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遭嗆「殘障做什麼餐」、被路人踢下肢!他們坐輪椅拚出全台第一「身障餐車」靠雙手養活自己

「有些人看我們殘障沒辦法,其實我們都有辦法!」曾有網友嗆他們「狗屁,殘障做什麼餐」,甚至有路人質疑夥伴是「假殘障」、公然踢他腳,但他們做到了,就算雙腳不能自由行動,也能用雙手養活自己...(盧逸峰攝)

「有些人看我們殘障沒辦法,其實我們都有辦法,不要好像歧視、說『你們殘障什麼都不會做』!」

他們曾經做20年衣廠工人卻因為無法久站黯然離職、做到雕刻師傅卻因工廠外移中國而失業街頭賣抹布,然而如今的他們,是開著餐車走闖的總舖師──最初這輛全台第一「身障餐車」構想出來時,曾有網友嗆他們「狗屁,殘障做什麼餐」,甚至有路人質疑夥伴是「假殘障」、公然踢他腳,但他們做到了,就算雙腳不能自由行動,也能用雙手養活自己。

2020年末正式上路的新巨輪行動號餐車,是全台第一輛「身障餐車」,車上的廚師共通點就是身障,有人尚能勉強行走但無法久站、有人雙腳早已因疾病萎縮,他們曾是被市場拒絕的勞工,如今卻靠一台餐車端出鮮炸旗魚塊、手工鮮蝦腸粉、誠意滿滿鍋燒麵,還有人夢想未來可以賣手沖咖啡──師傅之一林大哥就笑,有些人看所謂「殘障」做什麼都沒辦法,其實他們都有辦法。

想找工作卻一再被拒絕、好不容易找到適合住的地方卻被房東害怕「會不會半夜死在家」,即便如此,新巨輪協會的身障者們依然不願屈於只靠社福補助過活的日子,他們願意工作、也能工作,這台上路的餐車不只讓師傅們找回自信,也要讓其他仍在絕境的身障者看見:我們真的都可以做到。

努力養活自己卻讓家人低收入戶遭取消、拾荒一天數十元度日 貧困身障者困境:社福補助比較重要,還是工作比較重要?

2020年12月底立法院附近開辦「人權市集」,寒風中青島東路上,餐車「新巨輪行動號」亮藍身影格外顯眼。誠意滿滿端上自家醃製紅糟排骨、鮮炸魚條、烏石港鮮美干貝組成一份綜合炸物,餐車前人潮沒停過,問起顧客覺得口味如何,她竟開始擔心:「他們用的料超好,一份才80,會不會虧錢?」

20201208-新巨輪服務協會推出無障礙餐車,讓協會成員能生活自立(謝孟穎攝)
誠意滿滿端上自家醃製紅糟排骨、鮮炸魚條、烏石港鮮美干貝組成一份綜合炸物,餐車前人潮沒停過,問起顧客覺得口味如何,她竟開始擔心:「他們用的料超好,一份才80,會不會虧錢?」(謝孟穎攝)
20201208-新巨輪服務協會推出無障礙餐車,讓協會成員能生活自立(謝孟穎攝)
12月8日「新巨輪行動號餐車」開幕式當天餐點,飽滿鮮蝦放滿滿的手工煎腸粉(謝孟穎攝)

在平價美食背後,是師傅們一度破碎、又奮力重新站起的人生。創立新巨輪協會的陳安宗本身即是一名罹患小兒麻痺的身障者,看似能行走,變形的一條腿卻無法撐起全身重量、無法站立超過1小時。一般職場拒絕一個無法久站的勞工,他就試著自己做生意,沒想到在近20年前一夕經商失敗、妻離子散、一個人流落到台北、差點成為街友,靠友人介紹做街賣、販賣抹布面紙等生活用品才勉強撐下。

即便當年陳安宗曾經對街賣非常抗拒,看見身邊狀況更辛苦的身障者,這段經歷讓他發願打造一個「中繼站」,讓需要工作的身障者有個地方住、有一份工作,從街賣做起──走訪新巨輪位於浮州的據點,雖然這裡屋齡高、下過雨就滿地泥濘、要靠接駁車才能到最近的捷運站,宿舍備有全套消防設備、衛浴充足、開伙下廚沒問題,對住民來說,這裡已是社會上最友善安全的一個地方。 (相關報導: 推輪椅一包面紙賣100,真的「賺很大」嗎?直擊身障者叫賣日常 再苦也要活得有尊嚴 更多文章

新巨輪的元老級住民大多曾碰上1980年代以前大流行過的小兒麻痺、肢體多少受到影響,問起來新巨輪以前過著怎樣的生活,師傅林振興說,他從國中畢業又去學西裝、燙衣服,一做20幾年,本來就行動不便的腳因為年紀增長更加退化、更無法久站,只能黯然離職,近10年沒工作。直到臉書看到新巨輪協會訊息,看到協會輔導一群身障者在街頭販賣生活用品,他才想來試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