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日本GDP跌到12名看南方崛起

上周金磚國峰會增加新的成員國,外界視為「南方崛起」。(資料照片,AP)

上周金磚國集團峰會,首次加納增加成員國,增加6國大致是所謂的「南方國家」,也有人指金磚國擴大是與G7對抗,外媒有評論指這是「南方崛起」。

長期預測全球前10大經濟體有7個開發中國家

日經新聞曾引用美國高盛的一份長期預測報告,其中預測日本的經濟規模(GDP)將由現在居全球第3名,一路後退到2075年的第12名,為此感嘆不已,報導指因為「日本人口今後10年將減少5%,到50年後的2070年將低於現在的7成」。

日本的情況確實讓人感嘆,上世紀曾經是「日本第一」的年代,許多人認為日本經濟規模可以超越美國,日本經濟風華正盛時,經濟規模居全球第2、平均國民所得排名全球前3名,美國的平均國民所得猶在日本之下。泡沫經濟破滅後經過「失落的N年」,日本經濟規模退到第3名、金額只有美中的「零頭」,平均國民所得退到30名左右,甚至被四小龍追上,長期展望更差,經濟規模連前10名都進不去。

除了日本的境況讓人感嘆外,這份預測有其它「可觀之處」,依照高盛的預測,到2075年時,GDP規模前10名的國家依序分別為:中國、印度、美國、印尼、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埃及、巴西、德國、英國;前10名中只剩下3個屬G7國家,其餘7個算是現在的開發中國家(或是南方國家);第11-15名中,日本居第12名、法國居15名,其餘3國是墨西哥、俄羅斯、菲律賓。

南方國家已崛起,但前景未必穩當

金磚國集團原有5國是: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這次增加的6國是:阿根廷、埃及、衣索比亞、伊朗、沙烏地阿拉伯、阿聯,另外已提出申請或有意加入的國家還有墨西哥、奈及利亞、印尼、巴基斯坦等多國。

對照2份名單可發現,如果趨勢不變,未來金磚國集團的成員國可能包含全球前10大經濟體中的7國,作為對比,現在G7的成員國全部居全球前10名之內,未來則只剩下3國居前10大。這種變化之大,難怪有人認為金磚國的擴大是「南方崛起」─事實上金磚國不論擴大與否,南方國家確實在崛起中,一個最明顯的案例就是:去年印度經濟規模超越當年的殖民國英國、躍居第5名了。

不過,南方國家的崛起與超越,未必是「理所當然」,而且在數據上的解讀,也未必代表「南北易位」、南方國家超越歐美成為「先進國家」。

說未必是「理所當然」,是因為所謂預測有其基本假設、推估基礎,例如這份對2075年各國GDP排名的預測,多半是建立在全球經濟持續開放、成長,世界與各國和平、繼續以發展經濟為要務的假設上,如果碰上黑天鵝式的「逆風」,這個結果可能就會改變。 (相關報導: 中國會步上日本「泡沫經濟」後塵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情況可能更糟 更多文章

長期預測易失準,經濟成長有逆風

例如,當年許多人預測日本遲早要超越美國,結果呢?沒有人想到美國出手狠狠的打壓日本(廣場協議、美日半導體協議),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後經濟又如此坎坷波折,更無人想到日本人口的老化與與減少竟是如此嚴重與致命。近一點的案例就是俄羅斯,從克里米亞事件到侵略烏克蘭,俄羅斯受到歐美嚴厲的制裁影響其長期經濟發展。甚至中美因地緣政治競爭而翻臉大打貿易戰、科技戰,也讓許多預測中國GDP超越美國的時間延後,甚至有些預測認為「永遠無法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