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多餐、不吃澱粉根本不會瘦!專家破除減脂10大迷思,誤觸地雷小心越減越胖

研究發現若想要快速減脂卻不想流失肌肉,就需要在減重時加入阻力訓練。阻力訓練不只能增加肌力和耐力,持續訓練還能提高新陳代謝率。(示意圖/取自xFrame)

編按:近幾年健身風氣盛行,從過去強調減重到現在的「增肌減脂」,仍有些觀念不太正確,例如「少量多餐就會瘦」、「吃碳水會變胖」等錯誤觀念。本文列出10大健身小白特別容易出現的減脂迷思,來看看你中了幾個?

減脂迷思破解目錄

美國有位醫生在他最新的暢銷著作說:「計算卡路里的方法行不通。」還有位一輩子是紙片人的漂亮女生,在電視上跟主持人歐普拉說:「計算卡路里是人類無知的節食歷史。」前鐵人三項的運動員,現在自封為飲食大師,他在部落格上大力呼籲:「我們要拋棄過去, 繼續前進,重要的是食物的品質而不是熱量。」 這些話聽起來很悅耳,只要選擇正確食物,就能疏通和改善身體的激素、促進新陳代謝,身體自然就會變好。然而,會相信這種話的人,無非就是希望不用限制飲食份量,想要靠著選對食物,就能變得精瘦健康。

我只想說:傻人說傻話。事實上這樣講的人無異是信口開河、胡說八道,因為單就體重而言,吃多少遠比吃什麼重要。你不相信? 看看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Kansas State University)馬克赫柏教授的親身經歷。他在十週內,只吃蛋糕、薯片、Oreo、和乳清蛋白減了十二公斤。

1.還有一位教自然科學的老師約瀚‧西斯納,他在六個月內只吃麥當勞,就減了二十五公斤。

2.還有賽奇威克,他是一位健身愛好者,他每天做完嚴格訓練後都會吃麥當勞,為期一個月,卻練出非常精壯的體魄。

3.我不建議大家這麼做,因為營養均衡確實很重要。但是我舉這三個案例是要讓大家瞭解計算卡路里的重要性。

以上三位即使吃下大量的垃圾食品,但是熱量進出平衡,還是可以增肌減脂。 這一切運作模式以及體重變化的關鍵就是能量平衡,可透過能量的攝入「吃進去的卡路里」和輸出「消耗的卡路里」兩者來計算。每種食物的卡路里都不一樣,像堅果的能量密度很高,每公克平均有六點五大卡。另一方面,芹菜的能量則很少,每公克只有零點一五大卡。總和一天中所吃的卡路里,和消耗的卡路里相比較,我們會發現三件事:

1.攝入的卡路里>燃燒的卡路里(經常如此,體重會增加)。

2.攝入的卡路里<燃燒的卡路里(經常如此,體重會下降)。

3.攝入的卡路里=燃燒的卡路里(經常如此,體重會維持)。

我們以銀行帳戶來作比喻,存(吃)的比提領(燃燒)的多,就會創造能量正平衡,存款就會增加,這多出來的存款(儲存於身體的能量)就是體脂。存的比提領的少,存款數字就會下降,就會創造負向能量平衡。也就是存不夠時,身體會去消耗之前存的脂肪來補償能量赤字,以維持正常運作。 (相關報導: 每天只要運動10分鐘,就能降低7%死亡風險!哈佛研究揭最佳運動組合,訓練時間再少都有用 更多文章

人體需要持續不斷的能量來維持生命,如果沒有立即可用的儲存能量(體脂肪),就必須用非常精準的飲食計畫來補充能量。在這個情況下,少吃一餐都可能因為能量耗盡而喪命。幸好,這不是人體運作的方式;吃不夠的時候,身體自然會分解儲存的體脂肪,在必要的時候燃燒脂肪以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