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林彪 文章列表
#
林彪
約 2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何代寧、林丹生專文:黃埔軍校總理紀念碑建成始末
今天聳立在黃埔軍校舊址校本部最高處的孫總理紀念碑,於1928年10月11日奠基,1930年9月26日落成典禮,歷時近兩年,凝聚了黃埔對軍人孫總理的敬意,見證了黃埔軍校校本部在廣州的最後歲月,還譜寫了中日民間友好的一段特殊篇章。
何代寧
2024-12-15 07:10
VIP
兩岸
軍事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盤點1990年以前 中共以「黃埔」為名的統戰組織
成立於1924年的黃埔軍校,今年要慶祝成立100周年慶。黃埔軍校是國共合作下,由蘇聯提供支援建立的軍事組織,希望藉此提供「革命勢力」能與當時割據中國各處的軍閥相抗衡的軍事力量。「槍桿子出政權」,黃埔的建立讓擔任創校校長的蔣介石在國民黨內的權力梯隊扶搖直上,甚至最後成為中國這個國家的領導人。
南民
2024-06-22 09:10
新聞
政治
北市選戰藍綠互扣紅帽!蔣萬安質疑陳時中推崇林彪:難道是中共同路人?
藍綠台北市長戰情升溫,民進黨參選人陳時中在新書中推崇毛澤東接班人林彪引發藍營批評;民進黨則質疑國民黨參選人蔣萬安團隊中費鴻泰、李德維等立委是「台灣一帶一路經貿促進協會」理事,根本是「中國隊」。蔣萬安今(28)日指出,民進黨應回頭檢視自己的參選人,不要每次都用同樣的招數抹紅、扣人紅帽子。
晏明強
2022-07-28 21:53
評論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李怡專文:盲從太危險─想像共同體的動搖
麗儀較早就從我口中知道消息,所以聽傳達不感奇怪。荒謬的是,她聽了傳達,還被交帶不能告訴香港來的老公。其後傳達到小學,兩個女兒也被交帶不能告訴來自香港的爸爸。小女兒卻不理警告,我週末回深圳,她就偷偷告訴我「林彪變灰」了。
李怡
2022-01-22 13:50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曾是毛澤東接班人,為何卻叛國、慘死異鄉?解密「林彪叛逃」之謎,竟跟官方說法差很大
1971年9月13日,毛澤東親密戰友兼接班人林彪從山海關出發,乘三叉戟飛機至蘇聯西伯利亞城市伊爾庫次克(Irkutsk)期間,在蒙古東部失事墜毀。林彪及妻兒、親信、機組人員共9人全部死亡。事隔半個世紀,「九一三事件」依然謎團重重,文革史研究學者余汝信近日接受「日經亞洲」(NikkeiAsian)訪問,他在新書「風暴歷程—文革中的人民解放軍」,重新審視了林彪之死。
*CUP
2021-09-30 16:11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BBC解析中共黨史最神秘的政治事件:副主席大逃殺!林彪在蒙古墜機身亡之謎
在中共百年慶典之際,官方的造勢宣傳可稱極致,然而官方不再提起五十年前一個黨內最為神秘的政治事件。最近,一本新書將其重新帶回公眾視野,仍然能為今天解讀中共政權帶來啟示。
BBC News 中文
2021-07-06 20:1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馮客專文:毛澤東冷眼旁觀整個國家陷入混亂
劉少奇全力投入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他說這是一個很尖銳的階級鬥爭,對我們黨是一個生死存亡的問,他想要證明自己是堅定不移的革命分子,也有資格擔任毛澤東的接班人,行事作風甚至比毛澤東本人還要偏左。到了1963年底,劉少奇把自己的妻子王光美派到農村去領導一個工作組,矢言「把權力從階級敵人手上奪回來」。她的調查結論是所有幹部,「不論大小」都有問題,一個都不能信任。
馮客
2021-07-02 05:5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馮客專文:長春圍城五個月VS.廣島核爆九秒鐘
2006年初夏的長春,工人們在挖掘下水管道時,竟然從土裡挖出了大量人骨。骸骨多達數千具,緊緊地排在一起,埋在地下一公尺左右的地方,有些已經因發霉而變黑。工人們繼續往下挖,結果發現了更多層的屍骨,就像柴火一樣堆在一起。發掘現場圍滿了震驚的群眾,有人認為這些人死於二次大戰日本侵略者之手,只有一個老人心裡清楚,這些其實都是國共內戰中的死難者。
馮客
2021-06-30 05:5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調查
歷史
重磅專訪
白先勇專訪》翻轉「兩蔣民國史」 他揭蔣介石為「輸到國土剩千分之三」卸責
1911那年白崇禧18歲,當時辛亥革命爆發,他頂著滿腔熱血加入廣西學生敢死隊,120名青年浩浩蕩蕩從桂林出發,趕赴武漢前線支援。敢死隊聽來就叫人心驚,白崇禧的母親聽了,吩咐2個哥哥守在桂林北門把白崇禧抓回來,豈知他卻從西門溜出去,穿著草鞋、拎著槍,「就此一腳踏進民國的誕生裡。」
吳尚軒
2020-10-28 08:4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古羅馬軍團竄逃至中國?埃及艷后葬身何處?特洛伊戰爭是神話或傳說?歷史學者至今未解的五大謎團
歷史,給我們留下的既有驚天動地的傳奇、也有撲朔迷離的謎團,吸引著世世代代的人研讀真相、追索答案。
BBC News 中文
2020-07-23 11:29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中共建政70年》一場殘酷的笑話、一場至今猶痛的悲劇: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
中國共產黨獨裁者毛澤東所發動的所謂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簡稱文化大革命,文革)從1966年正式開始並延續10年,直到1976年毛澤東死去才收場。掌控中國的中共在1980年代做出正式決議,承認文革是一場「浩劫」。但文革從一開始甚至沒開始就成為一個爭議性話題,而且是一個爭議性極大的話題,爭議各方各持己見互不相讓。然而,就文革的殘酷和文革是一場笑話而言,爭議各方似乎沒有爭議。
美國之音
2019-10-01 11:00
評論
兩岸
歷史
專欄
蘇曉康專文:灰飛煙滅一甲子,不堪回首七十載
【蘇曉康按:此文寫於十年前,建國六十年,所謂「一甲子」。如果北京的統治者不更換,以後每十年皆可發表一次。】
蘇曉康
2019-09-30 05:50
新聞
政治
兩岸
歷史
新新聞
歷史現場/新新聞直擊六四》「北京兵變」將是「武漢兵變」的翻版?
這次北京大屠殺會不會引發全面性內戰的危機,已經是全球關注的焦點,與二十二年前的「武漢兵變」相比較,軍方對兩次學運的態度是迥然不同的,而鄧小平在兩次事件中均佔有關鍵地位。
新新聞
2019-06-17 08:30
新聞
兩岸
軍事
藝文
歷史
國民黨的中將、解放軍的上將,曾讓毛澤東嘆服「林彪打仗不如你!」傳奇將領陳明仁日記出版
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套《陳明仁日記》,讓戰史迷再度關注這位近代傳奇將領。說他傳奇,是因為他既當過國民黨中將,也當過解放軍上將,而且還被毛澤東稱許:「我看林彪打仗不如你!」
國際中心
2018-01-10 09:00
風影音
國際
歷史
歷史上的這一周》中國「學雷鋒日」、美國名導庫柏力克辭世、美國正式加入越戰、南韓2位貪腐總統同時出庭受審
忠黨愛國的22歲的解放軍青年雷鋒意外身亡,時任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在1963年3月5日題字「向雷鋒學習」,掀起至今逾半世紀的政治思想教育運動;1999年3月7日,完全靠自學拍片的美國傳奇名導史丹利・庫柏力克以70歲高齡與世長辭;越戰堪稱是美國參戰史上的一大敗筆,回溯至1965年3月8日,3500名美軍陸戰隊登陸越南峴港,美國自此正式加入越戰;南韓建國69年來,幾乎每任總統都沒好下場,而在1996年3月11日,2位前總統全斗煥、盧泰愚一起出庭受審,成為南韓「後威權時代」重要里程碑。
國際中心
2017-03-12 11:24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3月5日──學雷鋒當個忠黨愛國好青年!中國「學雷鋒日」邁入第55年
1940年,中國湖南省長沙市望城縣誕生名叫雷鋒的男孩,自幼加入共產黨兒童團,並在20歲加入解放軍,由於時任國防部長林彪開始推動軍中政治思想教育,對黨忠誠且表現良好的雷鋒獲得重視,他在日記上的自勉句子,之後更被林彪引用為《毛語錄》的題詞,而在55年前的今天,毛澤東在政黨刊物《中國青年》上一句「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學雷鋒日」自此成立,並掀起「學雷鋒」愛國愛黨運動至今。
簡恒宇
2017-03-05 0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共副主席林彪墜機45周年》失事謎團至今未解 遺體被蘇聯KGB挖去俄羅斯保存
中國20世紀70年代的「副統帥」林彪在蒙古墜機身亡45年之際,中國和俄羅斯都對這個歷史事件保持沉默。蘇聯KGB曾先後2次挖掘林彪屍體驗證他的身份。林彪的頭蓋骨仍保存在俄羅斯安全機構,其他肢體都已被銷毀。
美國之音
2016-12-12 12:30
新聞
兩岸
歷史上的今天》10月6日—「四人幫」扛下文革罪名 40年後爭議仍在
40年前在1976年10月6日,毛澤東的妻子及其政治盟友被捕,而被捕的4人後來被稱為「四人幫」,被指犯下了「篡黨奪權」的「反革命罪行」。
BBC News 中文
2016-10-06 11:15
評論
風生活
兩岸
風書房
作為報人,他比郭靖、令狐沖多了一份狡黠:《金庸傳》選摘(1)
有一張地方報紙對當地市議會深覺得不滿,於是發表了一篇社論,標題是〈議會中的議員有一半是流氓!〉社會人士大譁,議會要求報紙更正,報紙答允更正,第二天社論的標題是:〈議會中的議員有一半不是流氓!〉
傅國湧
2016-03-01 06:30
新聞
兩岸
林彪之女林豆豆 罕見公開露面
中共當局為紀念紅軍「長征」70周年,近百名「紅二代」日前在北京座談,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出席者,是中共開國元帥林彪之女林豆豆。已經高齡70歲的林豆豆,在即席發言中提出建議:充分尊重歷史事實,對歷史事件應加緊挖掘、整理。
國際中心
2014-11-06 11: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