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子大廠夏普(Sharp)宣布,將旗下位於日本三重縣龜山(Kameyama)的液晶顯示器(LCD)工廠,出售給台灣母公司鴻海(Foxconn)。這間工廠過去生產高品質液晶面板,生產管理模式甚至被稱為「龜山模式」(Kameyama Model),成功讓夏普品牌在全球的形象提升不少。但近年來,隨著中國各大對手不斷增加產量,導致面板市場價格下跌、獲利能力大幅縮水,讓夏普決定縮減液晶面板業務規模,同時出售生產線藉此改善財務狀況。
《日經亞洲》報導指出,此次出售的龜山工廠,目前負責生產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個人電腦使用的小型與中型面板。該廠區一共有兩棟生產廠房,夏普將於 2026年8月前出售第二棟,目前已知在鴻海接手後,將持續在該廠內生產液晶面板。之所以出售該廠房,主要和產能、獲利有關,因為第二棟廠房的產能,目前已縮減至原先不到8成,夏普想藉此出售使用率偏低的生產線,藉此提升獲利能力,同時嘗試讓相關業務轉虧為盈。
Sharp to sell once-iconic LCD factory in Japan to Foxconn https://t.co/cRjAYkfD5o
— Nikkei Asia (@NikkeiAsia) May 12, 2025
近年面臨激烈競爭的夏普,截至2024年3月的過去兩個會計年度,合計虧損 4100 億日圓(按目前匯率約 28 億美元),主要原因都來自液晶面板業績不佳。LCD業務自然也成為內部重整的一環,夏普選擇大幅縮減該部門規模,並在2024年8月停止在鄰近大阪的堺市(Sakai)工廠,生產大型電視專用液晶面板。
然而,即便關閉堺工廠後,面板業務卻依然持續走向低迷,僅一季時間,該部門仍錄得48億日圓(約新台幣9.87億元)的營業虧損,這也讓夏普高層非常頭痛。現任社長兼執行長(CEO)大西賢(Masahiro Okitsu)在2月財報記者會上表示,目前依然難以預測,旗下重要的液晶面板業務、何時能恢復獲利。 (相關報導: 川普中東行前國務院批准13.3億美元軍售案 含契努克直升機和F-16升級服務 | 更多文章 )

除了出售龜山第二工廠之外,夏普還將調整三重縣另一座小型與中型面板工廠的產能。希望藉由集中資源,目標在2027會計年度前,達成液晶面板業務1.8%的營業利益率,讓這個曾經替品牌帶來龐大利潤和名聲的部門,再次恢復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