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飯哪一款米最好吃?內行狂推2品種「超香又Q彈」:冷掉也好吃

無論是為家人準備便當或是和親友聚餐,飯糰都是方便好吃好食物。(示意圖/取自photoAC)

完美手握飯糰須具備蓬鬆成形卻不散開,目視米飯粒粒分明卻不結團,飯粒透出清亮光澤,口感微黏Q彈,冷食不乾硬且富彈性的要件。因此米的選擇很重要。

生米中約有80%是澱粉質,主要由直鏈和支鏈兩種不同澱粉組成,其組成比例是影響米飯外觀、黏度和口感的主要關鍵。台灣常見米依照直鏈澱粉含量也就是米質的特性,可分為秈米、粳米和糯米3大類。

我們日常的食用米正是粳米(蓬萊米),煮成的飯,即具有黏性較高、質地較柔軟,以及冷了較不會變硬的特質。因此只要選用粳米(蓬萊米)做飯糰幾乎都會成功。其中較特別的是介於秈粳之間的台中秈10號米,因為是低直鏈澱粉秈米,米飯較一般秈米軟黏,也可以輕易捏握做成飯糰。

飯糰因為餡料的形式對於米飯的黏度要求有所不同,且多為冷食,米飯的黏度和軟硬、冷食口感,都會影響成品的成敗和美味與否。因此米種的選擇更加重要。

在米種先決下,茫茫米海之中,該如何選擇?可參考政府推廣的特色米、良質米、比賽得獎米以及有產銷履歷的米,多買幾種親自嘗試。終究,個人喜好和舌頭才是最好的烹飪老師。

極光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向大家推薦我喜愛的好米朋友們。

台粳9號米:米中模範,╴18℃的美味

民國82年由台中農業試驗改良場所許志聖博士育種成功的米種,外型及食味優良,已成為往後新米品種食味和農藝表現測試的對照組,稱之為米中模範當仁不讓。

因超商「御飯糰」以台稉9號米品種行銷首見台灣,而廣為人知。

·外型:潔白透明、大粒飽滿

·口感:Q彈、軟硬黏度適中

·香氣:天然米香

·冷食:冷飯不乾硬,更有嚼勁

·適合料理:配菜白飯、炊飯、便當和各式飯糰

·行走江湖名號:壽司米

台中194號米:豔冠群芳,一試成癮

又稱七葉蘭香米,有獨特的七葉蘭香味,為台中農業試驗改良場所許志聖博士混合台粳九號米和印度茉莉香米育種而成,是台灣米第一支有印度香米氣味的品種。需要較費心思與技術照顧,以技術轉移契作專區的品牌米為主流。 (相關報導: 煮絲瓜別只知道加蛤蜊!絲瓜5吃法讓你消暑解熱,還能化痰止咳 更多文章

·外型:小而細長,介於修長的秈米和圓胖的粳米之間,外觀剔透

·口感:口感Q彈卻更軟糯和黏密

·香氣: 七葉蘭香氣濃郁襲人,從生米、熱飯、冷飯到冷凍復熱亦芬芳

·冷食:冷飯Q黏回彈,晶瑩剔透

·適合料理: 生米煮粥極為快速且綿密香濃、代替長糯製作甜鹹米食,

·嘉惠吃糯米會脹氣的群族

·行走江湖名號: 七葉蘭香米、馥米、馫米、月光之星、竹塘飄香米

選用在地食材、搭配時令的飯糰食譜

龍虎斑龍田揚薑黃爆彈飯糰

龍虎斑龍田揚薑黃爆彈飯糰。(圖/圓神出版提供)
龍虎斑龍田揚薑黃爆彈飯糰。(圖/圓神出版提供)

台灣養殖的龍虎斑最美味了,集結龍膽和老虎兩大石斑魚的優點,龍虎斑肉質鮮嫩中帶有彈性,而且價格親民,不用上傳統市場也可買到。薑黃可抗發炎,加上黑胡椒的抗癌協同作用更讚。作法很簡單:兩杯米+1小匙薑黃粉+1小匙鹽+1片月桂葉和適量黑胡椒,按照正常煮飯程序及可煮成色澤誘人,引人食慾的薑黃飯。薑黃和有芋香、七葉蘭香味的米搭配特別適合。

【材料】(8個份)

溫熱薑黃飯 2碗(320g)

龍虎斑龍田揚 8小片

燒海苔 全切2張,切成8張小長方

市售梅子漿 適量

龍虎斑龍田揚

龍虎斑魚片 50g

醬油 1大匙

味噌 1小匙

酒 1小匙

薑汁 1小匙

蒜泥 1 小匙

胡椒粉 1/4小匙

太白粉 2大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