日戰友許宗力也不假辭色地轟他是幕後主謀,亦將最終主導者指向蔡英文。
四年前短短幾行的司法政見,一路演變成「參審」和「陪審」制度的爭奪戰,讓昔日戰友司法院和民團友誼決裂,更讓前後任大法官們捲入口舌是非,這把火最終燒向了當年提出政見的蔡英文,而她恐怕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