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心理學》內向的人就註定吃虧?資深經理人用自身經驗,教內向者7個方法闖盪職場

內向的人透過這7個方法,也能夠勇敢闖盪職場!(圖/PEXELS)

你是否也有過這些心理小劇場: 在茶水間遇到不熟的同事,會緊張要閒聊什麼? 遇到很久之前一同受訓的同事,會猶豫要不要打招呼? 或是,打電話給客戶時會擔心打擾到對方?

《安靜是種超能力》。(圖/方格子提供)
《安靜是種超能力》。(圖/方格子提供)

以上種種,可能會讓你懷疑自己是否社交能力有問題,不擅與人相處。但其實不用擔心,很可能只是因為: 你是個內向者。

外向者無法體會內向者的心理糾結,就像有大氣層保護的地球是沒辦法體會整天被隕石攻擊的痛苦。 -張瀞仁

今天要談的這本《安靜是種超能力》,作者張瀞仁就是這麼一個不折不扣的內向者。早餐店老闆娘找錯錢,會不好意思開口要回;搭電梯會急著關門,怕有人溜進來,會陷入要閒聊的尷尬。

但這樣的她,卻成功在美國這樣外向的環境發光發熱,幫助許多台灣球員與大聯盟簽約;在非營利組織成為首位管理三國的非美籍經理,並擁有上百場演講、專訪的經驗。乍看之下,實在很難把這些經歷跟內向畫上等號。

書中,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細細深談自己身為內向者在職場所遇到大小困難。親切風趣的口吻,時不時加上許多讓內向者深感共鳴的小呢喃。讀著讀著,真覺得,要是能早點遇上這本書就好了。

對內向者來說,這本書可以給予勇氣與方向,進而更認可自己。對外向者來說,可以藉由此書理解有人和他們很不一樣,進而更知道怎麼和內向者合作相處。

原來不是我不如別人,而是我本來就不是那樣子的人 - 蘇珊·坎恩

【內向測試: 你是內向者嗎?】

在這邊大家可以先做個小測試,看看自己是偏向內向還是外向者。第一個測試是內向者測試,第二個測試是16型人格測試。

自己在內向者測試中得到31分,在16人格中的內外向量表,則是高達90%內向,徹徹底底是個內向者。

自己測試的內向指數高達90%。(圖/方格子提供)
自己測試的內向指數高達90%。(圖/方格子提供)

【內向者特點】

過往談到內向,總覺得是負面的特質,意味著不善與人相處。但內向並不等於不善社交,許多的內向者也都發展出了很好的社交能力。內向與外向真正的差異在於: 獲取能量的方式不同。

內向者需要透過獨處來獲得能量,而外向者則需要透過與他人相處來取來能量。也因此,外向者活像花蝴蝶般轉來繞去並不只是單純喜歡,而是真有其需求。而內向者之所以不那麼參與社交,則是因為太耗能量。

以下表列一些內外向者差異給大家參考:

內外向者特質差異 (圖/引用改編自《安靜是種超能力》,方格子提供)
內外向者特質差異 (圖/引用改編自《安靜是種超能力》,方格子提供)

內向者在如虎口的職場上,乍看非常不吃香。相信許多內向者都有過如下的小劇場:為什麼我就是沒辦法像某某某一樣,輕鬆地找人講話呢? 剛那個問題明明我可以回答得更好,可惡,怎麼現在才想到答案...

但其實內向者仍有許多優勢,不用妄自菲薄,作者列舉出了內向者的四大擅場。 (相關報導: 內向的人就是害羞、不擅與人相處?他們其實有這些優勢... 更多文章

1、深度思考: 內向者不喜歡衝動行事,也不會說出未經思考的話。2、善於傾聽: 內向者也善於觀察與傾聽。能吸收資訊,思考其背後脈絡。3、專注穩定: 內向者比外向者更能維持深度專注,可以把注意力集中於眼前最重要的任務上。4、恆毅力: 內向者較不輕言放棄,而能針對目標,持之以恆。

內向者不是沒有能力,我們只是需要用自己的方式,把這些潛能發揮出來 -張瀞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