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菱汽車(Mitsubishi Motors)今(7)日透過新聞稿正式對外宣布,將與鴻海集團(2317)旗下專門負責電動車開發的鴻華先進(2258)合作,雙方已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未來鴻華先進將負責為三菱開發電動車,而車輛的實際生產工作則交由裕隆汽車(2201)負責,預計會在2026年下半年於澳洲、紐西蘭等大洋洲市場率先上市銷售。
雙方並未公布採用的車型,不過據鴻海電動車事業策略長關潤在4月接受《東洋經濟週刊》採訪時的內容推測,很可能是Model B。受到這項消息激勵,裕隆汽車的股價在今日尾盤爆出大量成交,股價應聲上揚,最終收在40.95元,上漲幅度達5%。
三菱如何看這項合作?和鴻海未來合作關係怎麼發展?
根據三菱汽車的說法,與鴻海旗下的鴻華先進合作,是基於雙方對未來電動車市場發展的共識,因此簽訂這份MOU。之後鴻華會負責車輛的開發設計,而生產製造的部分則交由有多年汽車代工經驗的裕隆汽車負責,這款合作開發的車輛會供應給三菱販售至海外市場,初期鎖定澳洲與紐西蘭市場,預計2026年下半年開始上市。
三菱也補充,這台電動車早已列入品牌去年對外公布的「澳洲2030商品規劃」中,未來將具備出色的電動化駕駛性能,同時配備先進的車載娛樂與資訊系統。三菱內部評估認為,這款車在功能與定位上,都相當契合澳洲與紐西蘭市場的需求。
除了與鴻海展開合作外,三菱汽車也打算善用與聯盟夥伴的資源,持續擴充電動車產品陣線。比方說,在歐洲市場將會由雷諾(Renault)提供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代工生產)車款;而在北美市場,則會交由日產(Nissan)負責電動車供應。透過這些合作關係,三菱希望加快電動車產品的推出節奏,擴大全球布局,並朝著碳中和的企業目標邁進。
裕隆如何回應這次的合作案?
裕隆發布聲明指出,這次能成功爭取到三菱汽車的電動車代工案,正是因為集團長期推動多角化發展,並建立一個開放、多元且具有彈性的產業價值鏈平台。這個平台不僅涵蓋策略性合作、自主研發,也包括在地化生產、提高零件自製率,以及整車進口等多元經營方式,目標是讓台灣汽車產業能夠創新轉型、連結國際。
此次三菱的電動車開發與生產專案,將由裕隆與鴻海合資成立的鴻華先進主導,以CDMS(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委託設計與製造服務)商業模式進行,目的是開放平台、吸引更多國際車廠合作。具體來說,鴻華會負責設計開發,而整車生產工作則由裕隆汽車負責落實。
裕隆也強調,裕隆目前是國內唯一擁有電動車量產實績超過1萬輛的車廠,具備完整的電動車整車製造與組裝能力,集團擁有成熟的整車製造經驗,不只生產自家開發的車款,也長期為日產與三菱進行代工生產。三菱能夠選擇由裕隆代工生產電動車,正是對這些長期合作與實績的肯定,同時也讓台灣汽車製造在國際市場上再次獲得能見度。 (相關報導: 三菱和鴻華先進簽署MOU合作備忘錄,很可能由裕隆生產Model B,將於2026下半年在紐澳大洋洲區推出! | 更多文章 )
目前,裕隆在苗栗三義的工廠除了持續生產n7電動車,也正同步籌備Model B新車型的產線建置。未來Model B將會推出台灣市場使用的左駕版本,並同時提供外銷市場所需的右駕版本,這些車輛都會由三義工廠統一生產。