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呂紹煒專欄:日圓低潮或許已過,日本悲劇依然

日圓大貶雖然有助出口但卻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圖為日本橫濱港的貨櫃碼頭。(資料照片,美聯社)

對全球經濟與各大經濟體而言,2022年確實是動盪的1年,每個經濟體各有各的問題與「刻骨銘心」的一刻,而對日本而言,去年的「大事」應該就是日圓大貶,凸顯出日本經濟數十年來的頹勢;今年雖然日圓低潮或許已過,不過日本的「悲劇」依然。

去年日本刻骨銘心時刻─日圓貶到32年低點

去年年初時,全球對經濟後市的看法猶在樂觀氣氛中,對全年經濟成長率多是上調而非下修,原因是全球經濟過2020年因疫情而出現的嚴重衰退後,2021年都因疫苗注射與疫情緩和、解封等因素而出現強勁的反彈,大部份人預測、也希望2022年延續此一反彈復甦榮景。

之後的發展大家都看到了:2月下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歐洲陷入能源危機、全球通膨(主要是歐美先進國家)再起出現40多年來的高點,前年判斷通膨失準的美國聯準會開始快速又大幅升息,原本在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的國家也開始緊縮貨幣,宣告十多年的超低利率時代結束…..,而因美國升息帶動美元走強,也讓許多國家飽嘗外資出走、貨幣貶值之苦。

在此經濟與金融大幅變化之中,幾個主要經濟體都出現一些問題:美國主要問題在高通膨與強勢升息帶來的衝擊L歐洲則是能源大漲導致的危機,同時在通膨高漲與經濟低迷兩方面衝擊著;中國則是因一直不放棄清零政策,讓經濟走得艱難,去年上半年上海的封城讓經濟出現0.4%、近乎零成長的低成長率。對日本而言,主要問題當然就是日圓的大幅貶值。

貶值讓經濟與民眾都受傷,貿易逆差創新高

日圓這波貶值,可說來得又快又急、更是意外,因為幅度太大了一點;去年初猶在110日圓兌一美元的價位,年中就貶到130日圓,9月再下貶到140日圓,就在許多人認為已貶過頭時,卻發現沒有最低、只有更低,10月21日最低貶至151.94兌1美元、創32年來新低紀錄。雖然日本央行(日本銀行)數度進場干預匯市、阻貶日圓,但日圓仍持續維持在140左右水準,一直到年底前,日銀意外調高日本10年債殖利率上限值,被外界視為「等同升息」後,才讓日圓開始轉向走升,今年甚至一度看到129日圓的價位。

日圓大幅貶值對日本的經濟、民眾,不論是總體或個體面而言影響都很大,且多是負面影響:總體面而言,日本的經濟規模因此又大幅縮水,雖然還可能維持全球排名第3的經濟體,但已跟德國的經濟規模幾乎相等了;貶值固然被認為有利出口,但日圓購買力「變小」卻讓進口商品變貴,更倒楣的是正碰到能源高漲,這代表幾乎全仰賴進口能源的日本,要花更多錢去買能源,表現在對外貿易上,就是大家印象中拚命出口、非常會創造貿易順差的日本,在2022年出現貿易逆差,且金額創歷史新高,明顯是得不償失。 (相關報導: 金融熱議》0.25%的微調,讓沉睡10年的千億日本銀行股回神,現在布局還來得及? 更多文章

個體面而言,日圓購買力下降,企業要進口與再投資更吃力,民眾消費能力更差,遙想當年泡沫經濟時代,日本人的平均所得高居全球前3名、日圓匯率又堅挺,當時日圓可謂「行遍天下」都非常好用,日本企業就是在這段時間對外併購、購買資產,一度讓老美驚恐喊出:日本人要買下美國了。而現在情況正好倒過來了:日本人出國旅遊,不要說去歐美西方高物價國家了,連到發展程度落後於日本的東南亞等地,都會覺得「好貴」、「花不起」,現在反而是東南亞遊客至日本旅遊高喊:好便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