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從海外傳來捷報,軍式風格多媒體公司負責人吳尚融拍攝的微電影在洛杉磯獨立短片節(INDIEX)獲得最佳劇情短片、最佳男導演提名,並得到最佳獨立短片榮譽獎。獨立短片電影節雖然比不上好萊塢,但在筆者個人的解讀來看稱得上是好萊塢的外圍。獲得榮譽或者獎項的短片,都能夠上簡稱IMDb的網路電影資料庫(Internet Movie Database),算是很高的榮譽。
吳尚融是唯一在3月份獲得這三項榮譽的台灣導演,但是他沒有因此而滿足,又在4月份報名了洛杉磯獨立短片獎(Independent Shorts Awards),並又得到最佳劇情短片榮譽獎與最佳男導演銀獎兩項殊榮。此外他還得到印度第三屆Cinema4Screen電影節和美國2023年度LIFT-OFF GLIBAL網絡官方評選,稱得上是在好萊塢跟寶萊塢都有所斬獲。
那麼吳尚融到底是拍了什麼樣的電影,能夠在美國跟印度都獲得獎項及榮譽呢?原來在拍攝了幾部以兩岸百年軍服演進的影片,並出了四本相關書籍以後,他決定拍攝更有深度的劇情片。這部劇情片,必須要與海峽兩岸近代軍事發展史有關,因為這是他的興趣來源,但是又不想把重點都放在介紹軍服或者武器裝備演進史上。
透過與長年從事口述歷史的筆者還有郭冠佑接觸以後,吳尚融發現到許多來台灣的老一輩外省人,並非我們所認知的那樣都是抗日反共的英雄。相反的他們當中有不少人,是二戰時在淪陷區效力滿州國、汪精衛政權甚至於日本侵略者的所謂「親日派」。而且在戰後的國民黨威權體制裡,他們的政治地位又往往比那些真正抗日反共的英雄高。
後來在看了一些韓國電影,閱讀了新加坡的相關歷史後,他又發現這不只是台灣或者中國大陸,而是整個亞洲的普遍現象。似乎那些在二戰時當「漢奸」或者「親日派」的人更能生存,並且不分意識形態的主導戰後各國的政經大局。獲得啟發的他,便將海峽兩岸、新加坡、南韓以及菲律賓的二戰與冷戰經驗結合到一起,拍攝出了這部《英雄與傀儡》。
從革命、抗日到國共內戰,太平洋共和國經歷了中華民國曾經走過的百年滄桑。(作者提供)
虛構國家的真實故事
最初吳尚融考量到要參加國內影展,同時也不排除短片到大陸上演的可能性,決定虛構一個架空的國家來表達他的故事。兩岸政權都聲稱自己領導了對日抗戰,並靠此維持政權的正當性,吳尚融如果直接把故事背景設置在真實的中國,肯定會遭受雙方的封殺。哪怕是大陸與台灣觀眾,也會有不少認為他傷害了中國人的民族尊嚴,所以絕對不能將其當成兩岸真實的故事來拍。
當然其他的亞洲國家同樣愛面子,而且吳尚融也希望未來有機會前往發展,所以設在任何一個真實存在的國家都沒有好處。為此他虛構了一個不曾存在過的亞洲國家太平洋國,並將之設定為類似新加坡那樣以華人為主要人口結構的國家,解決了這樣的難題。既然是虛構的國家,就不用擔心得罪任何一個當事國與當事人,免除掉許多困擾。
(相關報導:
許劍虹觀點:向逝去的飛行員致敬——二戰與冷戰時代的捷克與中華民國
|
更多文章
)
然而發生在這個虛構國家的事情,卻都是過去100年來亞洲各國所真實經歷過的歷史。原本實施君主立憲制的太平洋王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遭受日本入侵,國王在無力抵抗日軍的情況下投降成立親日政權。主張抗日的王國軍人在美國扶植下持續抵抗,一票進入山區打游擊,另外一票則到美國組織光復軍。
更多的軍人卻選擇放棄抵抗,加入國王領導下被改名為太平洋帝國的親日政權。接著帝國軍隊在日軍領導下,掃蕩美國戰略情報局培訓的游擊隊,雙方結下了血海深仇。所以在日本戰敗之際,游擊隊攻入帝國首都,將王室成員屠殺殆盡。沒想到美國怕承擔政治責任,選擇與游擊隊切割,導致游擊隊倒向了蘇聯,轉變成了共產黨。
美國另外扶持親美派的政治人物上台,又將太平洋帝國改國號為太平洋共和國,隨美軍打回國土的光復軍就轉型成了共和國的國軍。然而之前依附日軍的帝國軍軍人,不只沒有被以叛國罪處置,還因為他們在對抗游擊隊方面比光復軍更有經驗,最後受到共和國當局的重用。一段英雄與傀儡之間爭權奪利的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雖然是虛構的故事,可《英雄與傀儡》的主角背後都有真實存在的原型人物。(作者提供)
以真實人物為藍本
看到這裡,其實也不難發現太平洋共和國與共產黨之間的戰鬥,其實就是國共內戰或者韓戰的縮影。而無論是共和國還是共產黨,都有屬於自己的英雄。共和國的邱衛民將軍,主要是以國軍的孫立人將軍為原型,他是曾經在戰場上英勇抗日的英雄,又接受了美國的正規軍事訓練,且具備相當程度的民主素養。
共產黨的軍事領袖吳榮,則與邱衛民一樣原本都是效忠王國的軍人,差別只是在於邱衛民是正規軍事學校畢業的軍官,吳榮是行伍出身的士官長。階級的差異,讓他們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吳榮本身沒有信仰共產主義,卻因為遭到美國盟友拋棄而走上了反美的道路,他的原型據吳尚融所言結合了中共的彭德懷與馬來亞的陳平。
然而兩個英雄都沒有在他們效力的陣營中得到美好的結局,反而在戰場上陣亡。而共和國也與1949年的中華民國一樣,因為以武力鎮壓民變的關係,最終失去了美國的支持。共產黨軍在民眾支持下節節勝利,推翻了共和國成立了共產主義國家太平洋人民共和國。結果一如真實世界的中共與北韓,這個國家陷入永無止境的政治鬥爭之中,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失敗國家。
最讓人拍案叫絕的是,那些不顧邱衛民將軍反對,堅決又以武力手段鎮壓民變的前帝國軍人,看似最為反共,卻又在共產黨勝利後搖身一變成為了人民共和國真正的掌權者。一切針對異己進行的清算鬥爭,都是由這些「親日派」暗中主導,目的是要讓知道他們不光彩歷史的人通通閉嘴。為此吳榮留在世上的親信與家人,後來又都被他們滅口了。
從這裡可以看出,所謂的「親日派」其實指的正是文革末期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的陳永貴,他在二戰時曾效力親日組織興亞院,協助日軍掃蕩8路軍。等到抗戰勝利後,陳永貴又加入山西的中國共產黨組織,暗中累積實力。他在周恩來的鼓勵下,於文革爆發時組織紅衛兵「總站派」,趁機大鬧了一場,也趁機剷除掉許多知道他當過「漢奸」的元老幹部。
(相關報導:
許劍虹觀點:向逝去的飛行員致敬——二戰與冷戰時代的捷克與中華民國
|
更多文章
)
《英雄與傀儡》強調的是,無論在哪一個時空環境,勝利的都是傀儡而不是英雄。(作者提供)
不同的結局與相同的結果
如果按照這個時空的故事走下去,太平洋共和國幾乎永無翻身之日,永遠將生活在清算鬥爭的無限輪迴之中。或許吳尚融不想看到自己打造的虛構國家走上這條不歸路,他又開設出了一條平行時空的結局。在這個新的結局裡,邱衛民成功阻止了國軍對民眾的鎮壓,吳榮也放棄了武裝革命路線,要求所有游擊隊員放下武器回家。
太平洋共和國沒有被推翻,隨即在美國帶領下融入自由世界的資本主義體系內,並靠著開放市場發展成為亞洲最先進的國家,完全是現實中新加坡共和國的翻版。然而在這個世界觀裡,英雄們的下場沒有好到哪裡。邱衛民算是有一個善終,但是卻只能靠退輔會的照顧渡過晚年,最後一個人孤單寂寞的離開世界。
吳榮則被編入了共和國軍的特種部隊,並在越戰時替美軍執行秘密任務時疑似遭到越共殺害。似乎無論是在哪一個時空,英雄們的命運都沒有太好,那麼傀儡呢?那些在舊的時空中加入共產黨,大搞清算鬥爭的前帝國軍人,在這個時空裡又搖身一變成為了政治人物、財閥與資本家,成為真正主導太平洋共和國走向的精英。
就如同真實歷史裡的李光耀、朴正熙以及江澤民一樣,他們無論是在共產主義還是資本主義勝利的時空裡都能成為贏家。與那些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的軍人不同,這些「親日派」懂得如何在不同的強權之間周旋,擁有高超的政治手腕並懂得如何「做人」,遠比那些教科書裡宣傳的英雄烈士更能立於不敗之地。
這種題材的電影,在強調正統與民族大義的海峽兩岸難以被接受,卻很受美國的歡迎。事實上即將在今年6月30日上映的好萊塢大片《印第安納瓊斯之命運鐘盤》(Indiana Jones and the Dial of Destiny),內容就是以美國在二戰勝利後招募納粹科學家協助發展登月計劃為主題。這種題材在好萊塢百拍不厭,難怪吳尚融的短片能受到青睞。
(相關報導:
許劍虹觀點:向逝去的飛行員致敬——二戰與冷戰時代的捷克與中華民國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