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媽的世界》:去你的嬰兒,產婦是要修復自己的身體

《去你媽的世界》:去你的嬰兒,產婦是要修復自己的身體。(Unsplash)

那一刻我的腦海裡沒有出現嬰兒的臉,沒有丈夫,也沒有任何人,只剩我和我自己的身體。

入住月子中心第二天,產後第五天,我的奶量大約就是一管針。

自從孩子從陰道滑出的當下,基本上已經覺得這世界再離譜的事情我都能夠接受了——我記得非常清楚,嬰兒的頭準備從陰道內側衝出來的前一刻,我滿腦子覺得不可能,不可能的程度大概像是要我張嘴吞進一顆西瓜,總之這麼大的東西不可能從裡頭撞破,我絕對生不出來,除非把我撕成兩半。

而今我非但沒有裂開,孩子也順利出生,是為神跡,因此再離譜的事情我也應該能夠接受才對。

這也是為什麼,我後來睜大雙眼看見奶頭的疙瘩上、冒出濃稠的奶水以後,已經完全不覺得驚訝。

孕期以來,我只理解到我對這座身體毫不理解。我過去更傾向活在虛浮的美感裡頭,塞得進精緻的衣服,選對胸罩、讓自己的乳房打起精神,而非完全臣服在棉質、鬆垮的哺乳內衣裡頭,依賴它的柔軟、穿上就能夠讓產後敏感的乳頭不會因磨損而感到疼痛,它是那樣親切、平軟,毫無集中的效用,而且實在離譜舒適。

當然,舒適也可能來自我那被擠壓了十個月的內臟器官終於開始歸位,在擁擠、漆黑的身體裡面各自又重新找到可以呼吸的空間。這種種的舒適感,好像使我暫時變成一個善良的人。

從孕婦成為產婦

懷孕讓人變得敏感於世上的痛苦,好像人世間發生的所有苦難、所有疾病變化意外都有可能穿越我的肉身,直擊羊水中的嬰兒,濺起一點水花,我們再也無法承認自己是乾爽潔淨的完人。不過,從孕婦變為產婦的我,卻覺得自己靜養的那幾週對生命有無限寬容,覺得所到之處皆是明亮,所見之人皆是和藹。

唯一阻撓我的只有奶量。

我對親餵一事看得很淡很淡,但如孔子所謂「無臆無必無固無我」——不臆測自己乳汁充足,不必然強求孩子得吸吮母乳,不固執相信配方奶的營養不足以撐起孩子的健康。對於哺乳一事,我活得像是沒有自我,有則給予,無則沖泡,沒有半分糾結的念頭。

入住月子中心,朋友推薦我看黃艾莉(Alexandra Wong)的脫口秀打發時間。她指定片單《鋼鐵老婆》,是艾莉身穿豹紋連身裙、頂著大肚子敘述孕期乃至生產的種種。我看見艾莉在台上大喊:「很多人以為產後的育嬰假真的是為了要照顧嬰兒,去你的嬰兒,我們是要修復自己的身體。」她嘶聲力竭,我跟台下的觀眾一起笑到流眼淚,後來笑聲停了,我仍繼續流淚。

「修復」這個詞聽起來有某種迴旋的意義,好像一個迴力鏢,丟得再遠都能夠繞回來。然我清楚知道已經沒有辦法了。產後雙乳漲痛得如一張暴雨過後的湖,湖水維持恐怖平衡,隨時準備炸出。雖然在醫院時,衛教人員及護理師都殷切叮嚀擠奶的方式,我偏學不會,橫豎施不對力,往往弄得滿頭大汗,乳房仍硬得像是快被灌飽的氣球,痛不可言。待嬰兒張嘴,死命猛吸,也只能淺淺流出一點乳汁,吸到最後我倆都大汗淋灕,她仍餓著而我奇痛無比,雙雙慘敗。

就在此時,月子中心的護理師如散發聖光出現在我面前,輕聲細語問:「我方便幫你按摩嗎?」 (相關報導: 諶淑婷:當媽媽要先學會對自己好 更多文章

那是一位即將臨盆的護理師。我識人不多,但若以那肚子隆起的程度,若非臨盆,至少也是懷個雙胞胎的大小。因此我誠惶誠恐,有種惺惺相惜之感,軟聲答覆她當然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