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專訪》翻轉「兩蔣民國史」 他揭蔣介石為「輸到國土剩千分之三」卸責

作家白先勇日前出版《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白先勇接受《風傳媒》專訪表示,讓《悲歡離合》成書的關鍵,正是《蔣介石日記》公開。(顏麟宇攝)

1911那年白崇禧18歲,當時辛亥革命爆發,他頂著滿腔熱血加入廣西學生敢死隊,120名青年浩浩蕩蕩從桂林出發,趕赴武漢前線支援。敢死隊聽來就叫人心驚,白崇禧的母親聽了,吩咐2個哥哥守在桂林北門把白崇禧抓回來,豈知他卻從西門溜出去,穿著草鞋、拎著槍,「就此一腳踏進民國的誕生裡。」

「他見證了民國的誕生,這等於是接生之情,東亞第一個共和國,他參加了!」白先勇說著手握成拳,重重敲在桌上。父親逝世已過了將近一甲子,如今他的記憶依然清晰,父親常跟他們講起這段經歷,說當年從軍時沒得洗澡、身上滿是虱子,冬天的武漢下起雪來冷得要命,站哨時個個都凍成了冰棍。

20201023-白先勇專訪。(顏麟宇攝)
作家白先勇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談起父親常和他們訴說從軍時的刻骨銘心。(顏麟宇攝)

從1994年退休起,白先勇便開始計畫為父親做傳,他走遍海內外蒐羅史料,終於在2012年首先出版《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透過照片資料還原父親於民國史上的身影,又於2014年寫就《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還原父親在二二八時來台16天所作所為。

為父立傳3部曲 蔣介石日記公開是成書關鍵

來到第三部白崇禧傳記,他攜手歷史學者廖彥博,蒐集超過萬件書信、手稿、回憶錄等資料寫就《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描繪白崇禧與蔣介石從歷經北伐、抗日、國共內戰一路以來,從君臣交心而至決裂的糾葛。

20200915-本書作者白先勇(左四)、廖彥博(左三)15日出席《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新書發表會。(顏麟宇攝)
作家白先勇(左四)9月與共同作者廖彥博(左三)一同出席《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新書發表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這段浩大工程蒐羅超過60萬字史料,白先勇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讓《悲歡離合》成書的關鍵,正是《蔣介石日記》公開,裡頭揭露蔣介石對白崇禧由愛生恨,乃至晚年派特務監視白家的歷程。

如白崇禧於1966年病逝時,蔣介石曾前往哀弔,豈料隔天卻態度丕變,在日記上痛批白是「黨國敗壞內亂中之一大罪人也」,種種言論,令白先勇看得吃驚之外,更困惑於背後緣由。

蔣介石生性多疑,被他猜忌過的將領、部下不在少數,如將軍孫立人晚年便遭軟禁達33年,而看在白先勇眼裡,蔣介石對白崇禧則更加針對性,「白崇禧變成了他的心結,他不光忌憚,一方面真的愛他的才,愛恨交織。」

1946年10月21日,蔣介石(中)與宋美齡(左)巡視臺灣。(維基百科)
作家白先勇在新作中揭露,蔣介石(中)對白崇禧由愛生恨的心路歷程。(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蔣介石對白崇禧曾經非常愛護。白先勇談到,北伐時蔣介石要陳潔如每晚燉燕窩給白崇禧,而蔣白二人的往返書信間,更常彼此關懷,是否每日走一萬步、練氣功養生等話題,「那封信肉麻得不得了,我覺得當時蔣是真心的」,足見當年蔣曾用看重白崇禧,亦曾大力拉攏。

從肉麻信到與君訣 白先勇:對共產黨戰略態度分歧

但君臣交心何以變做君臣交惡?白先勇認為,關鍵便在對共產黨的戰略,尤其東北的四平街會戰。

彼時中共企圖站穩東北,取得背靠蘇聯的優勢,但白崇禧率軍擊潰林彪帶領的東北民主聯軍,當時不僅白崇禧,包含杜聿明、孫立人等前線將領,皆主張渡過松花江乘勝追擊,至少將共軍壓迫在佳木斯等酷寒地帶,孫立人更企圖奪取日軍過去為防範蘇俄,而在佳木斯建立的防禦工事。 (相關報導: 白先勇專訪》國民黨在二二八做了好事?他還原史料卻遭馬英九「已讀不回」 更多文章

豈料蔣介石在「以戰逼和」的想法下,竟下停戰令,更將白從前線召回南京就任國防部長,這一去,共軍從此獲得機會修生養息,爾後正如歷史所載,林彪一路從東北打到海南島,中華民國丟失大半江山、退守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