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新南向ˊ政策 文章列表
#
新南向ˊ政策
約 5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賴清德計畫延續新南向政策 聚焦科技供應鏈可能是優先要務
準總統賴清德5月20日正式就職。「日經亞洲」(NikkeiAsia)報導,賴清德擬延續現任總統蔡英文的政策,包括深化與東南亞連結的「新南向政策」,但中國仍是一大阻礙。
中央社
2024-04-21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2023玉山論壇》蔡英文:台灣是可信賴夥伴 澳洲前總理、美國前UN大使籲挺台
「台灣是安全、可信賴的夥伴,也是化解挑戰的一部分」,我國總統蔡英文11日出席玉山論壇致詞強調,台海和平是國際繁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2016年推動新南向政策以來,與新南向國家人民往來有顯著提升。美國國務院亞太經濟合作會議資深官員莫瑞稱,以色列和烏克蘭的遭遇更凸顯和平重要性。
簡恒宇
2023-10-11 12:00
新聞
國內
財經
企業拓展新南向 國泰金董座蔡宏圖提醒注意這趨勢
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今(4)日在一場論壇上提醒,亞洲包括東協各國已在積極推進綠色經濟與永續產業分類標準,未來更嚴格的產業規範與碳稅費應該也會在亞洲實施,日本和韓國等亞洲國家都在討論應對方案,這個全面推動的趨勢對台灣企業將有重大影響,值得台灣企業在新南向拓展時加以關注。
陳怡慈
2023-07-04 23:02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2023亞洲新聞專業論壇》媒體要當美中互相理解橋樑 不能落入選邊站陷阱
隨著美國和中國競爭愈趨激烈,東南亞國家成為雙方拉攏對象。《法新社》駐馬尼拉特派員洛培茲稱,由於菲律賓和中國在南海的摩擦升溫,使得雙方難以維持良好關係,但媒體不能落入選邊站的陷阱。《印尼時報》總編輯盧比斯也說,媒體應扮演橋樑角色,促進美國和中國的互相理解。
簡恒宇
2023-06-11 11:00
財經
商業
3次創業失敗,我這樣活過來!印尼台灣人真心話:學會在地語言,你才能抓到商機
過了晚上十點,劉仕豪才下班。他用印尼文向同事道別,轉身走出辦公室。四月底,雅加達晚間氣溫已經攝氏30度,走在街上一會兒便開始流汗。齋戒月剛過,穆斯林恢復原本的作息,市區街頭塞車依然嚴重,就好像印尼的經濟一樣,充滿生命力。
周岐原
2023-05-04 19:50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財經
商業
經濟
台灣、中國與東南亞》學者:北京經濟影響力巨大,印尼在台海衝突難保中立
中國不滿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在台灣周邊進行實彈軍演,引發全球關注台海局勢,其中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23日表明對台海的關切,而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尼也曾表達關切,但印尼學者赫馬特撰文直言,鑒於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印尼在兩岸衝突中恐怕難保持中立。
簡恒宇
2022-09-27 01:30
國內
品味生活
助台灣培育新南向人才 蝦皮公告「東南亞新二代獎學金」計畫
內政部資料顯示台灣有逾100萬的「新住民」和「新二代」,已佔台灣總人口3%以上,成為台灣第五大族群,新二代就學人數也逐年增長。為鼓勵積極向學,蝦皮購物今(18)日公告「蝦皮購物東南亞新二代獎學金」計畫總名額達130名,總獎助金額高達4百萬,期望協助台灣新南向產業人才培育。
林蘭生
2022-04-19 00:39
新聞
國際
國內
台美合作參與新南向「女性生計債券」 吳釗燮:盼終結貧窮惡性循環
繼在我國唯一南美友邦巴拉圭合作女性經濟賦權,台灣與美國再攜手於印太地區推動「女性生計債券」計畫,我國外長吳釗燮今(14)日強調,此計畫旨在終結新南向國家的貧窮惡性循環情況,而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秘書長項恬毅表示,我國參與提供300萬美元貸款,盼能鼓勵台灣私部門加入合作。
簡恒宇
2020-12-14 13:16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2020玉山論壇》蔡英文:台灣民主受到特定勢力威脅 澳洲前總理騰博:中共對外更具攻擊性
第4屆玉山論壇今(8)日如期登場,受到疫情影響而採取線上模式,我國總統蔡英文致詞強調,由於國際戰略競爭加劇,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形勢出現巨大變化,「我們的民主制度與安全不斷遭逢特定勢力的軍事威脅與挑釁,隨著疫情肆虐全球,我們共享的繁榮和生活方式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簡恒宇
2020-10-08 11:43
新聞
國際
國內
台亞會成立2周年》舉辦玉山論壇、推動新南向政策 展現「台灣亞洲互相幫忙」精神
2018年,我國總統蔡英文親自為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揭牌,該會成為連接台灣與亞洲的橋樑智庫,同時推動我國「新南向政策」目標,該會董事長蕭新煌和外長吳釗燮今(7)日出席基金會成立2周年紀念酒會,均強調藉由玉山論壇展現「台灣協助亞洲、亞洲幫忙台灣」的精神。
簡恒宇
2020-08-07 12:45
新聞
國際
國內
推特外交》台灣數位外交協會「奶茶乾杯」推文 美國印度裔學者轉推引發迴響
美國外交體系5月1日發起「推文挺台灣」(#TweetforTaiwan)活動,2天後印度地緣政治學者辛那指出,使用此主題標籤的推特用戶中,以來自印度為多數,而印度是我國新南向政策、美國印太戰略的重點合作對象,加上「奶茶聯盟」議題發酵,台灣數位外交協會20日的「台印乾杯」推文,獲得美國印度裔學者瑪丹和格瑞瑟佛轉推,引起廣大印度網友回響。
簡恒宇
2020-05-27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美國對中戰略方針》明文「對台軍售視中國威脅而定」 外交部感謝履行對台安全承諾
美國白宮日前發布《美國對中國戰略方針》,內容明文會依據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台灣關係法》及中美3個聯合公報,持續與台灣維持強健的非官方關係,同時協助台灣維持可靠的自我防禦能力。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今(25)日表示,外交部感謝美國政府以具體行動,履行對我國的安全承諾,未來會深化台美安全夥伴關係,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簡恒宇
2020-05-25 22:30
新聞
國際
公共政策
國內
這就是「新南向政策」?BBC越南裔記者入境驚魂記:7小時的監禁和精神凌遲
政府力推「新南向」政策,但第一線公務員對於東南亞國家人士是否仍抱持歧視心態、「不是低層勞工就是非法移民、罪犯」的刻板印象?從英國廣播公司(BBC)一位越南裔記者的遭遇可見一斑,她在去年7月造訪台灣,卻在桃園國際機場海關歷經一場「驚魂記」:被台灣移民局官員吼叫怒罵、威脅恐嚇、強制遣返。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0-01-27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人也關心台灣「新南向」政策 台亞會執行長楊昊:以人為本,互動才能雙贏
為了拉近我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總統蔡英文力推「新南向」政策,且範圍擴大至南亞及太平洋區域,更在2018年成立專門推動政策的智庫「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台亞會),而由香港旅遊品牌「GLOTravel」與台灣品牌「島內散步」合作的觀選旅行團,不僅感受台灣民主氣氛,也與台亞會執行長楊昊座談,而與會香港人認為,台灣透過民主模式與新南向國家互動,能達到互利雙贏。
簡恒宇
2020-01-17 08:10
新聞
國際
國內
泰國簽證新制對台灣不對等?外交部:雙邊交流人數成長驗證試辦對泰免簽成功
對於泰國簽證申辦新制度上路,要求申請人須附上財力證明,立法院國民黨黨團總召曾銘宗2日表示,外交部應就雙方免簽證待遇不對等一事,向泰國提出抗議,而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同日晚間回應,我國試辦給予泰國免簽,泰國來台旅客人數,以及雙邊交流人數均有成長,顯見該措施甚為成功。
簡恒宇
2019-12-02 23:50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國務院報告:「印太戰略」與台灣「新南向」緊密結合 批中國輸出壓迫治理模式
美國政府在東亞峰會期間發布的一個報告,明確指出美國的印太戰略與台灣的新南向政策「緊密結合」,並且批評中國將對國內的壓迫性治理方式輸出到其他國家。
美國之音
2019-11-05 11:30
新聞
國內
財經
調查
1個月產運1200噸螺絲到美國,全球僅這家台商做得到!他們如何在中美貿易戰中突圍?
高雄岡山起家的晉億集團,是全球最大的螺絲製造商。旗下晉緯、晉億及晉禾3間公司,主打高庫存、快速發貨策略,幫客戶省下倉儲成本。2005年美國卡崔娜颶風重創紐奧良,就只有晉億能在1個多月內供應1200噸電力用螺絲、以利電力公司快速重建電線桿。
尹俞歡
2019-07-13 09:00
新聞
國內
藝文
3年搬過5次家!失學越南新二代在台灣打工自學拍電影,導演拍下他「不得不努力」人生
失學、失去爸爸、3年搬過5次家,他是如何在台灣生活還追求電影夢?剛當完兵的少年蔡定邦是所謂越南「新二代」,他沒有考上大學,卻仍走遍輔大、世新旁聽課程,就希望有天可以圓夢成為電影導演;他人看定邦或許是個「努力上進」的孩子,只是將蔡定邦納入紀錄片《我們在這裡生活》的導演陳怡分,是如此感嘆:「我們可能躺著不動就會有東西來,但他們,是『不得不』……」
謝孟穎
2019-06-27 09: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新新聞》貿易戰效應,中國企業湧入搶地搶人訂單接不完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要製造業移出中國,越南成為東協的首選,卻掀起越南全國工業區從北到南的搶地、搶人潮。「現在整個越南的工業,缺的不是訂單,是土地與勞工。」一位越南台商這麼說。
黃琴雅
2019-06-12 16:2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新台海危機可能2020年前後引爆!美國權威智庫建議:華府強化對台關係,增加台灣防衛能力
美國國防權威智庫「蘭德公司」專家切斯警告,雖然台海緊張升溫到導致戰爭的風險非常低,但2020年台灣大選前後,也就是未來12到18個月間,中國對台灣施壓程度可能大到引發新的台海危機。美國應該強化美台關係,加強台灣應對中共脅迫的能力與韌性,幫助台灣增強抵禦能力,支持台灣參加國際組織和台灣的「新南向政策」,發展多元經濟關係,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魏嘉瑀
2019-03-03 18:42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