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於5月9日正式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未來我國國定假日將增加4日,分別為9月28日孔子誕辰(教師節)、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以及農曆小年夜。同時,原本僅限勞工放假的5月1日勞動節,將全面升格為全國共同放假日,所有行業皆適用。
國定假日新增4天 勞動節全面放假
根據新法,總統公布後即行實施,最快可自今年9月28日教師節起生效。勞工團體多年爭取的假期正義也因此邁出重大一步。
國民黨團推動此次修法,強調國定假日的法制化是勞工長期上街頭抗爭的成果。立委牛煦庭指出,台灣經濟雖逐年成長,但這背後仰賴無數勞工的付出與犧牲,政府卻長期未能給予應有的休息時間。他表示,增加假日能讓勞工有更多陪伴家人的時間,也讓選擇加班的人享有雙倍工資,「對勞工來說,是只賺不賠。」

原假日不受影響 年假上看10天
此次修法也調整部分特殊族群的假期規定。原住民族歲時祭儀假期從原本的1天增加為3天,將由各族群依習俗自行擇定日期。民俗節日部分,也增列中元節(農曆7月15日)、重陽節(農曆9月9日)及祖父母節(8月第四個星期日)等放假或紀念日。
此外,條文中明定未來全國統一放假日至少7天、最多可達10天。原有的11個國定假日,如元旦、和平紀念日、除夕至初三、兒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與國慶日,則不受影響,繼續放假。
新增多項紀念與節日 重陽、中元、祖父母節入列
新法也系統性列出了未放假的紀念日,如3月21日民族平等紀念日、4月7日言論自由日、6月16日原住民族抵抗日、8月1日原住民族日、8月15日終戰紀念日、9月21日國家防災日等,共計20多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供國人緬懷紀念。
針對此修法過程,民進黨立委蘇巧慧表達保留意見。她強調,國定紀念日的設立應基於社會共識與歷史價值,而非淪為單純縮短工時的工具。她質疑,此次版本倉促通過,許多委員對最終修法內容並不清楚,討論品質與程序正義皆有待加強。
不過,國民黨團則強調,這項法案屬「民生優先」,旨在回應社會期待,推動全民共享休假權益,也有助內需消費與經濟發展。 (相關報導: 知名電商龍頭宣告破產!年銷9億沒用「敵不過中國低價競爭」,經營23年退出市場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