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已進入第七天,美國及其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簡稱:北約)盟友面臨採取更多措施援助烏克蘭的壓力,儘管西方的選項越來越少。
俄羅斯在繼續推進佔領更多烏克蘭城市地區的攻勢,西方公開討論的一個更加激進的選項是設立一個禁飛區,如果設立禁飛區,將阻止俄羅斯飛機在烏克蘭上空實施攻擊,從而消除俄羅斯的一個關鍵軍事戰術。不過這一想法已經被美國和北約國家回絕。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周三表示:「從許多方面來說,對許多人而言,這是一個心照不宣的問題。為什麼不直接採取軍事行動呢?但這不是任何北約成員國正考慮要做的事情。而這是有原因的,在當前情況下,在烏克蘭上空設立禁飛區就意味著你將不得不做出擊落俄羅斯飛機的決定,而這是任何西方國家都沒有考慮的事情。」
英國官員說,雖然高層討論過設立禁飛區的問題,但鑑於此舉有可能挑起與莫斯科的直接衝突,這並不是一個現實的選項。
要在烏克蘭上空設立一片持續、有效的禁飛區,特別是在與幾個北約國家合作的情況,將需要數百架飛機,不僅要維護這片禁飛區,還要為那些維護禁飛區的飛機提供支持。此外,多個國家的空軍將不得不進行協調。而且,如果俄羅斯攻擊某個北約成員國的飛機,將被視為對擁有30個成員國的北約的攻擊。
英國政府表示,將繼續對俄羅斯個人實施更多制裁、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讓逃離戰亂的難民更容易在英國安頓下來。
然而,制裁措施不會在戰場上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一點西方領導人已經承認。美國已開始推出懲罰性金融措施,包括切斷俄羅斯一些最大的銀行與全球金融體系的聯繫,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周說:「這需要時間。」
無論如何,官員們希望這種前所未有的經濟打擊將迅速給俄羅斯經濟造成切膚之痛,這意味著隨著炸彈在基輔炸落,俄羅斯將面臨銀行遭遇擠兌、企業崩潰的局面,讓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看到其行為的現實後果。
一位官員說,設立禁飛區可能是最終和平協議的一部分。
儘管北約成員國拒絕任何直接干預的想法,但最近增加了防禦力量,目前有100多架噴氣機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在30個地點開展行動,從波羅的海到地中海有120多艘船隻在巡邏,還有數以千計的士兵部署在北約東部。
普京先前下令俄羅斯核威懾力量進入特殊戰備狀態,這也令北約盟友擔心軍事介入的潛在風險。至於如何應對俄羅斯的這個升級行動,西方國家似乎還沒有達成共識,一位歐洲外交官員稱,俄羅斯改變核部署狀態是為了轉移人們對俄烏戰爭行為的注意力。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完全沒料到俄羅斯真的動手:烏克蘭戰爭讓中國外交面臨何種危機? | 更多文章 )
但官員們表示,如果普京真將他的威脅付諸行動,擁有核武的北約成員國將把其核武庫置於警戒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