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的那個秋天,小廣來到我門診時,是由阿嬤帶著來的。那時,從幼兒園就很活潑好動的小廣,離開了對他百般呵護的幼兒園,一進小學便如同從天堂掉入地獄。
上課坐不住,聯絡簿老是漏抄,功課寫不完。以上這些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症狀,他一樣不少。
更慘的是,下課和同學玩的時候,常常動作太大,自己身上左一塊瘀青、右一個傷口。
他渾不在意也就算了,但他這次弄傷的同學可是爸媽的心頭寶啊。
「啊誰不去打,嘟嘟好企打到家長會長的女兒!」小廣的阿嬤皮膚黝黑,手上還拎著剛摘下的斗笠,一望而知是個田裡做事的人。「結果我一直給人家灰失禮,後來老師嘛幫阮講話,說我們會帶小廣來看醫生,說伊過動才會啊呢。啊醫生,過動是啥?」
幸虧小廣的老師很幫忙,早早記錄好了小廣平時上課的情形,寫成一張字條給我。還請阿嬤在診間打電話給她,直接告訴我,她觀察到小廣可能有的問題。
「其實小廣很聰明,同樣的題目,只要我一對一盯著他,他幾乎可以全對。但是如果我放給他自己寫,他就每次都考不及格。」
老師在電話裡說著,我一邊聽,一邊看著眼前的小廣。他似乎也知道這次事情大條,坐在診間的椅子上,一動也不敢動。
「老師說小廣很聰明,只是有點不專心,又很衝動。」掛上電話後,我向阿嬤解釋。「有的孩子會這樣,黑系因為腦中欠荷爾蒙,吃藥補一下可能有幫助喔!」我努力用台語對阿嬤解釋著。
「啊?不專心還可以吃藥喔!好啊,哪對他有幫助,讓他試試看啊!」阿嬤雖然很吃驚的樣子,幸好還可以接受建議。
下次回診,阿嬤露出整排假牙,笑嗨嗨地告訴我,大家都說小廣進步很多。
「醫生,我這次考試一百分喔!」小廣得意洋洋地對我說,完全不是上次那個畏畏縮縮的小男孩了。「而且我現在是班長,大家都要聽我的話!我這麼棒,有沒有獎品?」
「醫生啊,老師說他真的差很多啦。早知道吃藥這麼有效,我就不用這麼操煩了。我覺得我女兒小時候可能也有過動,就是小廣的阿母。她小時候也是一直被老師叨,說上課都起來黑白走。她很早就不愛讀書,國中就跟人家跑出去了。」
「說到她,我真的會被氣死。已經要三十歲了,也沒在固定做工作,男朋友一直換。會回家的時候就是闖禍了。上次大著肚子回來,生完小廣就又跑去台中了,連孩子的爸爸也不知道是誰,就丟著小孩給我飼。我們那裡鄉下地方,厝邊頭尾大家傳得多難聽,你知道嗎?孩子沒有爸爸,媽媽也不常回來看他,孩子嘛是可憐,畢竟是自己的孫……」
「嘿啊,我也六十幾歲了,田裡的工作,我也不知道還能做多久。真的是欠他們母子的。」
小廣持續進步著,成績扶搖直上,還越來越懂事,回到家,都會幫忙阿嬤掃地、晾衣服等等。知道小廣祖孫家境辛苦,我本來希望把他們轉去他們家附近的診所,比較省掛號費,結果阿嬤一口拒絕。
看著小廣的阿嬤土直爽朗的笑容,我也欣然接受他們的信任。
一直到小廣三年級時,他們卻突然不再出現。我心裡覺得怪怪的,但想著或許是阿嬤的身體不好,終於決定就近看診了吧。
「你好,我是小廣的媽媽。」少婦眉宇間冷冷淡淡的,小廣在她身側,長大了些,卻面無表情。
「老師要我帶小廣回診,說他最近狀況不好。老師說,他以前都是看你。」
我對小廣媽媽解釋小廣過去的狀況,還有治療後的進步,最後忍不住問了。
「可是後來阿嬤就沒再帶小廣回來了,是發生什麼事了嗎?」
「我媽死了。」小廣媽媽這麼說時,我瞥見小廣身體縮了一下。「有天被一個不長眼的人騎車撞到,送到醫院沒多久就掛了。醫院打電話通知我,可是我那時候正要生這個老二,只好拜託我男朋友下來幫忙處理後事,也把小廣接到台中。後來我們決定回南部,才又把他帶下來。那個人到現在也還沒賠錢,氣死人了。」
我回想小廣的阿嬤憨直的笑容,對小廣慈愛的眼神……一時之間很難接受她已經過世的事實。
小廣面無表情地盯著眼前的地板,完全看不見以前的活潑開朗。
「他現在在學校一直惹是生非,一下子偷錢,一下子打同學,連學長、學姊都打。老師罵他,也一臉不在乎的樣子。這個吃藥真的有效嗎?我是很懷疑啦。我本來都聽人家說吃藥不好,不想讓他吃藥。其實之前我也跟我媽因為他吃藥吵過架,她老伙仔人什麼都不懂──」
「你才什麼都不懂咧!」小廣突然一聲暴喝,拳頭握得老緊的他,臉上青筋都快爆裂的樣子。「我那時候吃藥,大家都說我進步很多,後來你都不讓我看醫生。我跟你說,你都不聽!」
「醫生,你看他就是這樣子。他爸爸如果罵他,他就都這樣頂嘴。上次還把我們家的桌子都掀了。」
「他才不是我爸爸!我不要他、不要你,只要阿嬤!」小廣吼到最後,兩行眼淚就這樣落了下來。
「我真的很討厭那個叔叔,他和媽媽都一樣,很不負責,連聯絡簿也常常忘記幫我簽。阿嬤雖然沒念書,但是她至少每天都會幫我簽聯絡簿,雖然她根本看不懂。以前我們一起出去吃飯,她都會要我幫忙看菜單上的字,我為了幫她看,很用功地學會很多字,她就會說我很棒、很聰明……有一次我考第一名,我說我要吃牛排,她還真的帶我來市區吃牛排。人家問她要幾分熟,她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我說七分熟就是還有一點點血,她還罵我說哪有人吃不熟的肉。醫生阿姨,我真的好想我阿嬤,來醫院,我就更想她……」
「我問你喔,你覺得如果阿嬤現在看到你這樣,會跟你說什麼?」
「應該會說查埔囝仔不能哭吧。還可能會罵我是憨孫,她以前最常這樣說我了,明明我就很聰明。然後要我聽媽媽的話,明明她自己也很常說媽媽不負責任,可是她又說如果她有一天走了,要我繼續用功讀書,要幫忙照顧媽媽。她也會要我聽醫生的話,她最常這樣講了。」
想到小廣阿嬤的信任,我努力與小廣的媽媽溝通吃藥的事。她總算勉強同意了,但希望之後到診所拿藥就好。
「小廣,我知道你很想阿嬤,阿嬤一定也很想你。所以你可不可以答應我?做任何事之前,想想阿嬤如果知道你做這件事,會說什麼。」在他們離去前,我最後叮嚀小廣。
他很用力地點了頭,主動幫媽媽提著大包小包,離開了診間。
作者介紹|謝依婷醫師(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人與人相遇是一種機緣巧合,能夠傾聽和幫助孩子,是身為兒心科醫師的使命和幸運,雖然不一定能幫上每一個孩子,但總是要盡力去做。」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進修中。曾任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系住院醫師、總醫師,兒童心智科代訓醫師。亦曾擔任衛福部心智障礙者精神醫療服務品質改善計畫雲嘉南區執行醫師,現為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兒少精神科也稱為兒童心智科,主要是看十八歲以下的對象,這個領域的專科醫師在全台灣只有兩百多位。兒心科醫師在看診時,必須扮演多重角色,懂得許多不同面相的事物,比如:與兩歲小小孩牙牙學語地對話,和憂鬱高中少女聊偶像,與過動國中少年討論手遊,而面對拒學的國中少女,談的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使用病人的語言,才有辦法與病人溝通。碩士論文還沒寫完,先出了這本書。私心希望自己是業餘醫師;旅行、寫作、運動、和潛意識工作以及好好生活,可以是主業。原標題:「醫生阿姨,我真的好想我阿嬤……」一直是和阿嬤來的活潑男孩,失聯了一年再出現,變得面無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