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骨科醫生張曜任在節目《健康好生活中》提到,自己有一名65歲女性患者以種菜為生,5年前照X光發現有輕、中度退化性關節炎,5年後回診嚴重惡化需要換人工關節的程度,於是在節目上盤點出六大動作導致的膝蓋負擔重量。
張曜任在節目中強調,人工關節也不是裝上去就一了百了,後續還需要花上一段時間不斷復健與適應,肌肉力量也需要重新訓練,因此建議觀眾盡可能不要走到這一步。
輕、中度的退化性關節炎,其實都還可以透過玻尿酸、藥物、復健等方式治療,控制得宜的情況下不至於惡化到需要裝人工關節,因此張曜任也點出6大「對膝蓋造成負擔的狀況」,建議觀眾盡量避免: (相關報導: 膝蓋受傷要多久會好?還能健身重訓嗎? 醫解析膝關節常見運動傷害,慢跑、騎腳踏車也要注意 | 更多文章 )
1.蹲跪:體重8倍
2.下樓梯:體重6倍
3.打球:體重6倍
4.跑步:體重2~3倍
5.站立、走路:體重1~2倍
6.體重增加:每增加一公斤,可能就會造成膝蓋多負擔1~2倍的重量
由於上榜的都是相當日常的動作,也不可能完全避開,張曜任就再次強調「不是完全不能做,而是要盡可能蹲跪與爬高」,即使有輕中度的退化性關節炎,靠著這樣在日常中多留心,也能避免症狀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