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權威智庫「蘭德公司」專家切斯警告,雖然台海緊張升溫到導致戰爭的風險非常低,但2020年台灣大選前後,也就是未來12到18個月間,中國對台灣施壓程度可能大到引發新的台海危機。美國應該強化美台關係,加強台灣應對中共脅迫的能力與韌性,幫助台灣增強抵禦能力,支持台灣參加國際組織和台灣的「新南向政策」,發展多元經濟關係,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CFR)26日刊登了由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資深政治分析師切斯(Michael Chase)撰寫的「防範台海危機─第34號應變計劃備忘錄」(Averting a Cross-Strait Crisis Contingency Planning Memorandum No. 34)。文中指出,中國政治局勢、台灣政治趨勢以及美國對台政策改變,都是觸發台海發生新危機的因素,美方應該特別注意。
中華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 統一台灣為習近平歷史成就展現

備忘錄中寫道,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視為個人的政治使命與歷史成就,特別是20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以及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百周年即將到來之際,統一台灣將成為他重要的歷史成就。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也可能使習近平透過解決台灣問題,鞏固其國內政權合法性。此外,展現中國人民解放軍能力及信心,加強中國內部以及地區國家對中國軍事力量的印象,也可能使中國在台海採取更積極的動作,導致20年多來兩岸關係最嚴重的危機。
2020台灣大選將至 美方需高度關注候選人與總統發言

備忘錄也指出,中共對香港的控制打壓,使得一國兩制對台灣人民沒有吸引力。雖然國民黨在2018年11月的九合一地方選舉勝過民進黨,但大多數政治觀察家將結果歸因於經濟和其他內政因素,而不是總統蔡英文的兩岸政策。雖然蔡英文在去年大選後辭去黨主席身分,但新任黨主席卓榮泰是蔡英文在黨內的溫和派盟友,因此蔡英文要競選2020不太可能面對嚴峻的黨內挑戰。
蔡英文對中國態度謹慎,但在2019年1月習近平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後,蔡開始公開對中國採取強硬的措辭,似乎也有助於強化鞏固她的政治地位,因此在2020年總統大選期間,蔡可能有更強硬的發言,以應對來自中共日益增加的壓力。因此,美方必須關注蔡英文的言論、民進黨選前的支持度、與中國有關的民調變化以及是否有更支持台獨的民進黨候選人出現,或是總統選舉前意外出現一位第三黨候選人等。
中共對台施壓四大手段:外交孤立、經濟制約、軍事恐嚇、操控輿論

切斯建議,美方也要觀察北京是否進一步加大對台灣的警告訊號,包括習近平是否對台灣有更嚴厲的言論,是否有新的說法顯示其對台灣失去耐心,或是重複先前關於台灣問題不能「一代又一代」地拖延下去、失去兩岸政治基礎就會「地動山搖」等表述。 (相關報導: 回應習近平談話 蔡英文:從未接受九二共識,絕不接受一國兩制 | 更多文章 )
他認為,儘管北京不太可能對台灣發動「突襲」,但習近平有可能「以凸顯中共軍隊已做好攻台準備」,試圖對台灣和美國發出警告,例如宣示中共軍隊的軍改已取得成功或在2020年前將完成。除了言語恐嚇,切斯也指出中共施壓台灣可能採取四種方式:外交孤立、經濟制約、軍事恐嚇和操控輿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