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恬華人才教戰所》績效、年終獎金你滿意嗎?專家:今年最重要的會議,請你跟主管這樣聊

年度績效考核關係到年終獎金和升遷發展,應該是你這一年最重要的會議,但你懂得如何跟主管聊天嗎?(圖/pixabay)

~本專欄將以案例方式一一回答人才在職場上遇到的難題~

014號人才Stan來問事:平時辦公室氣氛有點冷,老闆跟我們之間相處還不到惡劣,只是彼此生活圈不一樣、年紀也不一樣,話題根本兜不起來,對話也很少。有些時候感覺公司決策不太對,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跟老闆開口,我該怎麼辦?

 

2022年來到盡頭,相信上班族們不分外商、本土,公司規模大小,都正在陸續跟主管進行績效考核,表現優秀的員工,通常可以得到比較豐厚的年終獎金,如果績效名列前茅,那麼來年更有望獲得升遷、加薪。所以這場面談氣氛如何、結論如何,對你就很重要了,最起碼,這應該是你2022年最重要的會議之一!

但,你知道跟老闆一對一談話時,自己到底該說些什麼才恰當?最近我發現,原來對年輕朋友而言,這是個相當困難的問題,所以想來分享自己數十年來的心得。

我觀察到,不少人在職場上碰到障礙,原因之一,是他們根本不了解自己老闆;說到底,其實老闆也是平凡人,他有被上級指示達成的使命,和隨之而來的壓力和責任,主管並不是喜歡成天找人麻煩的怪咖。所以要是不清楚老闆的個性、喜好與做事風格,一味悶著頭做事,你將很容易事倍功半,覺得自己勞苦功高,但是每到論功行賞時,經常沒自己的份。如果不想淪為這種苦情上班族,你該怎麼做?我的答案很簡單:請先Google一下,搜尋你老闆這個人的蛛絲馬跡。

「共體時艱」的一年即將邁入尾聲,各福委會、HR、採購及決策同仁,也都開始籌備尾牙活動。(圖/勞動部)
年底是主管決定員工考績的關鍵時刻,平常若能和主管友善互動,在職場更能事半功倍。(圖/勞動部)

職場事半功倍第一步:好好認識你的老闆

請讀者朋友別會錯意,我指的Google一下,並不是要你肉搜老闆住家地址,找機會去他家送禮、拍馬屁,也不是到年底打考績前才做這件事,而是你本來就該好好認識這個有權力指揮你作業,決定你考績分數的人,如果遇到空降的新主管,那更是要做功課:這個主管工作上繳出過什麼成果?他遇到兩種選項時,通常會怎麼下決定?以前有什麼戰功?

如果主管是個還滿容易找到公開資訊的人,那麼恭喜你,請藉此機會仔細認識他,從這些資訊研判他在工作上比較在乎的優先次序。他過去的工作背景是研發、是業務出身還是行銷出身?如果是研發出身的主管,通常數理與邏輯比較強一點,行銷出身的主管,可能相對有創意,而國外留學回台的主管,或許比較洋派、講話比較直接一些。(延伸閱讀:想跳槽,千萬別說謊要創業!專家:轉職前,你至少該確定2件事)

假設主管並不是知名人物,根本沒什麼歷史資料,這時也別緊張,請你盡可能透過公司內比較資深的朋友、同事,掌握你主管的喜好與工作重點。社會學上的「六度空間分隔理論」,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這些準備,並不是要你幫主管貼標籤,是幫助你描繪這個人更立體的樣貌,免得無形中得罪了主管卻不自知。好比說年紀較長、或受過日式教育的主管,往往比較注重互動時的長幼輩分和次序,那麼在和主管應對進退上,最好要更注意禮貌。 (相關報導: 石恬華人才教戰所》主管眼中的麻煩,後來竟開發出iPhone鍵盤!專家:幫老闆想答案,你升遷就有望了 更多文章

職場事半功倍第二步:好好跟老闆聊天

了解你的老闆以後,下一步就是要學習如何跟老闆好好聊天,在外商公司這可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溝通能力。年輕朋友不免會懷疑,他負責下指令,我負責完成任務,工作不就是這樣?為什麼還要學會跟老闆好好聊天?我還是延續剛才的建議,主管畢竟也是活生生的人,與其把他視為「打你考績的人」這樣冷冰冰的形象,不妨把他當成位階比你高一點、但沒那麼熟的朋友,這樣彼此互動會更順暢。(延伸閱讀:什麼工作有年薪百萬?專家:開慢車道怎麼加速也沒用,找對產業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