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金融龍頭面臨破產!資產額曾近8000億「不敵高額負債違約」,上兆投資恐拿不回

中國影子銀行龍頭之一的中融信託,自2023年爆出無法如期兌付理財產品後,近日傳出可能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示意圖/取自photoAC)

中國信託市場再度震盪。曾是中國影子銀行龍頭之一的中融信託,自2023年爆出無法如期兌付理財產品後,近日傳出可能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據《彭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中信信託與建信信託作為監管指定的管理機構,認定中融無力償債,已向相關部門建議對中融信託啟動清算程序,但最終決定尚未拍板。

中融信託面臨破產!資產額曾近8000億「不敵高額負債違約」

截至2022年底,中融信託管理資產規模高達人民幣7,860億元(約新台幣3.47兆),然而在違約風波爆發後,該公司未再對外更新資產數據。據了解,目前其違約的信託產品規模約2,500億元(約新台幣1.1兆),受影響的投資者包括逾3萬名個人以及約2,000家機構。

2023年,中融與中信信託、建信信託簽訂了委託管理協議,試圖穩住局面,但成效有限。此次事件不僅凸顯中融自身的財務困境,也再度敲響了中國整體信託業的警鐘。

「影子銀行」是指提供和傳統商業銀行類似金融服務的非銀行中介機構,而信託產品長期被視為企業繞過傳統銀行融資管道的重要工具,尤其與地產項目密切掛勾。然而,隨著地產債務風暴席捲整個行業,越來越多理財平台相繼爆雷。繼新華信託於2023年宣布破產後,四川信託也在2024年進入破產程序。

中國信託業總體規模高達3.7兆美元,但頻繁的違約與破產事件,正在侵蝕消費者與投資者對這一金融體系的信任。部分投資人損失慘重,有人甚至為彌補損失,考慮出售房產套現。根據用益信託統計,自2024年初至今,中國已有至少162款信託產品違約,涉資總額達690億元人民幣。另有律師估計,目前仍有超過6,000億元的信託資產存在風險。

此外,已於2022年爆雷的大型房企融創中國,近期也傳出正與部分境外債權人磋商,計畫將所有美元債券轉換為股票。若方案落實,將成為中國房地產企業首次全面進行此類債轉股操作,為業界提供另一種脫困參考模式。 (相關報導: 知名老牌物流龍頭宣告倒閉!不敵連年虧損「所有員工都失業」,經營44年撤出市場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蔡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