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這個名稱來自日文,也有人稱作前立腺、前列腺等。其位在男性的骨盆腔內,大概的位置在膀胱的下方,直腸的前方。男性的尿道從膀胱出發,並貫穿實質的攝護腺體,並從陰莖出口。從「腺」這個字就可以知道它就像我們的唾腺、汗腺一樣有著分泌的功能。它能分泌乳白色漿液性液體,為精液的一部份(占精液總量的20~30%),可維持精蟲的生命力與活動力。
排尿障礙的機制
當有排尿障礙就一定是因為攝護腺肥大,或是攝護腺癌嗎?這倒未必。
當腎臟製造尿液,經由輸尿管運輸到膀胱,並在膀胱內累積到一定程度後,膀胱壁的張力訊號會突然增強,刺激我們的副交感神經、抑制交感神經,使我們的膀胱逼尿肌收縮、 尿道擴約肌放鬆。 當這兩個動作能夠協調, 男性朋友才能順利地排尿。泌尿系統如同一台電腦,軟體是我們的神經系統,而硬體則是腎臟、膀胱、攝護腺、尿道等。不管是硬體還是軟體出問題,都會造成排尿困難的症狀。
排尿障礙的症狀(下泌尿道症狀)
排尿障礙的症狀可以有多樣的表現,以下列出常見的幾種表現:
1.頻尿
2.夜尿
3.排尿困難
4.間斷
5.需腹部肌肉出力排尿
6.餘尿感
7.膀胱脹痛
8.尿急
許多的疾病會產生上述的症狀,包括良性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癌、急性泌尿道感染、膀胱過動、膀胱結石、異物、夜間多尿症、神經性膀胱機能退化病變、慢性攝護腺炎、間質性膀胱炎、尿道狹窄、下段輸尿管結石、膀胱腫瘤等,因此當一個人出現排尿困難的時候,原因非常的多, 不見得一定是攝護腺肥大。
攝護腺腫大病理機制
攝護腺的腺體組織,因為賀爾蒙或老化的因素造成良性增生,這就是攝護腺肥大。這些細胞並沒有癌變的現象,只是單純增生。而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良性攝護腺肥大會導致攝護腺癌。
攝護腺腫大症狀產生
攝護腺肥大因為腺體增生壓迫到尿道,造成排尿力道減弱, 往上壓迫膀胱, 造成頻尿、 尿急等現象。 另一方面,長期的阻塞造成膀胱內壓增加,也會破壞膀胱的感覺神經、膀胱肌肉的延展能力、收縮能力,使膀胱排尿、儲尿的功能雪上加霜。
攝護腺腫大檢查、評估
臨床上遇見疑似攝護腺肥大的病人,泌尿科醫師會做以下的檢查來評估:
1. 肛門指診:觸摸攝護腺的彈性、硬度、大小,可以初步偵測有無攝護腺肥大或異常的腫塊。
2. 經直腸超音波檢查:可以具體的測量出攝護腺的大小, 並觀察有無可疑的癌症病灶。
3. 驗尿檢查:鑑別診斷有無尿路感染。
4. 抽血檢查攝護腺特異抗原(PSA), 在攝護腺異常的情況之下,這項指數可能會增高。
5. 尿流速檢查:這項檢查可以測得病人排尿的實際速度,包括最大尿流速、 平均尿流速、膀胱容量、 排尿後殘餘尿量... 等。 這些都是診斷攝護腺肥大很重要的臨床數據。 (相關報導: 尿速慢、半夜小便是攝護腺肥大症狀!泌尿科醫師親授「自我評分表」,超過20分病情超嚴重 | 更多文章 )
攝護腺癌臨床症狀、檢查、評估
攝護腺癌剛開始發生的地方多半是攝護腺的邊緣區 (peripheral zone),因為距離尿道比較遠, 所以早期的攝護腺癌幾乎沒有症狀,或是症狀跟攝護腺肥大很類似,病人往往難以察覺, 因此幾乎都必須靠攝護腺篩檢才能找出早期的攝護腺癌。常見的攝護腺癌診斷方式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