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為了解決貿易逆差,竟讓「日本第一」墜入「失落的三十年」!一文看懂:40年前的廣場協議如何整垮日本經濟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1987年6月2日,民主黨參議員梅岑鮑姆(中)、阿勒格尼技術公司董事長理查德·西蒙斯(左)及不鏽鋼餐具製造商Oneida負責人比爾·馬修斯在國會山莊舉行記者會,宣布參院餐廳的所有餐具全面更換為美國製造產品,並且不再採購與使用日韓台灣的製品。(美聯社)

1985年9月22日,紐約第五大道的廣場飯店(Plaza Hotel)有一場秘密會議,悄然改變了全球經濟的格局。當時五大工業國—美、日、(西)德、法、英五國的財長與央行總裁齊聚一堂,簽署了史稱「廣場協議」(Plaza Accord、プラザ合意)的重要文件。美國希望透過這份協議解決「強勢美元」與「貿易逆差」的問題,卻也造成日本經濟「失落的三十年」。如今川普對於「強勢美元」與「貿易逆差」同樣不滿,「海湖莊園協議」的解方也頻頻被拿出來討論,回顧這段歷史也為當前全球經濟挑戰提供借鏡。

強勢美元下的貿易失衡

廣場協議的誕生,源於1980年代的國際經濟情勢。當時,美國為抑制國內通貨膨脹並吸引國際資本流入,採取了高利率政策。此舉雖有效控制物價,卻也導致美元匯率急劇攀升—從1980年到1985年廣場協議簽署前夕,美元相對於其主要貿易夥伴的貨幣(包括日圓、德國馬克、法國法郎和英國英鎊),累計升值幅度高達50%。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