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累得像狗,升職加薪卻輪不到我!別被爛同事割韭菜:《經濟學人》教你如何應對「職場搶劫」

調查顯示,「搶功勞」是職場最令人惱火的行為。(圖片來源:Open AI生成)

辦公室裡最令人抓狂的是什麼行為?不是打噴嚏不遮嘴,也不是加熱鹹魚便當,而是—搶!功!勞!履歷製作平台 Kickresume 全球調查顯示,「搶功勞」穩居惹人厭的職場行為榜首。要如何反擊「職場搶劫」呢?《經濟學人》從心理學角度切入,教你高情商應對。

「功歸你,鍋歸我」是最令人惱火的卻又無奈的職場鳥事。心理學家指出,「搶功勞」不僅惹人厭,還會害整個團隊效率下滑,對組織也有害——創意會被私藏、信任逐漸瓦解、工作動力也會下降。

另一項由 BambooHR 針對美國勞工進行的調查則指出,主管搶員工功勞是最糟糕的管理特質。北京交通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一家中國大型製造企業中,高層搶功與員工表現下滑有關聯。

下次當你聽到自己的天才構想,從別人嘴裡變成「他想到的」,請先深呼吸,然後記住三件事:

第一、不一定是惡意

心理學有個詞叫「潛抑記憶」(cryptomnesia),指人會無意識地把別人的點子誤認為自己的。實驗顯示,即使反覆請對方「只說出自己的想法」,人們仍會把之前聽過的主意當作新構想重提。換句話說,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搶功勞。

第二、點子很少真的「原創」

創新往往是既有點子的重新組合,人們也常常在彼此獨立的情況下,得出相同的結論。書籍《讚》(Like)指出,臉書的「讚」按鈕雖成經典,其實早被 Vimeo、Yelp 等網站試驗過。所以,即使你認為自己的點子是靈光一閃的天才創作,現實往往沒那麼單純。

第三、搶功勞讓人看起來有點遜

明理的主管知道,成功來自團隊合作,而非單打獨鬥(不過糟糕的主管還是會把點子據為己有)。范德堡大學研究指出,適度稱讚他人、展現團隊精神,能讓人看起來既能幹又親切。反之,若過於高調為自己喝采,反而會讓人懷疑你是不是已經到頂了。

更有趣的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顯示,過度炫耀成就可能適得其反。當兩位擁有相同工作成果的人,那個低調表示「其實還行啦」的,反而讓人覺得「黑矸仔底豆油」;而在那邊猛揮拳、狂發IG限動慶祝的,旁人內心可能默默想:「啊,這就是她的極限了。」

真正令人火大的,是這件事

理想情況下,功勞若能公平分配,世界將和平美好。但加拿大學者研究卻發現:就算沒人搶功,升遷還是不一定輪得到你——因為你是女性。

研究顯示,在經濟學界,男性學者是否獲得終身教職與是否參與「共筆」無關;女性學者則剛好相反——共同撰寫的論文越多,升遷機會反而越低。 (相關報導: 川普突拋「統一」向北京透露通關密語?黃介正警告:轉變有跡可循,別不當一回事 更多文章

換句話說,即使功勞沒被偷,也可能因性別偏見而被忽略。從頭到尾都沒被看到,恐怕才是最令人沮喪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