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台大研發新藥成「台灣之光」恐照不到國內患者 揭露健保罕病預算每年高額結餘玄機

台大基因醫學部主任胡務亮(後排右二)帶領醫療團隊研發技轉的AADC基因治療,日前獲歐盟上市許可,成為台灣之光;但並不代表國內每名AADC病友都能受惠。(罕病基金會提供)

罕病圈日前傳來好消息,台大醫療團隊12年前研發技轉的AADC用藥獲得歐盟上市許可,為全球AADC患者帶來一線生機。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即使該藥專案進口台灣,因藥價可能破千萬元,若健保不給付,恐怕沒有病友用得起,而過去十多年來,國內至少已有12名AADC患者因等不到用藥抱憾病逝。更甚者,AADC只是一個縮影,目前還有19個罕病用藥在等待健保給付,這看似正常的行政審查程序,消耗的卻是罕病患者危在旦夕的生命。

有罕病用藥上市這麼值得高興嗎?這是當然。以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胡務亮率領醫療團隊研發的AADC(芳香族L-胺基酸脫羧酶缺乏症)基因治療為例,這麼多年來歷經波折,它可以說是第一個AADC專屬療法。而在目前台灣公告的240種罕見疾病中,健保給付61種藥物、治療36種疾病,即有藥可吃的罕病病類只占15%。由此可見,當有罕病新藥上市,是多麼的彌足珍貴。

台大研發AADC基因治療,60位病友僅一半有機會參與臨床試驗

然而以AADC基因療法為例,即使它是本土研發的「台灣之光」,卻不代表每個國內病友都能受惠。

根據國健署的資料,截至今年(2022)6月國內AADC病友有60位,由於AADC屬於先天性遺傳疾病,即因基因缺陷導致患者大腦多巴胺與血清素分泌嚴重缺乏,從嬰兒時期就會發病,不但會有吸吮力差、餵食困難、眼皮下垂、昏睡、體溫不穩、肢體張力低下等各種動作障礙;且每隔不久,就會經歷長達數小時類似癲癇發作的症狀(又稱動眼危象),多數病童甚至活不過5、6歲。

支持《新新聞》

打造獨立自主的優質媒體,需要您做後盾!

點此支持《新新聞》,與我們攜手檢視公共政策、監督政府,守護台灣民主自由進步價值。

台大團隊研發的AADC基因治療於2010年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但因受試名額及臨床條件限制,只有30位患者有機會參與;而當年首位接受治療的病友年僅4歲的琦琦,由於治療效果良好,如今已是個亭亭玉立的高中生了。但這也同時意味著,其餘30位AADC患者只能繼續等待。

台大醫療團隊多年前進行AADC基因療法臨床試驗時,2歲半的病童小旭幸運獲選參與試驗計畫。(罕病基金會提供)
台大醫療團隊多年前進行AADC基因療法臨床試驗時,2歲半的病童小旭幸運獲選參與試驗計畫。(罕病基金會提供)

「明明有藥,卻因健保不給付讓患者等死」

罕病基金會副執行長楊永祥表示,AADC病童的生命本就脆弱,經過十多個年頭,30位未能接受基因治療的AADC病友中已有12人不幸離世;餘下的18個孩子中,又有12人隨著時間流逝,病況惡化的太過嚴重,已錯過了基因治療的時機。所以目前只剩下6位病童還在苦苦熬等一線生機。

AADC基因治療取得歐盟上市許可,代表這6位病童的等待終於有了結果嗎?恐怕沒那麼簡單。因為就跟絕大多數的罕病用藥或治療方式一樣,AADC治療費用亦是天價,初估至少逾新台幣千萬元,所以就算藥商基於飲水思源,優先將此療法專案進口台灣,但若沒有健保給付,對患者來說仍是空談。

「如果沒有藥我們也就認了,但若明明有藥,卻因健保不給付,就讓患者等死,這教人情何以堪。」罕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難過的說。 (相關報導: 兒虐.現況》連3年兒虐件數破萬、68條小生命被帶走 「生不如死」下的國安危機 更多文章

治療費用往往天價  19個罕病用藥遲未納入健保給付

AADC基因療法才剛取得歐盟上市許可,尚未送進健保署「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接受審查,所以陳莉茵口中說的不是AADC療法,而是另外19個仍在苦等健保納入給付的罕病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