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培養孩子責任感,父母該這麼做!黑幼龍舉實際案例揭教養真相,每個家長都該懂

父母越有包容力,孩子的責任感就越強(圖/unsplash)

對孩子包容,真的不容易,但事實證明,父母越有包容力,孩子的責任感就越強。而孩子成人後,也會包容、尊重別人,因而更受歡迎,更健全、喜樂。

如果你問我,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一定認識很多父母,最佩服什麼樣的父母?

我會說:我最佩服有包容力的父母。

他們真了不起,也真不容易。

若是孩子對你說,他不想念大學,你會怎麼回答?

如果你是位醫師,很希望學業成績相當好的兒子能繼承事業,但他卻對哲學感興趣,你會怎麼辦?

我還遇過一位媽媽含著淚怨嘆,她那小四的兒子太會下圍棋了,好像是五段的棋力。但她還是擔心兒子的前途,以後該怎麼辦?

你是哪種類型的父母?

父母也可以分成好幾種類型:有一種舍監型的父母,一天到晚要求孩子幾點上床、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做功課。有一位媽媽承認,她還會盯著孩子的刷牙時間,看有沒有滿三分鐘。

有些父母屬於將軍型,常常發號施令,嚴厲無比,常常大聲吼叫,孩子看了就怕。我想我們這一代很多人當年的父母,就是將軍型的。他們很多都是好人,都很愛孩子,也都認為嚴格管教是為孩子好。但真是如此嗎?

還有導師型的父母,常常會跟孩子談大道理,諄諄教誨。但是孩子,特別是青少年階段的孩子,聽進去了沒? 或者信服程度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我最欣賞的父母──園丁型

我最欣賞的是園丁型的父母,他們會認真的播種、澆水、施肥。有時要幫花澆灑些農藥,清除病蟲害,然後靜待開花。

好園丁不會揠苗助長,因為每一種花綻放的時間不一樣;好園丁不會硬將康乃馨種成玫瑰花(也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每一種花都有它的顏色、成長期,不同的花需要不同的培植方法,的花需要很多水分,有的花需要的是日光……

養小孩也一樣,甚至比養花還要複雜且多樣。

天底下沒有一樣的兩個人,即使是雙胞胎,每個人的個性、興趣、特長、甚至價值觀都不盡相同。再者,孩子成長過程的速度也不一樣,因此,用同樣的方式管教或要求,真的是兩敗俱傷。

反過來說,能包容自己孩子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父母,才是有福的,相對那真的需要很大的功力。

有包容力的父母不會要求孩子成為自己的翻版。他們不會拿自己孩子去跟別人比較。也不會問哥哥、弟弟能做到,為什麼你不能?他們更不會一天到晚緊迫盯人。

包容孩子的決定,不容易

我住在美國加州那段期間,鄰居的一位女孩決定高三畢業後就不上大學了。她爸爸因為此事感到心煩,還問我是否可送女兒去台灣一趟,讓她再重新想一下。

我的大兒子黑立言與這女孩曾是學校同學。他說她不但功課好,而且是加州

Cerritos 中學學生會會長,不管要申請任何大學都會被錄取,甚至哈佛大學都可能。

但這位鄰居父親,最終還是尊重女兒的決定,沒有要她去上大學。據我所知,這女孩高中畢業後就到一家購物中心工作,也搬離家中與朋友共住一間公寓,而她父親完全接受這些決定。

要做有包容力的父母,真的不容易。但經過一些練習與分享,有時是天人交戰,後來還真的可以做到。 (相關報導: 別問孩子「好不好、要不要、可不可以」!專家:務必做的事請直說,否則尊重變放縱 更多文章

兒子想進演藝圈,我沒阻止

新竹有位卡內基訓練學員本業是醫師,自己有一家診所。受訓期間,分享近來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時,就是尊重兒子的決定:選擇牙科。這位醫師說,他兒子的分數成績本可以選擇醫學系。言談間,聽得出這位醫師有點心有不甘,但我想將來他會有一定程度的慶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