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我的尿液中有泡泡,是不是蛋白尿?為什麼冬天或天冷時排尿更不順暢?許多人對排尿有不少疑問,卻找不到正確解答,對此,擁有近35年資歷的泌尿科名醫李祥生列出9種常見的排尿障礙問題,並且一一詳解為民眾解惑。
【Q1】我的尿中有許多泡泡,會不會有蛋白尿?腎臟是不是出問題呢?
【A】 這是門診常遇到求診者的主訴,到底尿中泡泡多是不是問題?常聽見很多醫師說蛋白尿會表現出尿中多泡泡。
有蛋白尿的病患,的確會有泡泡;反過來說有泡泡的尿液,患者不一定有蛋白尿。且這類尿中泡泡多的看診者,絕大部分都證實沒問題。只要做個一般常規尿液檢查,就可知道尿液中是否有不正常反應,是否有無存在不正常的細胞、分子(醣份、酮體、蛋白質、紅血球)等,一目了然,非常快速。約20分鐘就可知道結果。
尿液是人體排泄出的廢物,內容中包含尿素、肌肝酸、鈉、鉀、碳酸鹼等物質,它不是純水,所以排出時更不像自來水。偶爾產生泡泡,並不須過於緊張,做一般常規尿液檢查就清清楚楚了。
【Q2】排尿排不順暢,解不出尿液,可以吃「利尿劑」嗎?
【A】 利尿劑的作用只是短時間內增加尿液的生成總量,並不能解決排尿器官本身的障礙(如:神經、膀胱、攝護腺、括約肌的功能不正常)。所以因為攝護腺增生肥大的排尿不順,並不會因為尿液量多了就變順暢,根本治療還是回歸攝護腺本身的肥大治療。
另外,因為害怕排尿障礙而不喝水,同樣也是不正確的觀念,排尿機制原因不解決,只減少飲水量,反而引缺水、脫水。
【Q3】明明早上、上午都沒喝水,為什麼一整個上午排尿次數那麼多,排出的尿都比喝進去的多?
【A】 這是病患常見的敘述「明明沒喝水,還那麼多尿!會擔心自己腎臟或膀胱出現問題」。其實排尿的多寡是大腦和腎臟自主調控的,當身體中水分不缺或過多時,就由大腦調控排出多一些尿液來;反之,當身體缺水時,大腦就會命令腎臟回收多一些水分存在身體,排出的尿液就少量、濃度高,並且產生口渴的感覺,促使我們要去攝取水分。完全由大腦和腎臟監控調整,我們不用煩惱。
當然某些腦部或腎臟疾病,會使腎臟回收水分能力降低,排尿量大於正常甚多,俗稱「尿崩症」,不過發生率極低。
【Q4】為什麼冬天或天冷時排尿更不順暢?甚至當風寒或流鼻水時,吃了感冒藥會解不出小便?
【A】 冬天氣候溫度低,為減少身體體熱的流失,人類的周邊血管會收縮、皮膚毛孔收縮,這時全身的交感神經系統會比較亢進,除了血管收縮效用外,膀胱頸及尿道攝護腺部位的平滑肌也會受影響而收縮,進而增加膀胱出口阻力及攝護腺的阻力,加重排尿障礙的症狀。有攝護腺增生肥大患者,也常常提到在冬天排尿障礙更明顯,也就是這個道理。
(相關報導:
射精疼痛、尿液混濁有異味,小心是攝護腺出問題!醫生警告:延誤治療恐絕子絕孫
|
更多文章
)
口服的感冒藥中,大部分是抗組織胺或類麻黃素,這類藥物會降低膀胱收縮力,增加攝護腺尿道的阻力。所以在中老年男性中,本就有攝護腺壓迫尿道問題,突然一下因服用藥物加重其壓迫尿道壓力,就會引起尿排不出來,導致急性尿滯留而必須放入導尿管來解決。
【Q5】看泌尿科醫師時,為什麼都會做肛門指診?我只是排尿不順,並沒有痔瘡、直腸癌?
【A】 在男性病患做肛門指診,不完全是診斷直腸癌、痔瘡,還可觸摸到攝護腺後葉。從肛門指診得知攝護腺粗略大小,表面是否平滑或有疙瘩(硬塊)、疼痛與否(攝護腺是否發炎),尤其臺灣每年攝護腺癌發生率逐步上升,為男性十大癌症前茅。利用肛門指診可以早期診斷攝護腺癌(配合攝護腺特異性抗原及經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尤其年齡超過50歲男性,不論健康檢查或泌尿方面診治,更需肛門指診。
【Q6】常常在龜頭尿道口處有白白稀稀黏稠狀類似精液的物質,有時用力時(如:便秘)也會流出白稀黏稠物,是否遺精?
【A】 陰莖勃起射精,是攝護腺、貯精囊及輸精管分泌精液流入攝護腺尿道(後尿道),當性愛興奮達一定高潮時,利用骨盆底的肌肉強力收縮,增加後尿道壓力,同時膀胱頸關閉,像砲彈射出的物理作用,這是正常的射精機制。
當平時不在性愛時貯精囊或攝護腺體分泌過多,其分泌液流入尿道再由尿道口慢慢流出,也就是有人說一覺起床、發現內褲上沾有分泌物(並非夢遺)。為何分泌過多,可能和攝護腺慢性發炎有關。也有一種狀況是由尿道旁腺體分泌液,這些尿道旁腺體功能是潤滑尿道及殺菌作用。當有刺激發炎時,也會呈分泌過多而流出尿道外。
當骨盆壓力增加,如:用力排便、舉重物,也可能將攝護腺及貯精囊內的腺體分泌液壓迫出去到尿道內。
【Q7】射精中有血,是不是有癌症?
【A】 精液大部分是貯精囊及攝護腺分泌,也和副睪丸、輸精管有關。
當這些組織器官有問題時,精液的成分就會改變。例如:當攝護腺發炎時,精液可出現混濁,內含多量白血球。
血精通常是表現出精液中帶有鐵鏽色或鮮紅的血液,可能出現一次或數次,也有維持數月之久,會自行消失,大部分找不出原因。曾有統計數百例血精案例,發現感染或發炎佔39%,癌症或外傷各佔2%,原因不明高達46%,和縱慾過度或禁慾無關。
近代常利用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或核磁共振檢查,來完整掃描攝護腺、貯精囊器官,以利診斷原因。
【Q8】我的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比正常值高,是不是得了攝護腺癌?
【A】攝護腺癌會使血清中攝護腺特異性抗原升高,且愈惡性、愈廣泛性侵犯或轉移的攝護腺癌,其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愈高。反過來說,利用監測攝護腺特異性抗原的數值,我們可以早期診斷攝護腺癌。數值愈高,得到攝護腺癌風險愈高。
臨床上,我們以4ng/ml為標準,高於此就要嚴格的追蹤或進一步診斷,或可利用攝護腺切片標本來證實癌症的存在。
但攝護腺增生肥大本身也會使攝護腺特異性抗原升高,只是升高的幅度、速度不像癌症快速。我們可以利用肛門指診、攝護腺超音波檢查輔助,評估是否決定切片檢查。
PSA3∼4ng/ml以下,切片證實癌症機率5∼10%,PSA4∼10ng/ml則為20%,PSA在10ng/ml以上高達30∼40%,所以不是超過4ng/ml的人都一定有癌症,或者低於4ng/ml者,一定沒有癌症,只要定期接受攝護腺的健康檢查即可。
【Q9】吃了α-阻斷劑,常常低血壓及頭昏、全身倦怠,不服用又排尿障礙,該如何處理?
【A】α-阻斷劑除作用在攝護腺的平滑肌鬆弛外,也會影響到血管平滑肌,造成血壓低現象,尤其從平躺姿勢突然站立時,會感覺頭暈,站不穩甚至暈倒,又稱姿態性低血壓。有這種情況時,必須告訴醫師,一般改善方式為:
① 選擇另一種較專一性的α-阻斷劑,只作用在攝護腺平滑肌,較不影響心臟血管系統。
④ 避開α-阻斷劑改為縮小攝護腺的藥物,5α還原酶抑制劑。
作者介紹|李祥生
作者為《商業周刊》推薦良醫。任職泌尿專科近35年資歷。有感老年泌尿疾病以攝護腺問題最常見,尤其是攝護腺增生肥大造成的排尿障礙。作者希望不是每天幫病人開很多的刀,而是期望民眾對於身體不適能有高度警覺、有意願積極求診,以延緩症狀的變化及病程進展,避免併發症的出現。
作者為提升中老年男性的健康意識及加強民眾保健知識,經常走訪社區做衛教、拍攝Youtube影片衛教宣導,透過泌尿醫學衛教知識,期望有助民眾預防及減少疾病帶來的後遺症、改善疾病及提升生活品質,甚至有益醫病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