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身為日本人的悲哀─白幹活30年

長期經濟停滯加上日圓大貶,日本經濟等於重回30年前的水平,全國白幹活30年。(取自Maccabee@pixabay)

這應該是一種真實的悲哀─身為日本人的悲哀,驀然回首,竟然全國1.2億民眾一起白幹活30年,經濟體規模、平均國民所得、薪水工資、人民購買力…..全部回到30年前的水準,當年「仰望」日本的小龍們,則多已遠遠超越日本矣!

匯率大貶讓今年GDP總量跌回30年前水平

這個「悲鳴」也不是外人惡意中傷,而是日本媒體所發,《日本經濟新聞》日前報導指出:「以美元計算的日本正在萎縮。如果按1美元兌140日元計算,預計2022年的日本名義國內生産總值(GDP)時隔約30年低於4萬億美元(約560萬億日元),基本與第4位的德國持平。」除了GDP規模之外,「以美元計價的日經平均指數今年下跌2成。工資也退回30年前,令日本的購買力和人才吸引力下降。」

會有此局面,有長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長期因素是30年來,日本經濟陷入停滯,除了偶爾的衰退外,成長率時常在1%上下、或零成長之間;短期因素則是今年日圓兌美元大幅貶值,年初猶在110日圓左右,現在貶到140日圓,因此以美元計算的GDP就大幅萎縮了。

雖然因匯率變動大,日本今年GDP規模是否真會跌破4兆美元,倒退回30年前、1992年時的不到4兆美元,仍有變數,但從各種經濟數據來看,日本經濟這30年來確實是相當淒慘。

同樣3.9兆,30年前占全球15%今日剩4.5%

先以整體經濟規模(GDP)來看,如果日本今年GDP因貶值跌為3.9兆美元,等於跟30年前(1992年)的3.91兆接近,雖然數字幾乎一樣,但代表的意義全然不同。1992年全球GDP規模只有25.4兆美元,排名第一的美國為6.52兆美元,當年日本的3.91兆美元是排名第2名、全球占比超過15%,是美國的近6成(59.9%)。

但2022年的3.9兆多美元,占全球GDP的86兆美元(估計值)比重只有4.5%,只有美國23兆多的2成不到,更別提在1995年的高峰年,日本5.55兆的GDP曾占全球比重高達17.88%。撫今思昔,夠悲傷的了!

如果跟其它這30年來銳利精進的國家比,就更顯悲愴。1992年中國GDP規模4269億美元,只有日本的近11%而已、全球占比2.4%;30年後,中國經濟規模居全球第2,去年達17.7兆美元、全球占比18%,今年有望破18兆,變成日本只有中國GDP的2成。即使成長較差的印度,30年前2882億美元的GDP只有日本的7%多,今年也可望成為3兆美元的大型經濟體,近乎日本的8成了。

平均國民所得從全球第3名退到40名之後

日本這30年來的失落,從這些數字及與其它國家增長的對比中,一覽無遺;而且,從總體數字看已經相當淒慘,但從個體數字看(平均GDP),就更顯悲涼。 (相關報導: 新台幣重貶至31元!亞幣競貶將釀金融風暴?3大關鍵一次看懂 更多文章

日本的平均國民所得(平均GDP)曾經在歐美之上、居全球前5名,例如1995年時,日本平均GDP高達44197美元居全球第3,美國只有2.87萬美元,是日本的65%左右;但去年日本平均GDP為3.9萬美元、全球排名退居34名,美國已成長到6.94萬美元,不但超越日本、而且多出近8成,美國經濟的強勁與韌性傲視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